凶线的影评 (27)

思路乐 2020-06-28 21:32:05

属于帕尔玛的「元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凶线》从一开场就为观众奉献出两段代入感极强的第一人称长镜头: 这段炫技十足的开场已经成功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观众建立起接下来的观影预期。而正当观众带着预期去观看接下来的故事时,一个无比糟糕的尖叫声把这一切彻底摧毁。而后镜头一转,我们才知晓...  (展开)
桃色響尾蛇 2011-05-13 14:08:17

重解《凶线》:是“政治阴谋”还是帕尔玛的叙述性诡计?

我这个人其实很懒,有时候看完一部电影以后,即使有些想要表达的观点也不太想用文字记录下来,最近看到布莱恩德帕尔玛的这部《凶线》被CC收录后,看过的人也越来越多,粗粗看了下豆瓣上的短评,以及目前豆瓣上仅有的两篇影评,发现大家的观点貌似比较一致“高超的技巧和...  (展开)
大奇特(Grinch) 2009-01-20 15:42:19

点评《凶线》

布莱恩·德·帕尔马经常被指责在他的电影中使用其他电影的原创想法。当然,导演没有隐瞒这一点。本片也不例外,英文片名“Blow Out ”本身就让我们想起了安东尼奥尼的《放大》(Blow-Up)。后者也是讲述摄影师在公园里抓拍的照片中似乎记录着一起潜藏的谋杀案。而在《凶线》中...  (展开)
桃子 2018-10-03 20:14:26

一部邪恶优雅的交响乐

公众号里有最完整文章排版 人们常说,对他人的第一印象是3秒钟就决定了的。 看电影又何尝不是? 当花花绿绿的制片公司标识展示完成,你看到的第一个镜头就决定了你将对这部影片付出的耐心。 ◐ 播放《凶线》,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呢? 不,应该说你听到什么。 野兽叫声、心跳...  (展开)
扬花点点 2013-10-16 00:22:21

德帕尔马的实验作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片感觉比处女作《剃刀边缘》更表现为忠实的希区柯克的门徒: 《惊魂记》戏中戏-三级片;《忏情记》第一个女受害者滚下斜坡;或许还有《爱德华大夫》的表现主义-最后Jack跑上挂着美国国旗的大厦侧影与格里格拉派克跑过达利为《爱德华大夫》绘制的布景那幕、《电话谋杀案》...  (展开)
他他 2021-06-21 21:08:50

[Film Review] Blow Out (1981)

Often addressed as a foley artist’s version of Michelangelo Antonioni’s BLOW-UP (1966), De Palma’s BLOW OUT is unqualifiedly lecherous in his straight-male’s exploitation of female bodies, but technically, it is a stunner, and among one of his most acco...  (展开)
罗宾汉 2020-01-24 23:49:33

德·帕尔马关于电影声音的迷思与实验之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德·帕尔马一向被誉为是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献媚者与模仿者”,相信这是毋庸置疑的,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出对大师的致敬之处,这部《凶线》自然也是逃不过观众的法眼,从一开始戏中戏片段里还原《惊魂记》里的浴室谋杀就能看出来。但与此同时,他对电影制作本身的深入思考...  (展开)
今日份椰椰子 2021-11-16 16:53:10

《凶线》:从镜头语言浅析影片

该影片的叙事线索为两条线,一条是与主人公身份相关的尖叫声,另一条则是与凶杀案故事相关的钩子拉线声。这两条线索首尾呼应,在片中偶有穿插,使影片结构更紧凑,叙事条理清晰。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在该影片中镜头语言运用极为丰富,运镜长镜头居多,运动镜头在影片中处处...  (展开)
JJJJervis 2022-05-06 07:22:27

完美尖叫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政治惊悚片。帕尔马总有富有创造力的镜头,这部片子中的裂焦镜头多而精妙,Jake和猫头鹰、Jake听到警察和官员谈话、死鱼和女性受害者,都是非常精湛的构图。Jake在工作室里找录音带那一段9*360°的旋转镜头令人印象深刻。Jake在烟花下抱住妓女尸体的镜头明明很俗套,却拍出了超...  (展开)
殺死金毛玲 2021-11-09 07:25:32

最好的尖叫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好的尖叫 ——《凶线》影评 《凶线》某种层面上来说是《放大》的商业版,但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很好地设计和处理了这一改动。 不仅仅是对于人物设定上,《放大》的主人公是个摄影师,而《凶线》的主人公是个音效师。这样的改动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更加有代入感地观看电影...  (展开)
Archie 2020-02-04 16:45:03

pauline-kael的评论

转载于: https://scrapsfromtheloft.com/2018/07/17/blow-out-pauline-kael/ At forty, Brian De Palma has more than twenty years of moviemaking behind him, and he has been growing better and better. Each time a new film of his opens, everything he has done befo...  (展开)
绿色阳光 2013-05-13 20:23:08

恐怖片真实的临死尖叫

南茜·艾伦说话像小女孩傻傻的好可爱,她怎么老是演妓女,本片她演的妓女头脑简单傻到家,最后还是很让人感叹,变态杀手被特里用杀手的凶器刺死,但莎莉也死了,抱着尸体在自由日漫天烟花下悲伤。制作的恐怖片音效弄好了,但是是莎莉死时的尖叫,他恐怕只能留下莎莉死前的声音...  (展开)
有鱼 2011-06-18 22:21:02

Blow out

1.Brian De Palma与John Travolta八十年代早期的作品,我一向不太喜欢美国八十年代以及之前的一些电影,时代有些久远,拍摄的手法也不如现在进步,但我也承认,与90年代以及之后的电影相比,这些老电影却有着独特的味道。这部电影也是如此; 2.电影中John Travolta所扮演的音...  (展开)
人出没注意 2017-06-21 05:18:20

一些吐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车毁人亡现场,大半夜还那么偏僻的地方,居然一个录音师一个摄影师,路人通过录音还原凶杀案这个点子是不错,但这么编刻意了点啊。 打爆车胎制造车毁人亡的事故,还是在黑灯瞎火的环境,反派你们这计划是挑战高难度呢?没打中怎么办,车速不够胎爆了人却没事咋整?(这概率很大...  (展开)
toruk 2011-07-18 01:51:13

男主角太装B了,一切都不在掌控中

为什么不将片子复制品直接交给电视台,在家里空等一天?为什么让女主角自己去,不陪在身旁?因为一次失败的窃听导致卧底死亡,还敢托大,让女主角充当“卧底”?看到最后,搓火得很! 装B装大了,复合约翰·屈伏塔一贯的角色设定。  (展开)
刘强 2011-05-12 11:09:13

《凶线》:我要你心底的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刘强爱电影第121集之《凶线》:我要你心底的恨 Q:关于录音的电影不少。 L:是啊,《窃听风暴》、黑泽清的《降灵》、科波拉的《对话》,很牛逼;许秦豪的《春逝》、《鬼信号》,也算不错。因此,对录音题材的电影,首先,我兴趣很大,其次,我期望也比较高。 Q:这部《凶线...  (展开)
donald chick 2014-08-24 10:08:14

情节非常拖沓

我是属于那种很多人说烂片的电影都能看下去的那种人,但对于这部电影的感觉只有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  (展开)
涅瓦纳 2011-10-02 18:44:49

Blow Out

电影录音师杰克·特里(John Travolta饰)是一名B级恐怖电影录音师。一日深夜,他为自己的片子采样时,从机器里传出一些多余的声音,在好奇心驱使下特里反复聆听,原来他记录下了一辆车由于疲劳驾驶掉进附近的河里,令他吃惊的是,当他跳进河里寻找车时,发现车上的莎莉·伯蒂...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another k 2014-09-07 10:06:55

浅谈《凶线》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这个商业片票房占总票房绝大数的世界,艺术片则处于一个被压榨的、极小的生存环境里游弋。有很多唯艺术论者和高阅片量的看破商业片红尘的评论家们在抨击与打压大片儿粉,而众多商业片爱好者也愤然拿起手中的键盘回击这些高逼格症患者。《凶线》这部电影翻拍自大师安东尼奥尼...  (展开)
低端主人 2011-05-14 07:33:31

影评仅在前三排

比一年前的《剃刀边缘》薄弱多了 且明显是自我抄袭的一部 气氛效果是到家了 导演技巧尚需推敲 就德帕玛电影技师的出身来讲 实则也算合理 其巅峰当是70年代到80年代初 即《疤面煞星》或《铁面无私》之前 备受好评的《情枭的黎明》在我实际上已不待见了 近十几年德帕玛的电影...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7条)

订阅凶线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