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泪 Broken Blossoms or The Yellow Man and the Girl (1919)

导演: 大卫·格里菲斯
编剧: 大卫·格里菲斯 / Thomas Burke (III)
主演: 丽莲·吉许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19-05-13(美国)
片长: 90 分钟
又名: 凋谢的花朵 / 落花飘零 / Broken Blossoms
IMDb: tt0009968
5星
31.2%
4星
45.4%
3星
20.6%
2星
2.0%
1星
0.8%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残花泪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620 条 )

热门 /   / 

78 秦诺诺 看过 2015-12-02 21:43:36

虽然这故事里的爱情看上去没一点可信度甚至很狗血,但是一个东方男人的心路历程,从一个决心改造西方世界的奋发青年变成为一个理想破灭自甘堕落的小店主最后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路的过程倒是非常非常的现实。。。柔光魅影之间尽显古典好莱坞的婉约与凄美,首尾呼应的画面犹如是一出警示寓言。。。

108 大奇特(Grinch) 看过 2019-05-01 17:31:48

真正令人惊讶的是巴塞尔梅斯扮演的中国人程桓,有一种脚踏实地的真实性,远超时代。当然,丽莲·吉许的表演也值得肯定,高潮的尖叫也是很震撼的,尽管这是一部默片。斧子劈门和斯约斯特洛姆的《幽灵马车》应该都是《闪灵》劈门的源头。

84 LOOK 看过 2012-10-30 21:47:19

女孩被白人父权秩序控制与占有,东方男子对其只能幻想与意淫,非常典型的西方菲勒斯中心主义。有些内景戏还是有强烈第四面墙视点的舞台化痕迹,平行蒙太奇的使用稍许多了点。

106 粟熙 看过 2008-04-28 18:31:38

徐枫大一的时候放过,当时翻成“落花”,女主人公强行用手指将嘴唇上扬苦笑的动作永远记得。

61 莱尼圆 看过 2020-02-08 01:44:06

1919年距离清朝灭亡的1912年很近,片中关于清朝末年的生活场景,非常真实,几乎可以当作纪录片来看。手工上色的默片,画面唯美。影片描述了一场异国爱情,华人程桓虽然被刻画成热爱和平、与人为善的谦逊形象,但演员的表演方式是刻意眯着眼睛、佝偻身子,可能是意图突出这种卡西莫多式的反差,但依旧让人不适。丽莲·吉许,演出了少女被摧残的恐惧和哀愁。

> 更多短评 1620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残花泪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宗黎 2010-08-07 08:40:23

残花泪——百合与梅花

《破碎之花》(又译:残花泪,“Broken Blossoms”, 1919)本身也许并不是一部出彩的电影:讲的是一个饱受家暴的伦敦女孩和一个中国男人的故事。撇开古老又默片的因素,当时它首先吸引我是因为男主角是中国人(当然由老外扮演),并且是正面的东方人形象;后来看了一张剧照,莉...  (展开)
Kill tcyxzmy 2017-02-01 12:11:33

格里菲斯与中国早期电影——原载《当代电影》2006 年第5 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提要:格里菲斯对于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近来愈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从报纸杂志广泛搜索历史资料,追溯到1920年代上半期的历史语境,认为对于“萌芽时代”的中国电影,格里菲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他的影片所表现的思想和艺术,中国人真正接受了电影,并视之为教育工具...  (展开)
电影眼睛 2013-11-13 13:29:34

Broken Blossoms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想了很久,决定给这部影片打10分,因为带给我太多的震撼和感动。 我惊异,在近100年前,格里菲斯还曾拍过这样一部如此sensitive的影片,和他的《一个国家的诞生》风格很不一样。我也很讶异,以前从未听人提起过这部影片,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成就和重要性或许被低估了。...  (展开)
纯肉锅贴 2018-02-23 19:08:16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评《残花泪》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可否认,电影界藏匿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及一批被称为“电影艺术”的作品,然而,仅仅有少量的作品被冠以“艺术电影”的称号。早在上世纪之初,商界就迅速掌握了“艺术”这个词的宣传潜力,用它来区分虚构的、戏剧化的作品和迎合潜在观众感官刺激与好奇心的作品。例如,...  (展开)
琐碎 2023-06-21 01:55:41

谈谈种族主义,再谈谈丽莲·吉许

有人说格里菲斯的这部电影充满了歧视和偏见,其实恰恰相反。此时的格里菲斯已因《一个国家的诞生》被指为种族主义者,饱受非议,因此他先拍了《党同伐异》,意在表明自己对种族主义这种党同伐异的落后思想的摈弃,后面更是拍了这部《残花泪》来进一步表面立场。 [一个国家的诞...  (展开)
MISAKI 2018-05-06 20:31:06

我们已遗失的纯真的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除了那时候夸张的表演方式之外,剧中流露出的那份已被遗失的宝贵的纯真,虽然现在看来故事情节确实很简单,但是依然不影响被那份纯真深深打动,影片最后他把女孩抱回自己的房间,盖上旗袍,女孩至死都抱着他送的洋娃娃,现在看来毫无新意的桥段还是被打动了,影片前半段看着着...  (展开)
浮云。 2012-11-09 15:03:28

小评

第三部格里菲斯的作品。严谨的戏剧性结构,加上默片时代爱情片的邋遢节奏,对于快节奏的观众而言看起来不是那么的爽快。 比较不错的的是电影里的特写镜头,强调了人物此时此刻的状态及在镜头语言中的重要性。在中国人到女主角床边,给了一个狰狞的特写镜头,这处的...  (展开)
诱导师 2016-03-30 01:37:03

善意和伤感

对于这部将近一百年前的黑白默片,罗杰·伊伯特的那句话似乎非常能够描绘出我们的感受:“看这部电影就得跟它合作——甚至是主动为之的同情心。” 对于现在心态浮躁的我们,观看这样一部传统三幕式的默片绝对是一种不小的挑战,格里菲斯(D.W. Griffith)整齐划一的戏剧性在《...  (展开)
littleBea 2023-01-11 08:51:27

技法杰出,种族主义思想让人不适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残花泪》中的人物特写、场景布置和后半段的蒙太奇,真的是把电影的优势显示出来了。或者说,它让观众看到了电影与舞台剧不一样的地方。 Lucy遭受父亲虐待的痛苦、与Cheng相爱后短暂的快乐、最后被父亲带回家后的绝望,都通过Lillian Gish的面部特写表现出来。而临近结尾、悲...  (展开)
Pearl 2025-03-07 18:57:59

残花泪,泪相思。

性常常是作弊行为,它抄近路直达亲密关系,它略过了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仅仅只了解了那个人的肉体,其实你没打开过自己的世界,也没走进过对方的内心,你并没有因为恋爱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你只是找了一个人,填满了无聊的时间。快餐爱情的时代,过早的肢体接触更像是黑夜里...  (展开)

> 更多影评 39篇


讨论区   ·  ·  ·  ·  ·  ·

现在真的会有人看这种电影吗 来自豆友_Kokopt7E 5 回应 2025-04-26 16:27:17
请问这部电影是小说改编吗 来自1900 2025-01-19 11:18:51
残花泪 来自豆友1cHB6TFlAQ 1 回应 2024-10-19 10:18:51
mark:残花泪 来自弗弗 2024-07-01 18:35:29
残花泪资源 来自北极星的眼泪 17 回应 2024-05-31 22:42:55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23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残花泪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