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狸 The Little Foxes (1941)
小狐狸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14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影片(提名)
- 第14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导演(提名)
- 威廉·惠勒
- 第14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女主角(提名)
- 贝蒂·戴维斯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小狐狸的影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有必要说一下舅妈这个角色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舅妈这个人物设定,真的是很有层次啊。 她本来应该是一个乐观,对人很和善的人,而且她本来也就有倾诉欲,特别是丈夫对她很糟糕以后,会更有倾诉欲吧。女主问大家有钱以后想做什么,她就疯狂诉说,但他丈夫看不想看她,她还在说,直到另一个弟弟吐槽,“四张人怎么多了三张嘴”... (展开)
Poor Regina
看完之后,出乎意料的并没有对Regina恨之入骨,反而感到非常同情她。 这个极其贪婪的女人不断地在掠夺着别人的一切,企图用金钱来填补和照亮自己那无穷无尽而又黑暗无光的内心世界。她空虚的灵魂根本得不到救赎。 况且没有谁会生来就贪得不厌。长久以来那种无法得到满足的压...
(展开)
> 更多影评 9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终于找到字幕了 | 来自丽花丝宝 | 10 回应 | 2013-04-06 13:18:07 |
哪位好人路過能提供妖舞? | 来自Mango | 4 回应 | 2012-02-25 20:00:52 |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
腾讯视频
VIP免费观看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David Thomson的99部黑色电影 (桃桃林林)
- 改编自戏剧的电影 (闲人)
-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及获奖名单 (漫随天外)
- 电影美学基础--李迅 (gail)
- 「这部电影曾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01届-39届 (DUVET才没)
订阅小狐狸的评论:
feed: rss 2.0
小狐狸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63 条 )
3 有用 教授 看过 2014-07-11 15:51:00
关于“经典影片”的list就算是电影院校每过20年也该update一下了好吧。对于美国人的theme我真的是呵呵,中高产阶级故事都请20分钟内就说完好吧
10 有用 小重山 看过 2021-08-29 00:54:50
“她最精彩的表演是在与丈夫在客厅对话后看着其走向死亡的一场戏。两人由开始的冷冰冰的对话,到恶毒的憎恨,每一个表情转化都是那样的自然,特别是贝蒂,当她坐在沙发上看到丈夫打翻了药瓶之后,她整个人是一丝不动的,灯光打在她的脸上,浮现出死神一样的惨白,没有一句话,面部如僵尸般凝固。而这种凝固就是她冷酷恶毒心态的真实写照。她的眼睛是狠毒的,嘴巴是凶恶的,两只手臂看似悠闲的搭在沙发背上。就这么看着观众。她用不... “她最精彩的表演是在与丈夫在客厅对话后看着其走向死亡的一场戏。两人由开始的冷冰冰的对话,到恶毒的憎恨,每一个表情转化都是那样的自然,特别是贝蒂,当她坐在沙发上看到丈夫打翻了药瓶之后,她整个人是一丝不动的,灯光打在她的脸上,浮现出死神一样的惨白,没有一句话,面部如僵尸般凝固。而这种凝固就是她冷酷恶毒心态的真实写照。她的眼睛是狠毒的,嘴巴是凶恶的,两只手臂看似悠闲的搭在沙发背上。就这么看着观众。她用不动来衬托那个心脏病发作丈夫的动——请求,从轮椅上挣扎,爬向楼梯,只是在他上楼的时候她才渐渐转过头来,这个时候的摄影完全突出了女人,而那个男人的形象越来越来模糊,似乎成为了一个鬼影。假如在现实中,这个情景的时间是很短的,但在电影里这个时间却显得很长。”——摘引某影评。打男人算盘的毒妇,存备让后人看看。 (展开)
31 有用 上林苑 看过 2011-10-01 14:05:49
好演员不是会念台词哦,真正显功力的是反应镜头,看看丈夫挣扎时的贝蒂戴维斯就知道,巅峰演技不用吐一个字,这在她身上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10 有用 半弦月 看过 2016-08-12 13:27:18
一部寓言式、无悬念的家庭纷争剧,不能当悬疑电影看。对几个人物的性格刻画,角力时谁占主动谁被动的调度安排,绝对是范本级的,比希胖更加真实自然的拍摄,但电影语言一点不输。经典。缺点就是剧情简单,太黑白分明了
15 有用 赱馬觀♣ 看过 2009-03-15 19:23:59
巴赞讲过一个趣事:说当年自己曾分析过本片中“丈夫死在台阶上”那个名场面,注意到镜头此刻没随病重的丈夫起身而动,反而固定聚焦在坐于沙发的妻子身上。丈夫在起身后就出了画,片刻之后又在较远背景中重新入画,并蹒跚登上楼梯……巴赞认为这个长镜头突显了贝蒂戴维斯的妻子的执拗绝情!后来在布鲁塞尔电影节巴赞遇到了本片导演威廉惠勒。惠勒是法国人,所以俩人以法语交流无碍。巴赞将上述场景分析告知对方,惠勒当时有被惊到!... 巴赞讲过一个趣事:说当年自己曾分析过本片中“丈夫死在台阶上”那个名场面,注意到镜头此刻没随病重的丈夫起身而动,反而固定聚焦在坐于沙发的妻子身上。丈夫在起身后就出了画,片刻之后又在较远背景中重新入画,并蹒跚登上楼梯……巴赞认为这个长镜头突显了贝蒂戴维斯的妻子的执拗绝情!后来在布鲁塞尔电影节巴赞遇到了本片导演威廉惠勒。惠勒是法国人,所以俩人以法语交流无碍。巴赞将上述场景分析告知对方,惠勒当时有被惊到!并坚持说,如此调度并无任何特别的叙事意图,单纯就是因为演丈夫的马歇尔有条木制假腿,爬起楼来特不方便,所以就利用起身出画的功夫换上一个腿脚好的替身,在远景虚焦中完成最后一段的爬楼动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