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能是魔鬼 Le diable probablement (1977)

导演: 罗伯特·布列松
编剧: 罗伯特·布列松
主演: Antoine Monnier / Tina Irissari / 亨利·德莫布朗 / Laetitia Carcano / Nicolas Deguy / Régis Hanrion / Geoffroy Gaussen / Roger Honorat / Vincent Cottrel / Laurence Delannoy / Laetitia Martinneti / Martin Schlumberger / Thadee Klossowsky / Miguel Irissari / Nadine Boyer-Vidal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77-06-15(法国)
片长: 95分钟
又名: 大概是魔鬼 / The Devil Probably / 心魔
IMDb: tt0075938
5星
25.0%
4星
46.6%
3星
24.6%
2星
3.0%
1星
0.9%
好于 33% 剧情片

很可能是魔鬼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很可能是魔鬼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547 条 )

热门 /   / 

46 冰红深蓝 看过 2019-06-16 12:10:14

布列松倒数第二作,获柏林评审团大奖。1.布列松最有时政性和社会性的作品,在刻画一个遍寻生活意义无果的青年大学生的最后岁月的同时,插入了多段纪录片影像,如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统计报道(棍击小海豹残忍),以及课堂上对核电站风险的讨论和教堂内对天主教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质询。2.尽管是彩色片,但无论是服装还是环境空间均为冰冷肃杀的色调(棕、灰、黑)。3.对肢体动作的大特写,人物冷漠空洞的神情,以及爱情、... 布列松倒数第二作,获柏林评审团大奖。1.布列松最有时政性和社会性的作品,在刻画一个遍寻生活意义无果的青年大学生的最后岁月的同时,插入了多段纪录片影像,如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统计报道(棍击小海豹残忍),以及课堂上对核电站风险的讨论和教堂内对天主教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质询。2.尽管是彩色片,但无论是服装还是环境空间均为冰冷肃杀的色调(棕、灰、黑)。3.对肢体动作的大特写,人物冷漠空洞的神情,以及爱情、政治、宗教、心理治疗等多方面均无出路的体验,浓浓的虚无感至终渗入了观影者心中,结尾话未说完的猝然死亡则更彰显出无情的世事冰冷。4.对伐木树倒的镜头的无尽叠加,噪音,间或插入主人公紧捂耳朵的近景,令人窒息。5.在教堂里播放着赞美诗乐,瘾君子却在狂盗捐赠箱的硬币,如此绝望地呈现出赎救的不可能。(9.0/10) (展开)

39 Lycidas 看过 2020-02-11 06:31:01

@arsenal berlin 布列松对于人类社会的冷眼到这个阶段已经趋于全面绝望甚至残酷,在他看来什么都无法带来拯救:政治不能,科学不能,宗教不能,爱情也不能。资本利益驱动下人性如薄冰,一碰即碎。大量机械运动的特写(电梯、公交车门、开锁等等)与人的行为并列出现,使得人物的僵硬与漠然更为突出。

22 _Esperanza__ 看过 2014-03-15 22:22:12

从来没有觉得布列松如此虚无主义过。难得地对于电影内大段深而远的对话有了初始的理解(至少说共鸣)。感觉是某种观影上的转折点(又或许不是)。决定在看伯格曼之前(或同时)要补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黑塞了。

13 彌張 看过 2013-03-17 23:59:03

长发少年很美,背着蓝色布包。画面简洁,色调舒服,基本都是中景,只能看到下半张脸,让人感觉压抑局促,却和整体孤独忧郁感很吻合,这种表达方式很独特,波兰海报多贴切

31 451½°F™ 看过 2019-05-03 17:08:04

纪实主义与强烈现实感的粗暴介入,让冷静的布列松也不可避免得卷入滚滚的左派浪潮中,当然导演本人的态度与观众们接受感不可同日而语,「很可能是魔鬼」的确是当时人类对于世界乱相的直观心声,叛逆的青年人与革命则是另一种毁灭世界的魔鬼,只是如今看来连叹息都泯灭了。

> 更多短评 1547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很可能是魔鬼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文西 2006-12-10 08:55:44

可能是魔鬼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当你在很久没有看电影后想挑个片子看却无从下手的时候,我还是始终建议,挑个布列松的片子看。虽然我现在无比想看的是《颐和园》和《三峡好人》,但是没法看到始终是个空谈,所以就在硬盘里找了个布列松的片子看,可能是魔鬼。挑布列松的作品的好处是,即使片子的内容我如此的...  (展开)
复印 2019-06-15 14:27:17

布列松的话//敌手

罗伯特•布列松:魔鬼与我 “Robert Bresson: The Devil and Me” 1977年6月13日,《快报》 L’Express 《快报》:你的影片《可能是魔鬼》没有进入戛纳电影节。评委会没有选上它,你也拒绝参加导演双周(Director’s Fortnight)。你的决定是对他们的决定的一个回应吗? 罗伯...  (展开)
渚骸燃 2021-11-22 20:58:44

“世界之窗”的美学特征——电影与沉浸式艺术的比较

(本文与该片剧情无关,仅以此片探讨艺术媒介) 在传媒大学,虽然一心想搞电影,但却总有幸接触到很多新媒体艺术,其中也包括沉浸式艺术,连班主任也也从事虚拟影像制作。诸如第一人称游戏、虚拟现实、球幕投影,都能靠观众自己转动视角,来看到一个完整、环绕、立体的空间,这...  (展开)
Fabian 2021-12-12 22:01:14

布列松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的电影银幕演绎

布列松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翻拍,布列松貌似用着与陀迥然不同的精神内核对《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大刀阔斧地改动,在电影银幕上重新演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 原著中那个不谙世事、软弱天真的寻花问柳的花花公子——阿廖沙在电影成为整个故事的中...  (展开)
giuliaducasse 2023-03-01 06:32:54

Serge Daney评布列松《很可能是魔鬼》

1. 电影的声音与图像从来不是一致的,图像上移动的嘴唇引导观众的眼睛去相信这种一致性。常讨论的“画内音voix in”和“画外音voix off”是技术概念、片场拍摄术语,但不适用于深入分析声音与图像的关系。 2. Le Diable probablement教堂一幕(如果布列松电影中还有某一幕这一...  (展开)
一粒家田米 2022-06-02 22:22:55

提问题的哲学片。

看完了你会想,人类的世界到底谁会来负责? 集会谈论人类的毁灭。保护环境学会讨论的是消杀问题。排放废气,垃圾成堆。主事的年轻男人一边宣传保护环境,一边自己砍伐树木。 教堂里的大风琴维修了,似乎在说人类社会里的噪音越来越多。年轻人会用裸体照片来陷害教会。聚集在河...  (展开)
7级残废 2019-09-25 02:06:14

他人是魔鬼

布列松似乎在通过厌世青年的角色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无奈。这是布列松在意识形态上最激进的作品,大量有关环境污染,森林砍伐,原子弹爆炸,捕杀动物,用锄头击杀海豹,因化学污染导致畸形,弱智等等人类满足私欲,现代化发展对自然和人类自己造成伤害的纪录片画面很明显的也稍显...  (展开)
w.junes 2008-12-15 21:49:30

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看一部剧情片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看一部剧情片了 首先导演似乎很关注人的背影和下半部分,对焦很准的画面往往反映的是下肢的移动或者是背影,故而对某个女主角的选择上也是重点如此哈。钓鱼的那个场面很漂亮。 再环境污染的画面描述的很震撼,虽然Bresson自己用音是很吝啬的说,(但是那些细...  (展开)
aho! 2020-05-09 05:06:26

08052020台词片段

“这种社会冲突是怎么引起的? 是我的正常状态,我沉默许久了。 你没从无为中得到快乐吗? 得到了,但是明显是绝望的快乐。 你内疚吗? 内疚?从没像这样内疚过,我知道我比其他人理智多了,我绝对知道我的优势,假如我做了,我在世上就是有用的,这会使我作呕,我会透露我的观点,...  (展开)

> 更多影评 28篇


讨论区   ·  ·  ·  ·  ·  ·

除了法语为啥还有另一种语言的旁白? 来自食髓知味 5 回应 2024-07-06 16:50:12
很可能是魔鬼 新译中字 来自加利福尼亚女巫 9 回应 2024-06-13 20:58:55
这主演是魂断威尼斯里的么? 来自遥远的途 9 回应 2023-06-10 07:51:31
这段台词想到了猜火车 来自狼在门外 2022-09-28 01:11:54
科本 来自橘色 2 回应 2021-09-21 21:27:30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2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很可能是魔鬼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