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城市的3星影评 (18)

九号厅放映员 2021-03-11 22:15:46

李沧东的迷影精神。

“普通人的命运在轰轰烈烈的时代面前总是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惊觉李沧东的《薄荷糖》原来是在致敬侯孝贤的这部《悲情城市》。 侯孝贤是李沧东最喜欢的导演,在以下这个吃饭场景中李沧东发挥了一把迷影精神,构图丶景别丶机位,场景节奏丶女人此刻对男人的情感,甚至连女人怀...  (展开)
2012-04-15 18:29:20

嘗盡酸甜苦辣鹹

如果要用兩個字概括電影《悲情城市》的背景,那就是:亂世。國民政府從日本人手中接管台灣,此時的台灣社會龍蛇混雜,各階層不休不止地爭鬥,小老百姓日日生活在壓抑與驚慌之中。 林家作為小老百姓的典型代表,折射出整個台灣社會的縮影,讓看完這部電影的人,也跟...  (展开)
toffi 2015-11-04 17:06:57

悲喜之间的较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台湾回来之后,并没有着手捣腾游记,倒是看了两本台湾电影,一是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二是李安的《喜宴》,前者是重温,后者是首观,看完才发现,恰逢一“悲”一“喜”,那么,就这悲喜之间,闲扯几句。 两本电影都用了情感上最令人悸动的词汇作为电影名称,在我看来...  (展开)
王笑猫 2015-09-21 15:56:31

隔岸观火

给了三星,原因是这片子其实也是小众的,如果给五星,那大众的看了,反而会失望。 不了解那一段台湾的历史,看的时候,总的感觉就像是隔着窗户在看一户邻居家的事儿,而这邻居又和自己息息相关。 想起小时候回老家,夜里醒来,堂屋里的灯仍亮着,父亲和叔...  (展开)
瞎看瞎说 2023-01-26 13:46:18

无需操心磨难不会发生的时间地点

电影从一家人焦急地等待接生开始,广播播报着日本投降的消息,似乎往后的日子很是值得期待,而这却是一家人最后的安宁。混乱时代躲避不过的祸端随着一封封由家中女儿读出的信件呈给观众,即便是往日威风八面如主角一家的角色也难以招架。只得仔仔细细去办眼下事,白事红事留给...  (展开)
2022-02-25 05:35:04

悲剧城市

普通人的命运在轰轰烈烈的时代面前总是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个人,如果勇敢地站出来想阻止时代洪流,多少像奋力扑向风车的唐吉坷德,往往只能当殉道者,而更多时候,个人甚至连选择当旁观者的权利也没有。可是普通人的悲剧,无疑能照出历史的荒谬与残忍。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展开)
老废物 2021-01-24 16:09:14

《悲情城市》:该消气了吗?该消气了吧,该消气了啊!该消气了呢~

举目皆是日本风格,四年前在台北的某条街上我看到了类似的装潢。去大致的了解了一些电影中的事件,这部电影没让我进入状态,很大一部分原因一定是侯孝贤不想让我进去,因此我更多的感受情绪和氛围还有一些戏份了。 镜头太实了,但从电影里的年代来看,这就是我爸爸小时候的环境...  (展开)
作者老是不更 2018-10-18 10:38:44

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我们这个时代稀松平常的照相在当时却承载了厚重的意义。像无罪血书这种能让人撼动的点才是电影里应该出现的,像很多现代片子刻意地强行煽情就最为致命,比如药师那部片子里的桔子,反刍时很是难受。 台湾电影人一多,前中后景三类人就相映成趣,《悲情城市》虽然有很多这个死...  (展开)
十月怪兽 2018-02-28 22:19:08

距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早就听过了,侯孝贤的大作,关于台湾228时期的事情。应该说是在这个背景下的事情。林家几兄弟。老大文雄,脾气大,性格直,比较传统,守着家庭的生意,也很爱护自己的父亲和几个兄弟。老二没有出现,是去南洋当兵没有回来。不过好像是医生,只有二嫂在家成天守护着他的诊所,相...  (展开)
墨夜幻想家 2017-11-28 19:09:07

悲情城市

可能是文艺片的通病,冗长无聊。电影开头,新生儿来临并取名林光明,同时电来了,灯亮了。这都象征着岛上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同时,也表现了知识分子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前进的蹒跚与无奈,既憧憬着从日本人手中解放,又对新政权充满迷惘与恐惧。宝岛人民一直是历史的弃儿...  (展开)
无处告别 2010-07-17 22:17:21

还是不想推荐

侯孝贤走的是小津安二郎的路线,但比小津还要安谧、淡寡。看他的电影,需要特别有静心闲意。非得整个身体所有的细胞都舒缓下来,才能看下去。 侯孝贤的镜头一直是个旁观者,他几乎不给正面,和特写。这种镜头,其实非常见功夫。一般导演把握不了这么好。这特别需要分寸感。 但...  (展开)
小轩轩 2013-04-04 21:22:47

主题音乐所吸引

知道《悲情城市》是在2003年的影视艺术课上,老师跟台下不同专业的学生极力推荐这部“神作”。后来回想,他无非说了电影原声带是试音极品,自己一次要反复听上二十来遍,再有梁朝伟哑巴角色因何而来等老段子。他的声情并茂没能搭配上现场放映,但煽动力依然不减。 很快找到机会...  (展开)
土豆狼 2023-09-10 16:22:20

《悲情城市》,走出日据

抽时间,看名片《悲情城市》。耐心认真看,两个半小时,颇感时间漫长,不如期待。即时到豆瓣网站留下短评一小段:过誉。文艺作品有两类,一是写人,一是写事。本片属于后者,而且影影绰绰,沉迷于侧面写事,隔靴搔痒。出场所有人物均面目模糊,形象单薄。即小见大的影片,很多...  (展开)
第365天的打卡 2018-07-25 21:09:28

尬歌一曲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奇怪动图传不上去 我知道有人会说真是大师本色,真情流露。 侯导你不设计运动就是你的风格,可以理解,但动作上的明显瑕疵你不能不讲究吧。 侯导完全沉醉在自己的国歌里了。 灌三升自来水,你说你品出了菊花茶的味道。这是国之瑰宝,民族之魂。 小津安二郎的所谓民族特色也不是...  (展开)
李翼 2023-06-14 09:23:24

如果《悲情城市》是一部翻拍电影,翻拍的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黑白“实时”老片

如果《悲情城市》是一部翻拍电影,翻拍的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黑白“实时”老片 副标题:从默片解说,山田洋次《母亲》费穆《小城之春》郑君里《乌鸦与麻雀》来回望,及“俯瞰”侯孝贤《悲情城市》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两年五月的评述链接 以...  (展开)
大作家写作软件 2008-08-22 11:59:49

生涩的镜头语言生涩的台湾话

这部片子颇不流畅,它是生涩的,又是低声的,不像一种语言,非常像片子中录音质量糟糕的台湾话对白,是一种准语言,夹杂一种咕噜。中间有很多镜头拖沓得让人昏昏欲睡。 我怀疑当时侯孝贤的剪刀锈了,至少是应该磨磨了。 这部片子以其生涩仍然获得好评,是因为“政治正确”,占...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Neagra.Fe 2014-09-07 22:10:32

不知何处为家乡

对某些事物有了新的理解。无论个人、家庭、社会、民族、国家,过往和历史尤其创痕构成了其当下现实的面貌,甚至还会一直影响下去。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或者爱,只是又有谁没有悲情没有痛苦呢?至于电影本身,同类作品很多,美学上尚不惊艳(当然也不做作浮夸),深度方面也尚...  (展开)
shortgon 2011-05-31 00:52:06

历史片滚一边去,拍现代就是拍历史

历史片看得我很不爽。中国人台湾人百年来的苦真的诉不完吗?跟《风吹稻浪》一样欺世盗名,是伪大师之作。从《风柜来的人》一路看来侯孝贤越拍越迎合大众趣味了,从选材到选演员。估计是人家投钱越来越多吧。 拍历史片就是在孝敬老人,安抚中年,教育青年。肤浅狭隘,谄媚滥情。...  (展开)

订阅悲情城市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