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继承人 The Heiress (1949)
女继承人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相似的故事 不同的结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片让我想起希区柯克剧场第一季里面非常喜欢的一集“The Legacy”。两部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女主都是继承了很多财产,却相貌才华皆平平,生活一片死水,由于得不到对自身真正的认可,性格也都非常自卑。本片中的女主在舞会遇到的男人都嫌她无趣转身找别的女人,而the legacy... (展开)
家庭不幸是一切悲剧的因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寻觅爱情的道路上,重要的或许不是早晚,而是能否擦亮眼睛,从浩漫人海中,辨别出对的人。早在七十多年前,一部美国电影就已经预料到,别有所图的爱情会带来何种下场。这部经典好莱坞的遗珠,就是兔妹本期所要介绍的影片——《女继承人》。 迄今为止,这部影片仅有1486人标注... (展开)
笔记(2022.10.15)
必须看小说(亨利·詹姆斯《华盛顿广场》;当然,不属于他最好的作品)——事实上,电影(应该说作为其基础的戏剧版本)修改了Lavinia和Morris(还有Catherine,虽然程度较少)的形象,并且以此悄悄更换了小说的主旨;看过两个版本之后人们很容易能把握这些,我不赘述。现在需...
(展开)

女主终究是继承了父亲的遗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女继承人》是一部由威廉·惠勒执导,奥利维娅·德·哈维兰 / 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 拉尔夫·理查德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于1949年在美国上映,虽是一部黑白电影,但其中透露的内容却是更加深刻。 在我看来本片内容可能跟如今的电影内容相比会显得不那么的精彩... (展开)
刻意报复,说明内心还有爱意
《女继承人》拍于1949年,改编自亨利·詹姆斯的名著《华盛顿广场》。 小说原著对父女关系,家庭伦理,亲情爱情人性,进行了极为深刻的剖析。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一个揭露最真实人性的故事。 原著和两个版本(49版和97版)的电影电都看了,更喜欢原著和97版电影。 49版(即这...
(展开)
> 更多影评 15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Viking)
- 25部最佳改编电影 (逼逼叨叨)
- 奧斯卡歷屆影后(1928-2023) (L.C.)
- 【老片分享小组-①】20090806-20091117 (hurlyburly)
- 【历届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 (Herwin(她赢了))
订阅女继承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女继承人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35 条 )
5 有用 LoudCrazyHeart 看过 2019-07-18 00:04:45
到底是理性地切割欺骗忍受痛苦还是跟随情感乐趣哪怕是谎言,片中一直存在着各种对立的关系。理性与感性、金钱与爱情、客观评价与讨好奉承。父亲足够冷酷的视角最后遗传到了女儿身上,经历了爱情承诺的逃跑和父亲的残酷打击,她放佛是开了窍,看透了一切,什么都没了情感没了灵魂没了。多年来父亲的冷漠令她缺乏言语行为上的关爱感受,社交能力的缺失是全身感受与反应的呈现,而最后由她自己斩断了一切爱意念想。女主这个人物的确很... 到底是理性地切割欺骗忍受痛苦还是跟随情感乐趣哪怕是谎言,片中一直存在着各种对立的关系。理性与感性、金钱与爱情、客观评价与讨好奉承。父亲足够冷酷的视角最后遗传到了女儿身上,经历了爱情承诺的逃跑和父亲的残酷打击,她放佛是开了窍,看透了一切,什么都没了情感没了灵魂没了。多年来父亲的冷漠令她缺乏言语行为上的关爱感受,社交能力的缺失是全身感受与反应的呈现,而最后由她自己斩断了一切爱意念想。女主这个人物的确很有挑战性,奥利维娅的很多细节动作上让人印象深刻。 (展开)
13 有用 米粒 看过 2017-12-12 13:12:49
一个千金小姐,坐拥大笔家产却得不到一点爱,父亲对她都是种种失望和鄙夷,帅气的追求者也句句虚假,钱少一分都不行马上撒手走人。关键是,这种看不见出路的憋屈到最后也没有化解开,最后把门关上是解了一点气,甚至有变成黑色电影的意思,可是,她还是要在这任由男人摆布的社会继续活下去啊...
6 有用 横空出世 看过 2019-10-18 20:56:19
第二十二届奥斯卡的影后,在里面饰演一位自卑腼腆的女孩,经历男人的感情欺骗,走向光明寻找自我的成长路程。刚开始的凯瑟琳在社交场合中,不擅长聊天 跳舞,赤诚的使人如沐春风;恋爱中的凯瑟琳像极了大多数热恋中的女人,疯狂 热切 自欺欺人;在午夜没等到托森的到来失恋的她,失望的她埋头痛哭 拽掉帽子 头发凌乱 无力的拎着行李箱走向自己的房间;后面在房间里冷静条理清晰的刺绣的她,面对托森的敲门,一边翻转着刺绣的... 第二十二届奥斯卡的影后,在里面饰演一位自卑腼腆的女孩,经历男人的感情欺骗,走向光明寻找自我的成长路程。刚开始的凯瑟琳在社交场合中,不擅长聊天 跳舞,赤诚的使人如沐春风;恋爱中的凯瑟琳像极了大多数热恋中的女人,疯狂 热切 自欺欺人;在午夜没等到托森的到来失恋的她,失望的她埋头痛哭 拽掉帽子 头发凌乱 无力的拎着行李箱走向自己的房间;后面在房间里冷静条理清晰的刺绣的她,面对托森的敲门,一边翻转着刺绣的图画,一边决绝的对仆人说 关门,而后手捧煤油灯无畏的走向楼梯,她终于迈出了回击的一步。导演是不是想说明,所有突如其来的热情,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欺骗。 (展开)
38 有用 大奇特(Grinch) 看过 2010-08-24 01:22:31
虽然老处女渴望被爱,但对贪婪虚伪的追求者就应该关上大门,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姿态。
12 有用 Lishu000 看过 2020-09-07 17:24:50
对父权社会的极致讽刺,里面的男性角色都冷酷无情,其实说到谁更现实,与女性天生掌控感性逻辑相反,男性的理性逻辑更甚,也更精于算计;医生貌似深爱亡妻,却不爱他们相爱的结晶,这种矛盾、残酷的复杂性将人物角色设定为医生也变得更有深意,他爱的不过是自己完美的逝去幻象,他不爱亡妻不爱任何人甚至可能是个爱无能,最终他成功地将女儿教化为自己同类,重塑她的同时也杀死了她,这对父女关系比起骗婚的凤凰男与女主的关系,更... 对父权社会的极致讽刺,里面的男性角色都冷酷无情,其实说到谁更现实,与女性天生掌控感性逻辑相反,男性的理性逻辑更甚,也更精于算计;医生貌似深爱亡妻,却不爱他们相爱的结晶,这种矛盾、残酷的复杂性将人物角色设定为医生也变得更有深意,他爱的不过是自己完美的逝去幻象,他不爱亡妻不爱任何人甚至可能是个爱无能,最终他成功地将女儿教化为自己同类,重塑她的同时也杀死了她,这对父女关系比起骗婚的凤凰男与女主的关系,更值得深思和探讨。人物戏剧张力和冲突很精彩,比起一开始唯唯诺诺的讨好型人格,最后爆发的无情和残忍也让观者大快人心,只是,最后举着灯脸上带着报复快感的微妙笑容信步走向黑暗楼梯的女主,最终如父亲所愿成为活在华丽牢笼中的悲剧人物,走向变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