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意需要物质承载
-
-
林深不知处
评论: 《姥姥的外孙》
1.几处触动的地方:姥姥说不希望看到小儿子,因为他只有生活不如意才会过来。姥姥为生病的大儿子祈福拜观音菩萨,从此戒掉最爱吃的牛杂。老太太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是为了坐在门口等后辈们回来。母亲换夜班去照顾.........
-
海蒂和爷爷
-
-
林深不知处
评论: 《海蒂和爷爷》
海蒂的笑容太治愈了,让人觉得没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一整个晚上我的嘴角都是上扬的。 1.童话里的自然精灵小海蒂!人的品性或许有环境的影响,但也真的有基因的部分。一个辗转于各个家庭寄养的孤儿,用她身上纯粹.........
-
蓄谋已久vs天作之合
-
-
林深不知处
评论: 《消失的她》
如果你的生命中突然出现一个人对你一见钟情、甚至处处与你“严丝合缝”,你首先应该警惕是不是被套路了,而不是天真地认为被什么天赐良缘眷顾了。 插一句,怎么没人把《消失的她》推荐给许沁呢? 1.剧情确实挺刺.........
-
超长版《想见你》大彩蛋
-
-
林深不知处
评论: 《想见你》
12.23午后点映场 记得宣传说有两个彩蛋,片尾快放完了还没出,纳闷之余恍然大悟,这电影整个不就是一彩蛋吗? 这部剧唯一的亮点竟然是王诠胜没有被删(应该吧?)不仅如此,为了弥补剧版王诠胜故事线被阉割的遗憾.........
-
第一部想要不停重温的剧
-
-
林深不知处
评论: 《请回答1988》
1.好爱双门洞的每一个人,感谢编剧展现了每一个角色的光亮与晦暗面,像一个个小行星,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庞大。他们都是具体真实的生命。我感觉再也不能去指责任何一个人,因为我们都没有更高维的视角,以至于可以......... (1回应)
-
一团行走的悲伤阴影——关于创伤题材
-
-
林深不知处
评论: 《德州巴黎》
4.5。1.好的故事总是从一半开讲,往往是斯人走茶凉,机缘散尽,无可奈何之时,与不知如何是好之事。这又是一个创伤与疗救的故事。应对创伤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忘却再继续前行,有的一直就停在原地,还有的会倒退,.........
-
意难平的极致——时空与生死的错位
-
-
林深不知处
评论: 《情书》
“文艺”的本质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是会认真地去做一些在现实中看来毫无用处的事情,但是对当事人却是一种信仰般的精神寄托。片中的经典文艺范例:渡边博子因思念未婚夫而产生往天堂寄信的想法,秋叶先生为了让博......... (1回应)
-
如此惊诡,却又如此迷人。
-
-
林深不知处
评论: 《闪灵》
1.恐怖片(幽灵)+惊悚片(内心的幽暗) 隐含的社会/种族批判性预言。 2.鬼才导演库布里克,带着镣铐跳舞。在规范的好莱坞式生产中一次次释放出撑破形式的个性与原创特征。 3.远望酒店的创立本身象征着一种暴力.........
-
未能突破哪咤的影子
-
-
林深不知处
评论: 《姜子牙》
1.思想有了,但是故事没讲好。重要的不是讲什么,而是怎么讲。最后师尊被打破之后,又立了一个更高的神,师傅的师傅的师傅……败笔。2.一个人与一群人哪个重要的主题并不新颖,以九尾狐故事的重构抛出对神权的质.........
-
安托万的回眸——影史时刻
-
-
林深不知处
评论: 《四百击》
1.小细节—课堂上撕纸的小卷毛好可爱啊,一不小心就把作业本撕没了~老师在讲台上不断念着冗长的法语文章,他一个人专注在和纸笔作斗争的世界里,始终无法跟上大家的节奏。生活就是,当你终于想坐下来认真地抄一.........
用你的鼠标投票 · · · · · ·
如果你觉得一篇评论对你有帮助,请你点击“有用”。
你的投票直接决定哪些评论出现在豆瓣首页和“豆瓣最受欢迎的评论”里,
以及在书、电影和音乐介绍页里评论的排序。
所有“没用”的点击都是匿名的。
所有“没用”的点击都是匿名的。
订阅林深不知处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