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爱博士的5星影评 (177)

海子 2023-10-25 23:49:43

《奇爱博士》观后

主角奇爱博士终于在95分钟的电影里第51分钟时出场。用投币电话机打给美国总统,告知召回装有核弹并去攻击苏联战略目标的空军编队,零钱太少,只好让对方付钱,结果不同意;无奈只打普通长途电话,但零钱还是不够,迫不得已抢劫可口可乐贩卖机里的硬币。军官拒绝执行命令,说那...  (展开)
Komm,süsserTod 2021-06-12 17:35:29

浅谈《奇爱博士》中的意识形态批判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初次听闻《奇爱博士》这部电影,我依稀记得是在某个斯洛文尼亚鼻炎患者的书里看到的,他怎么分析库布里克这部作品我倒是记不太得了,只是留了个印象,记住了这个名字《奇爱博士》。假期里受朋友推荐,有幸鉴赏了这部作品,亦深有感触,故斗胆写下这篇影评。 电影的开场是一个介...  (展开)
Allen 2015-03-14 19:52:52

以冷战恐慌打造黑色喜剧

《奇爱博士》起初源于库布里克的模糊想法,他希望基于当时普遍存在的冷战恐慌拍摄一部关于核事故的电影。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库布里克意识到存在于核大国之间的“恐惧天平”非常微妙而脆弱。在库布里克的要求下,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创办人阿拉斯泰尔·布昌(Alistair Buchan)推...  (展开)
死水微澜 2008-08-16 02:25:39

太吊了

真的很吊,好久没有看过这么吊的电影了,有一瞬间我甚至在想,到底有没有这么吊。 好吧,首先是大规模的黑色幽默,它们充斥着电影的各个角落,各种角色的粉墨登场以及到最后才出现的奇爱博士,每个人物都在自己的世界里癫狂的合情合理。可能因为年代实在是太久远,在兴奋完之后...  (展开)
K239 2024-05-04 16:49:27

权力与爱

库布里克是少有的作品能够覆盖多种不同类型、同时又能够使作品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一名天才导演。他的一生共创作了13部作品,其主题囊括犯罪、科幻、战争、恐怖等。他的作品对细节高度关注,本人也常常因此在片场中与演员产生矛盾。但这并不妨碍库布里克的伟大,其电影的深刻哲...  (展开)
chung_kuohua 2024-04-25 20:05:29

情癫核弹头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又是一部等了好久的库布里克圆梦大银幕。 看之前以为是一个幕后大佬操纵独裁者的故事,结果发现刚好反过来。《奇爱博士》剑走偏锋,以戏谑的口吻讲了一则核战争题材的政治寓言故事:一个美国空军基地的指挥官因欢愉后的空乏联想出一大串关于共产偏见的歪理邪说,进而神经地以一...  (展开)
阿雯 2023-07-11 14:50:51

论如何获得一张地下钻井的入场券

没有人在乎因何种阴谋论而起导致了一朵蘑菇云的腾空而起,五角大楼里的人们只关注在地下钻井是否能真的生活一百年,当所谓的精英人群,即设定年龄性别职业技能掌握情况等相关条件通过大数据筛选地下钻井的适宜人群,并以男女一比十的比例进行配对,一夫一妻制不复存在,在日复...  (展开)
0eeeoo 2022-09-16 00:17:18

奇爱博士

我只能说是笑到一个人在房间里鼓掌哈哈哈哈 一场由性焦虑引发的世界末日闹剧 严肃正经的国家高层搭配上荒诞滑稽的情节 这样的反常识场面太黑色幽默了 荒诞夸张背后通常就藏着创作者想说的 战争使人变得非理性与教条化 上层的命令不需要知道原因只要绝对执行 必要时甚至可以牺牲...  (展开)
菲雾菲花 2014-04-17 18:45:41

只能跪拜

设想地球毁灭的一刻,天空响起的音乐,应该是库布里克用来给核战争伴奏的这首we'll meet again吧,有一切释放后的空灵酥软,男性应该更有感觉。在一切灰飞烟灭的一刻,随音乐翩翩起舞,举杯互道"meet again",没有比这更诗意的场景了。 战争是解决男性性焦虑的巧妙形式,这是...  (展开)
覺某人 2012-10-30 10:31:24

战争背后的狂妄

“在库布里克的电影世界中,社会的罪恶即是人的罪恶,两者之间是一种互生关系而非前后关系。”表面上看,这三部影片在叙事上的第一层反抗都是对秩序的反抗:《奇爱博士》反对战争,《2001:太空漫游》反对科技,《发条橙》反对政府,都把人类自身设置成了遭到战争、科技...  (展开)
2023-07-06 17:20:24

笑cry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到库布里克的名字,我首先以为这部片子可能会枯燥或看不懂,没想到看完以后对他顶礼膜拜。 疯子一样的讽刺散布在影片的每个角落。五角大楼作战室、空军基地办公室、运载导弹的飞机舱内,简单的三个场景将冷战赤裸裸的摆在面前。两个将军,一个神经质另一个也神经质。一个因为...  (展开)
拜仁小将阿拉巴 2021-03-22 10:49:08

欲望与理性的冲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你看过《2001太空漫游》中飞行器的形状,你便会明白,库布里克或许对男性生殖隐喻有着某种执念。本片片头出现的飞机加油场景便是一处相似的隐喻,暗示着所有极端战争主义的源头都是某种欲望。而本片从人物的名字到台词与镜头,充满了对这种欲望直接或间接的刻画。而欲望,...  (展开)
宿莽 2021-02-07 21:05:56

不再害怕,开始渴望

在b站看完了这部负有盛名的电影,有些不太容易懂的地方适合配合弹幕使用。 从片头开始,一块巨型木牌就不断出现,上书明晃晃的“和平”二字,刺眼至极。在剧情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三位前缀密码也和“地球和平”或“浓缩体液”(好像是这个)相关,讽刺到令人咋舌。 影片中两位“大...  (展开)
Giggy Starups 2020-05-16 09:32:13

对于电影《奇爱博士或者:我如何学会不再担心并爱上炸弹)》的配乐赏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奇爱博士》是斯坦利·库布里克1964年的经典作品。影片的剧情基于冷战,主题多元,整体上呈现黑色幽默风格,以戏谑的方式探讨了人类文明,具有很强的寓言风格。 1 Try A Little Tenderness(试着轻柔一点) 影片开始于云端之上,结合配乐和本片铅笔线条般的字体,真有够优美的...  (展开)
米凹 2017-03-12 17:19:32

如何停止焦虑并爱上炸弹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的确是无比焦虑无比紧张,一直到最后的核弹投下。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黑色幽默,我的确看到有幽默的元素,将军动作语言滑稽,俄国大使到世界毁灭还在偷拍情报。但是这不完全指向幽默嘲讽,因为人类的行为与后果很多时候就是任性的,误解的,巧合的。 核战...  (展开)
ZYG 2016-08-25 16:21:40

无题

荒诞可能是最难把握的情感了,差一点是粗制滥造,多一点是自作聪明的蠢货。 什么是恰好的荒诞? 是世界末日来临时五角大楼里的官员举着电话听美苏总统通电话比谁更 Sorry; 是恰好有一个叫 Plan R 的计划荒谬得很合理; 是发动 Plan R 计划的理由为共产主义的某种液体阴谋; ...  (展开)
Comel 2015-03-04 15:34:44

战争群像与反讽

如果稍微有点耐心的话,《奇爱博士》其实可以当做喜剧片来看。当然在幽默之外,还是可以感受到库布里克对战争的反感及恐惧,毕竟当年处于美苏核冷战的背景下。 电影的开端颇似卡夫卡小说,一个“恐苏症”的军官(海登)策划出一场战争危机,而这场战争危机却可能导致全人类的...  (展开)
小强从周 2011-03-20 08:37:42

精英与民主政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2001太空漫游开始是第一次看库布里克的电影,然后就发现喜欢上了他的那种独特的风格,特别是他的“未来三部曲”。有点点科幻的味道,虽然自己对科幻一向不太感冒,但是库布里克的科幻,至少让我明白科幻作为一种手段,不一定非得像如今的好莱坞大片一样低俗空虚的。 炫目的技...  (展开)
axinlove 2010-09-28 17:33:58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奇爱博士]》不能再有爱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http://axinlove.com/2010/09/dr-strangelove-or-how-i-learned-to-stop-worrying-and-love-the-bomb/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奇爱博士]》不能再有爱了 by @xinl.ve 100928 Movie Rating:Bravo! 看样子,我们都误解了《Iro...  (展开)
luis 2008-12-30 03:04:34

反对一切疯狂的疯狂才是真正的疯狂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一场核战争,使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 1964年,赫鲁晓夫被免职。 …… 冷战时期,那时候我们大多还是不知道含不含氟的“液体” 那个时候的世界,还是和现在一样的疯狂。 如果你笑着看完这部片子,...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后页> (共177条)

订阅奇爱博士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