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荡儿的影评 (40)

艾弗砷 2012-08-28 09:54:10

我只是必须得离开了呀

  “我惆怅地讲给你听,/ 但是却充满了柔情,—— / 讲一讲酣睡的鹅群, / 还有一只鹅在守更。 ” 在还没有成为人所共知的“费里尼”之前,费里尼曾经是一个《浪荡儿》。即使在成名后,在发小们眼中他仍然是一个无可救药的“里米尼的小白痴”。因为多年以前,在费里尼的...  (展开)
艾栗子 2020-07-30 03:17:25

这世上所有小镇青年的困顿与光

海边小镇,灰暗的天空,碌碌无为的晃荡的青年,踢着石子走到海边默默不语一起吹一会儿风,再无所事事地走回家,费里尼把这种小镇青年的游荡气息拍得太好了。我能在观影过程里想起无数电影的影子,风柜来的人啊牯岭街少年啊阳光灿烂的日子啊美国往事啊。年龄阶段各不相同,但那...  (展开)
Nico 2007-12-31 20:56:05

离开,五十年代猜火车的人们

五个年轻人,每天都过着挥霍时间的生活。 他们把自己放逐在这个城市,他们是花花公子是编剧作家是高音歌手是浪荡男人是忧郁青年,他们生活在这个城市最热闹和最荒凉的地方。 他们手挽手,唱着放肆的歌,在最沉寂的时候,碾过埋在黑色里的街。 他们如同90年代的《猜...  (展开)
River 2011-04-05 20:48:49

Moraldo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周末淘碟,一口气买下了好几位大师的作品,主要是新浪潮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浪荡儿》是费里尼半自传性质的作品,一群小镇上游手好闲并没有出路的年轻人。我最在意的是,你总能在这群人中一眼就发现导演,那个最终离开并把一切讲述成故事的人。 有些人身上就是有什么东西...  (展开)
把噗 2011-05-31 00:09:30

五月观影——费里尼《浪荡儿》

《浪荡儿》是费里尼导演的第三部作品,却已经显示出其卓越的导演才华。 前两部分别是《杂技之光》和《白酋长》,我还没看。但是《浪荡儿》与后来顶顶有名的《大路》,《卡比利亚之夜》,《甜蜜的生活》等相比,是最有故事情节的。那个年代,电影叙事在极尽...  (展开)
旋转楼梯 2008-08-05 09:17:45

年轻是种只有时间才能治愈的病

对于这部费里尼的早期作品,相比后期的很多,更喜欢这种新现实主义的表达。有严肃有戏谑有眼泪有调皮而一切都真实。 跟我身边的一些人包括我自己的生活现状太相似了,有一堆的不满,有改变的想法但却无力无勇气,时间在牢骚中蹉跎,到最后被时间打倒然后认输。  (展开)
恽轹丹 2020-08-08 02:04:24

何为远行?渴望战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们一直说着离开,但只有一人,在某个早上,真的一声不吭的离开了。” 或许看完电影,我们和主人公一样,也是有种迷茫之感的:半自传体的作品,本该娓娓道来,却用了第三人称,叙事琐碎而又散漫。看似带着那股“过来人”特有的嘲讽,却遮掩不住对萧条故乡的温柔眷恋。说不...  (展开)
任得道 2019-10-19 11:01:52

每个人的“小镇”

世界上到处都生活着费里尼的浪荡儿,在山西他们叫小武,在台湾他们叫风柜来的人,在北京他们叫马猴,在日本他们叫新志,在纽约他们叫Johnny Boy。 他们整日游荡,无所用心,但他们终于注定要离开这个他们熟悉的地方了。他们并不恨他们生活的小镇,但终究要出去闯荡。 对于小镇...  (展开)
米阿 2020-07-29 21:54:19

冬天的海边很冷,很冷清

前年9月底去过里米尼,夏天已近尾声,海滨一条路旁都是酒店公寓,电线杆子和布告栏贴着很多俄语广告(估计夏天很多俄国人来这里度假),海滩上铺陈着沙滩椅和遮阳伞。早晚的海风超大,浪一卷卷的涌上来。老城区很小,从南到北走半小时,有几处古罗马遗迹。所以,1950年代的浪荡...  (展开)
又逝理想 2017-12-15 21:36:13

喜剧面孔下的悲剧内核

《浪荡儿》取材于导演本人的童年记忆,起码是费里尼记忆中的童年生活。与《杂技之光》和《白酋长》相比,本片在诸多重要方面对影片叙事结构进行了调整,还与前三部影片不同的是这部影片插入了一个无所不知的叙述者,也是根据叙述者的描述,将片段化的剧情串联,然而这个形象是...  (展开)
好样的 2014-02-10 11:09:10

里米尼来的人。

人们真的很少看电影。看的都是自己。 其实三年前真的没有一丁点对未来的计划。只是下意识的认为继续那样在一所既非重点又并不怎么浓厚学术气氛的地方继续下去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那时一年到头最操心的是学生会。最累人的是全校足球赛。学习或者未来都不过是生活的点缀。当然...  (展开)
剑心未央W迪 2024-05-26 20:34:13

小镇往事

这部电影被翻译成《浪荡儿》的时候一定还没有发明“街溜子”这个词吧。它大约可以概括为五个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小镇gai溜子的成长故事。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成长了,只是到了一定的人生阶段就得做什么事,这种“秩序”在小镇这样狭小的社会环境下会更加板正。可是我宁愿看空...  (展开)
吐一身的川儿 2019-03-14 17:38:34

有人还能原谅你,真好

费里尼导演的第三部电影。费里尼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他的影片尤其的早期影片,节奏都是很平淡的,剧情也很简单,没有改变的就是关于现实的描述。费里尼和同时代的安东尼奥尼可以说是两个反差较大的艺术家,两个人很相似也很不同。费里尼喜欢做梦,总说梦是唯一的真实...  (展开)
刀口 2016-11-30 04:58:23

离开是必须的,因为世界需要新的拓荒者----《浪荡儿》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浪荡儿》是意大利导演费里尼独自指导的第二部电影,关于一个镇上的五个年轻人的故事。这也是到目前我最喜欢的费里尼电影,因为这一部离我最近,对于电影的评价总要联系上观看者本身的经历。费里尼总是说他的电影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按着自己的回忆创作剧本,但是他的朋友...  (展开)
alenxder 2012-09-16 22:42:28

流浪者的悲剧人生

你究竟要去哪里?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这包含着:你是离开现在的这里去远方,还是不情愿地留下来。接下来你需要考虑的是,你为什么要去那里?那里是你的天堂还是地狱,抑或你只是其中的一个过客?   人生,是一个很难描述的东西。他既可以是结果也可...  (展开)
董董 2024-02-06 15:17:37

摩拉德才是电影主线

1. 最后一幕绝了,摩拉德决定离开,踏上的火车的轰鸣声,回放着小镇里熟睡的人们,他们继续过活着。 2.桑德拉的爱情观反映着当时人们普遍贫瘠廉价的爱情,包括阿托贝尔的妹妹跟有妇之夫逃跑。 桑德拉象征着简单纯净的爱情,她说“我们必须要互相依靠,我们只有彼此可以相信。妈...  (展开)
微微 2023-11-08 16:05:40

二战后重建期,一帮大龄小镇青年面对废墟与荒芜的困顿、狂欢、迷茫与抗争,有人留下,有人出走

二战后重建期,一帮大龄小镇青年面对废墟与荒芜的困顿、狂欢、迷茫与抗争,有人留下,有人出走。 “我的朋友们都不理解我,他们只关心物质;他们过着龌龊的生活,只关心女人和钱。我感觉好孤单,冬天又是那么寒冷,好像永远不会结束;我心中只有悲伤和痛苦,到半夜镇子就一片漆...  (展开)
忘憂 2015-01-16 05:34:56

沉重的浪蕩兒

敘事複雜但清晰,可以看出導演著實想探討一些意大利的時代問題,但那些對當今的我來說都太遙遠。或許正式時間和空間的隔閡,讓我無法也因此無法了解其中深意。 雖然依舊有不少笑點,但比一年前的白酋長要沉重很多。 另,開頭不久《白酋長》的男主角歡快而憧憬地說“如果我honey...  (展开)
2014-03-19 23:45:41

只谈三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爱情、谎言 电影在人物刻画上某种程度上和王朔作品中的人物形成了某种一致。他们是城市流浪汉,不受伦理道德的制约。他们活的潇潇洒洒,见一个爱一个,对姑娘花言巧语,穷追猛打百般纠缠是惯用手段,一旦得手,又以很快向着另一个目标进发。爱情对于他们更像快餐,简单,...  (展开)
柏邦妮 2006-11-06 13:52:52

浪荡儿

极其喜欢费里尼,那个满嘴谎言偶尔说点实话的人, 那个不正面回答问题总是用华丽的激情来搪塞的人。 那个喜欢小丑胜过一切,自己娶了一个女卓别林的人…… 喜欢他的黑白片胜过彩色片。 看看他的《女人国》,简直是噩梦! 去年,观看了《浪荡儿》。 大概也就是费里尼前两三部的...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40条)

订阅浪荡儿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