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苏·乌扎拉 Дерсу Узала (1975)

导演: 黑泽明
编剧: 黑泽明 / Vladimir Arseniev / 尤里·纳吉宾
主演: 马克西姆·蒙祖克 / 尤里·索洛明 / 斯韦特兰娜·丹尼尔琴科
类型: 剧情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 日本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75-08-02(日本)
片长: 141分钟
又名: 德苏乌札拉 / 德尔苏乌扎拉 / デルス・ウザーラ / Dersu Uzala
IMDb: tt0071411
5星
37.5%
4星
46.0%
3星
14.2%
2星
1.7%
1星
0.5%

德尔苏·乌扎拉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德尔苏·乌扎拉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222 条 )

热门 /  最新 / 

59 冰红深蓝 看过 2021-03-29 00:56:53

1.黑泽明五年磨一剑之作,也是他30年前就心心念念的电影,终在苏日合作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炉,获1976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那些场外对本片的种种断章取义式的批判歪曲,完全忽视了影片核心,在影片所塑造的纯朴良善、对自然怀着敬畏与虔诚之心的德尔苏·乌扎拉面前,只是徒增笑柄。3.纵使到了他国异乡,黑泽天皇依然执守着武士片的气韵,被现代性、城市文明与奸诈贪欲所戕害的赫哲族老猎人,恰似荒原上的末代武士。4.节... 1.黑泽明五年磨一剑之作,也是他30年前就心心念念的电影,终在苏日合作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炉,获1976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那些场外对本片的种种断章取义式的批判歪曲,完全忽视了影片核心,在影片所塑造的纯朴良善、对自然怀着敬畏与虔诚之心的德尔苏·乌扎拉面前,只是徒增笑柄。3.纵使到了他国异乡,黑泽天皇依然执守着武士片的气韵,被现代性、城市文明与奸诈贪欲所戕害的赫哲族老猎人,恰似荒原上的末代武士。4.节奏沉稳静缓,大量选用远景全景,空镜里的野外景致成为主角,人与自然时而对峙、时而和融的关系由此彰显出来。5.摄影雄浑壮丽:红枫秋叶,茅屋彩虹,日月同辉,雪原冻土,飞沙走石,苍莽密林,激流浅滩,自然的精魂凝注在一格格胶片之中。6.德尔苏的万物有灵信念,日月与动物均为重要之人。7.虎灵梦境恍若[热带疾病]序曲。(9.0/10) (展开)

34 乔大路 看过 2011-04-05 11:41:15

一部有关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经典之作,乌萨拉就像那个走不下船的1900,大自然无疑就是他的船,在黑老经典式的镜头和手法下,自然的美与力量表现的淋漓尽致,可惜人物显得有些单薄,冗长的剧情和无关的政治暗示确实值得诟病。

10 c. velasquez 看过 2018-12-02 00:04:15

惜用面庞,多用躯体,少特写多中景全景远景,可能在自杀事件后导演的心境变得更为淡然从容,再加上拍摄期间经受的苦炼和修行,使影片风格质朴而博大,秉持自然本象,限制艺术加工,淡化了日本作品中较强的说教感,让一种无关利害的普世化情谊的光芒照耀并温暖着观者。笔触的详略浓淡密疏是大师之手,悠远遐思和精神纵深处的固定机位长镜头让时光在自由流淌间凝定驻留,天津老人在篝火映照下的怀乡身影蕴含人生百般滋味令人感慨万千... 惜用面庞,多用躯体,少特写多中景全景远景,可能在自杀事件后导演的心境变得更为淡然从容,再加上拍摄期间经受的苦炼和修行,使影片风格质朴而博大,秉持自然本象,限制艺术加工,淡化了日本作品中较强的说教感,让一种无关利害的普世化情谊的光芒照耀并温暖着观者。笔触的详略浓淡密疏是大师之手,悠远遐思和精神纵深处的固定机位长镜头让时光在自由流淌间凝定驻留,天津老人在篝火映照下的怀乡身影蕴含人生百般滋味令人感慨万千,惊险段落如冰湖迷路割草自救和激流救援 ,节奏加快,更显剪辑和调度功力,配乐和声效对气氛的烘托也恰到好处。一直觉得将人类的恶劣心性归结为兽性是一种无耻的诋毁,这只是加倍印证了这种恶劣是人类专属,在德尔苏脸上看不到烂熟的文明的负担,纯洁的动物性使他在城市的尔虞我诈中毫无防御力。又一种高贵的动物,灭绝了 (展开)

89 Mathilda 看过 2007-11-11 22:43:28

黑泽明是把简单的故事讲的生动质朴高明的大师

40 Eco 看过 2019-05-06 17:26:13

不知道中、苏、日之间的微妙的政治关系在这部电影中有多少体现,但抛除政治背景,这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歌颂跨种族友谊的电影。黑泽天皇这次抛弃了日本武士和国民题材,事实证明电影是具有超越性的,友谊超越了所有种族的人类情感,电影也超越了政治。

> 更多短评 3222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德尔苏·乌扎拉的影评 · · · · · · ( 全部 51 条 )

胤祥 2007-10-16 17:52:40

《德尔苏·乌扎拉》:解读和误读

周日在家观摩了黑泽天皇的《德尔苏·乌扎拉》,对照阅读的是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的一本批判材料《反华电影剧本<德尔苏·乌扎拉>》(书影见http://img1.mtime.com/mg/2007/42/8d939fc1-1775-4347-88d6-c2c6cf2d057d.jpg)。读来真是恍惚。中国人民真是幸福啊,若不是19...  (展开)
傅极 2012-03-20 23:02:28

一个果尔特人(赫哲人)的感谢!

这是我第一次为一部电影写下文字,虽然本人也是一位电影发烧友,但,我喜欢静静的观赏、默默的体会,如Дерсу Узала一样。 触使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原因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关于电影的简介,我的族人被冠上了他族之名,对此,我有些伤心,有些失落,若你们也...  (展开)
阳朱 2013-01-15 10:45:01

英雄末路

* 以下为本人的影评作业。 一、 写在前面 于1975年上映的《德尔苏•乌扎拉》为黑泽明拿下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黑泽明几乎被日本现代剧和古装武士剧瓜分的作品版图中,《德尔苏•乌扎拉》是相当特别的一部:黑泽明自杀风波后的第一部导演作品、苏日合拍、海...  (展开)
田废久必生 2017-03-03 09:29:59

黑泽明:拍摄《德尔苏》是我三十年来的梦想

拍摄《德尔苏》是我三十年来的梦想(摘译) 黑泽明 决定把《德尔苏》搬上银幕的过程 三十年前我就考虑过把《德尔苏·乌扎拉》拍成电影。我还担任助理导演的时候,由于喜欢探险记,就读了《德尔苏·乌扎拉》原著,非常喜欢德尔苏这个人物。我很想把它拍成电影。我记得一九五一年拍...  (展开)
巫塔 2007-09-15 17:18:36

放牧在自然中的语言——关于《德苏乌扎拉》

一个追逐黑豹的猎手。 1902年的某个夜晚,德苏乌扎拉出现了。那是丛林的夜晚,寂静、鬼魅、恐怖。在丛林里走动的德苏乌扎拉就像丛林布下的一个阴谋。是黑熊逼近吗,是山岩滚落吗?都不是。德苏像英雄一样对露宿的探测人员宣称:Me am man. 他身材矮小,敦敦实实,像一个老人,...  (展开)
小小风也 2006-02-26 19:54:39

过高的期望

对黑泽明不能没有期待,尤其是他诠释的德尔苏。但这部电影让我失望了。原书中的德尔苏最有神采的一部分被电影遗忘,在自然中如同敏捷自由的猎豹的德尔苏消失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虽然乐观能干,却形象单薄的猎手。全片有沉重的哲理味道,却有沦于说教的危险。 黑泽明善于讲人性...  (展开)
杭城月 2010-06-17 12:24:41

想念空气

一个叫李村斌的天津老人因为妻子被兄弟占领而逃到深山老林隐居40年。 居野地,夜晚狂风来临之前要割草扎营(以铁三角架和绳子为依托)度夜,否则冻死。 德尔苏这个高德老人以狩猎为生,不想到城市去,怕难以在城市谋生。他自己一个人住在森林里,没有家人,悲哀。 掉入湍急的大...  (展开)
虎爷 2022-03-08 23:00:34

德尔苏·乌扎拉

太阳是最重要的人,如果这个人死了,所有人都会死。 赫哲人 阿姆巴(老虎) 坎古是赫哲人膜拜的森林之神。 也许德尔苏所说的阿姆巴,是一位疲惫的老人因为对森林产生恐惧而想象出的幻影。 这个人陪我在森林里闯荡了很多年。 罪犯为了抢夺来复枪就杀了这个人。 伟大的友谊。  (展开)
法罗岛电影节 2020-10-28 12:32:36

FIFF15丨DAY5《德尔苏·乌扎拉》:自然的伟大,远非人类所能到达

第15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德尔苏·乌扎拉》,下面请看前线自然之人们拥抱原始的评价了! 米米: 自然法则,文明规则。 果树: 自然的伟大,与原始征服的魅力。 RIVER: 喜欢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看得人郁闷啊。 大钊: 返璞归真,人与自然,简单到...  (展开)
十一月 2024-03-02 18:55:16

2024.3.2

这可能是黑泽明最令人费解、最形式主义、结构最松散、最无风格、最糟糕的电影之一。 整个情节乏味,过渡蹩脚,黑泽明似乎失去了三船敏郎和志村隆史,也失去了自己的活力;事实上,没有了他们,这群俄罗斯人的塑造莫名其妙地变得古怪而贫乏。 结尾处出现了与《蜘蛛巢城》类似的...  (展开)

> 更多影评 51篇


关于《德尔苏·乌扎拉》的问题 · · · · · · ( 全部4个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德尔苏·乌扎拉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