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苏·乌扎拉 Дерсу Узала (1975)
导演: 黑泽明
编剧: 黑泽明 / Vladimir Arseniev / 尤里·纳吉宾
主演: 马克西姆·蒙祖克 / 尤里·索洛明 / 斯韦特兰娜·丹尼尔琴科
类型: 剧情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 日本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75-08-02(日本)
片长: 141分钟
又名: 德苏乌札拉 / 德尔苏乌扎拉 / デルス・ウザーラ / Dersu Uzala
IMDb: tt0071411
编剧: 黑泽明 / Vladimir Arseniev / 尤里·纳吉宾
主演: 马克西姆·蒙祖克 / 尤里·索洛明 / 斯韦特兰娜·丹尼尔琴科
类型: 剧情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 日本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75-08-02(日本)
片长: 141分钟
又名: 德苏乌札拉 / 德尔苏乌扎拉 / デルス・ウザーラ / Dersu Uzala
IMDb: tt0071411
德尔苏·乌扎拉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外语片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德尔苏·乌扎拉的影评 · · · · · · ( 全部 54 条 )

FIFF15丨DAY5《德尔苏·乌扎拉》:自然的伟大,远非人类所能到达
第15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德尔苏·乌扎拉》,下面请看前线自然之人们拥抱原始的评价了! 米米: 自然法则,文明规则。 果树: 自然的伟大,与原始征服的魅力。 RIVER: 喜欢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看得人郁闷啊。 大钊: 返璞归真,人与自然,简单到...
(展开)
> 更多影评 54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这片区域是现在的哪里,现在属于俄罗斯还是中国? | 来自曼珠沙华 | 17 回应 | 2025-03-13 20:21:57 |
里面那个天津老头说的还真是天津话。。。。 | 来自刘建明 | 11 回应 | 2025-02-10 15:19:43 |
这片子的画面和色彩怎么看起来怪怪的? | 来自Grothendiveip | 4 回应 | 2025-01-03 22:37:38 |
贴一个第二部分的链接 | 来自了不起的小狒狒 | 2023-05-29 14:14:13 | |
观影传送 | 来自日出Sunrise | 5 回应 | 2022-07-12 11:06:47 |
关于《德尔苏·乌扎拉》的问题 · · · · · · ( 全部4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电影榜★ (中)8.5-8.3分 (影志)
-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Viking)
- 历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之乎者也)
- 稀有未知好电影 (蜜蜂)
- 七十年代电影精华(200部不应错过的电影+实验电影22部) (ForbidenPlanet)
订阅德尔苏·乌扎拉的评论:
feed: rss 2.0
德尔苏·乌扎拉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513 条 )
87 有用 木卫二 看过 2020-03-08 14:35:14
套用最近豆瓣时间线的常见论调——“这是一部黑泽明导演、苏联出品的反华电影。晚期黑泽明处于极大的自我怀疑之中,后来得到了冷战双方实力的帮助,门下狗众”。《德尔苏·乌扎拉》之前,黑泽明自杀未遂。本片拍摄可谓辛苦,苏联提供资金人马,但日方团队仅有五人,导致黑泽明暴跳如雷:怎么都拍不到满意的镜头。也不难看出,一些夜晚的篝火场景,是在莫斯科的摄影棚拍摄。摄制组开赴滨海边疆区,在阿尔谢尼耶夫到奥加取外景。两部... 套用最近豆瓣时间线的常见论调——“这是一部黑泽明导演、苏联出品的反华电影。晚期黑泽明处于极大的自我怀疑之中,后来得到了冷战双方实力的帮助,门下狗众”。《德尔苏·乌扎拉》之前,黑泽明自杀未遂。本片拍摄可谓辛苦,苏联提供资金人马,但日方团队仅有五人,导致黑泽明暴跳如雷:怎么都拍不到满意的镜头。也不难看出,一些夜晚的篝火场景,是在莫斯科的摄影棚拍摄。摄制组开赴滨海边疆区,在阿尔谢尼耶夫到奥加取外景。两部分内容,都以队长和德尔苏的告别为终曲,在相对平淡的故事叙说中,达到一种寓情于景(乌苏里的森林)、天人永隔的感伤。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信奉万物有灵论,他常常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如同全片贯穿着队长阿尔谢尼耶夫的画外音。一般说来,像黑泽明这个级别的导演,是不应该依赖旁白台词,想来是有现实拍摄的束缚。 (展开)
71 有用 冰红深蓝 看过 2021-03-29 00:56:53
1.黑泽明五年磨一剑之作,也是他30年前就心心念念的电影,终在苏日合作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炉,获1976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那些场外对本片的种种断章取义式的批判歪曲,完全忽视了影片核心,在影片所塑造的纯朴良善、对自然怀着敬畏与虔诚之心的德尔苏·乌扎拉面前,只是徒增笑柄。3.纵使到了他国异乡,黑泽天皇依然执守着武士片的气韵,被现代性、城市文明与奸诈贪欲所戕害的赫哲族老猎人,恰似荒原上的末代武士。4.节... 1.黑泽明五年磨一剑之作,也是他30年前就心心念念的电影,终在苏日合作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炉,获1976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那些场外对本片的种种断章取义式的批判歪曲,完全忽视了影片核心,在影片所塑造的纯朴良善、对自然怀着敬畏与虔诚之心的德尔苏·乌扎拉面前,只是徒增笑柄。3.纵使到了他国异乡,黑泽天皇依然执守着武士片的气韵,被现代性、城市文明与奸诈贪欲所戕害的赫哲族老猎人,恰似荒原上的末代武士。4.节奏沉稳静缓,大量选用远景全景,空镜里的野外景致成为主角,人与自然时而对峙、时而和融的关系由此彰显出来。5.摄影雄浑壮丽:红枫秋叶,茅屋彩虹,日月同辉,雪原冻土,飞沙走石,苍莽密林,激流浅滩,自然的精魂凝注在一格格胶片之中。6.德尔苏的万物有灵信念,日月与动物均为重要之人。7.虎灵梦境恍若[热带疾病]序曲。(9.0/10) (展开)
31 有用 思路乐 看过 2019-09-12 14:21:52
【B+】黑泽明在苏联政治宣传体系下的一部束手束脚的合拍之作。在“政治”方面,黑泽明似乎在竭尽所能的避免这方面的宣传指向,让更多的视线放在了德尔苏与苏联军官的友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等等。由于在戏剧营造等方面发挥空间不大,这部电影似乎更像是黑泽明硬实力的一个考核与证明,其镜头布局和影像元素排布的实力仍然令人起敬。
45 有用 醉舟 看过 2012-06-01 16:00:34
黑泽明自杀未遂五年后复出的作品,在遭遇类似李尔王的人生困境之后,脱离了以前炉火纯青的舞台剧设置背景而将镜头对准了广袤的森林和冰原,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老猎人是物性论者,风火气水,自然万物,在他眼中都是活物,这一体悟发人深省。行进中的布谷鸟声与掘墓时的乌鸦声,依然精准构图以及布光的
15 有用 且歌且走 看过 2008-07-10 01:30:55
书中的乌苏里森林、冰原和原住民生活环境重现得让人满意,但是全片用过于平静的旁观者角度来叙事,相当沉闷,德尔苏和队长都缺少深入刻划,对白寥寥无几。我都怀疑是不是因为黑泽明不懂俄语,和演员的交流出现了问题。按黑的武士片来说,他不该是这种沉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