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症 The China Syndrome (1979)

导演: 詹姆斯·布里奇斯
编剧: Mike Gray / T·S·库克
主演: 简·方达 / 杰克·莱蒙 / 迈克尔·道格拉斯 / 斯科特·布兰迪
类型: 剧情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79-03-16
片长: 122 分钟
又名: 大特写 / 危机 / China Syndrome
IMDb: tt0078966
5星
19.3%
4星
54.6%
3星
22.6%
2星
2.3%
1星
1.1%
好于 29% 惊悚片

中国综合症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综合症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20 条 )

热门 /  最新 / 

7 小重山 看过 2015-12-28 22:50:19

普通的小员工得罪大公司被追杀的片子,70年代风貌不明显,有80感。看不出狼犺的大胡子是麦道。同某短评一样觉得胡乱炒作、发掘噱头、惟恐天下不乱的记者才是社会重大乱源,可惜媒介一家亲的文艺作品总爱将之塑造成正面正义形象:不查都是邵飘萍,一查全是陈永洲。

78 易老邪 看过 2014-10-01 15:24:03

影片内容与中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美国人居然把核事故命名为中国综合症,大意是形容核事故的灾难性后果,核泄漏严重到足以从美国穿透地球影响到中国。PS:需要重点标注的是:本片上映日期为1979-03-16,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发生日期为1979-03-28。

5 猪头妖怪 看过 2021-04-16 01:25:00

电影本身只能说是一般。但手头正在读的《切尔诺贝利的午夜》一书中提到,负责现场处理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第二届政府委员会中,有一名苏联科学家先前刚看过这部美国电影,而他恰巧也是担心会发生最坏情况的那个人。现实中,甚至戈尔巴乔夫本人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很久之后,都信不过这个体系逐级上报来的讯息,费尽力气才搞清楚事情的真实状况。而美国人在电影里,却总是把新闻自由当作最后一道难以绕过的安全阀。剩下的,就都是历史... 电影本身只能说是一般。但手头正在读的《切尔诺贝利的午夜》一书中提到,负责现场处理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第二届政府委员会中,有一名苏联科学家先前刚看过这部美国电影,而他恰巧也是担心会发生最坏情况的那个人。现实中,甚至戈尔巴乔夫本人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很久之后,都信不过这个体系逐级上报来的讯息,费尽力气才搞清楚事情的真实状况。而美国人在电影里,却总是把新闻自由当作最后一道难以绕过的安全阀。剩下的,就都是历史了。 (展开)

29 fallingraining 看过 2013-08-03 14:38:57

这和中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吗。

4 好样的 看过 2016-02-22 23:00:33

杰克莱蒙简方达飙戏看的过瘾。杰克莱蒙无愧凯文史派西的导师。剪辑很厉害。冷静又不冗余。控制室里噪音与死寂的对比剪辑印象深刻。小白脸道格拉斯做制片跑龙套 iPhone

> 更多短评 320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中国综合症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ying 2010-03-02 11:13:21

片名和情节一样深刻

又是一个媒体片,可相比之前看过的许多内容都沉重得多:核电站事故、记者的良知与责任、利益集团对媒体的控制、高层决策者的短视和视人命为粪土……看着片子的感觉是逐渐带入,跟着电影中人物的命运,我的神经不断地绷紧,对出现这样的结局感到悲愤和无可奈何。也终于明白一个...  (展开)
Maverick 2018-05-31 22:25:25

《核事故后》电影剧本

《核事故后》电影剧本 文/〔法〕迈克·格莱、托·塞·柯克 译/程骊 (1) 电视台。中午。 电视台的调控室,多台录像机上出现一个妇女的形象。她是女记者肯蓓莉·威尔斯。她的近景形象随着镜头的调整而变得清晰了。随即,镱头转换成沙滩上的几个裸女。调控室中传来电视新闻和技...  (展开)
我就是我 2009-07-26 21:26:19

社会让良知成为祸根

这是一部30年前的米国电影,也是一部我们这里30年后也很难拍出的电影。简方达、杰克莱蒙、迈克尔道格拉斯,三位人手两座小金人的Big Star,我相信他们在这部影片里倾注了足够的感情。 整件事情的起因有些出于偶然,简方达饰演的女记者和道格拉斯饰演的摄像师到核电站采访,遇到...  (展开)
千花君 2014-03-24 02:30:53

the struggle of marginalized individuals

The China Syndrome, directed by James Bridges, is an intriguing thriller that raises a question of how safe the nuclear power plants really are, one of the most unsettling questions of the 20th Century. While condemning the transparency and lack of respons...  (展开)
谨珍生命远傻比 2016-10-03 00:07:33

电影不好看内容很深刻

这片都超逻辑了。。。公路谋杀就开始这片就扯了。。。至于么。。。核电站的几个等级的人员绝对都是专业人士居然组队义无反顾的去灭正确的主角。。这个设定太扯了。。他们也都是领工资的而已怎么可能这么干为了点工资那自己和上百万人的命开玩笑???反恐警察就更扯了直接跟着...  (展开)
安托万-皮埃罗 2022-05-29 23:15:35

现代性的媒介综合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开头长达五分钟的演播室描绘,关于媒介生产切片式的展示。可以观摩到好莱坞一个清晰的创作序列:洞中王牌满城风雨、放大、凶线、热天午后、对话、窈窕淑男、真实人生、楚门秀、电视台风云、中国综合征、血腥星期天、克鲁特、录像带谋杀案、性谎言录像带、夺命凶铃、喜剧之...  (展开)
电影协会 2018-01-24 01:14:36

就因为这个结尾,我给了5星。

除了台词中有一句带到了“中国”,其他很中国完全没有关系,但是和世界大环境却息息相关。刚开始故事发展挺慢的,也是到了最后30分钟才渐入佳境,一直在想电影会以怎样的形式来结束,想了3个结局,但当最后的画面出来时,我惊呆了,结尾轻松但是充满力量、充满对社会的讽刺,也...  (展开)
耳木 2009-06-24 12:54:47

与名字无关的事

看完了还是不知道这和中国综合症什么关系,整部影片唯一扯到china的那句台词,也就是一旦核泄漏有可能会漏到中国(汗..)。Mike说这部影片没有在中国上映,难道它有什么隐喻?也许吧。不管怎样,只是单纯地被金伯利和杰克所感动。说reporter这个行业哪里打动了我,也许就正是当...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汤川影业 2017-05-17 22:19:23

会有这样的一封信说,我回来了

在中国的过去,会有这样的一封信,说,我回来了。它,在江春入旧年之日,随着归雁,去达洛阳边;它,在行客苦登临之时,双鲤诉尽,南北别离心;它,曾被佳人置于怀袖,字迹不朽;它,也被青鸟殷勤探看,此去蓬山。字斟句酌,道不完的是虔诚敬重的心意;白纸黑字,犹存的是长相...  (展开)

> 更多影评 10篇


讨论区   ·  ·  ·  ·  ·  ·

请问哪里可以看? 来自方睿 Rui 2 回应 2023-02-01 19:49:13
发一个 来自雀黑 2022-08-19 01:43:40
导演的地理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来自August 2 回应 2022-01-23 11:17:56
为啥叫中国综合征? 来自哇哦哦 7 回应 2022-01-23 11:15:51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4条)

关于《中国综合症》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中国综合症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