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孙文的日本人:梅屋庄吉与辛亥革命 ハイビジョン特集「孫文を支えた日本人~辛亥革命と梅屋庄吉~」 (2010)

导演: NHK
主演: 孙文 Yat-sen Sun / 梅屋莊吉
类型: 纪录片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 日语
上映日期: 2010-05-22(日本)
片长: 89分钟
5星
36.2%
4星
52.3%
3星
9.4%
2星
0.7%
1星
1.3%

支持孙文的日本人:梅屋庄吉与辛亥革命的短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热门 /   / 

2 小凿子 看过 2011-10-09 13:05:21

还蛮客观,特别是涉及中日交恶敏感的部分。日本国内兴亚亲中派和承袭列强作风的主战派都有各自想法的交代,看得出各派别间的博弈与挣扎。以单位个人的视角出发叙事,最大的好处就是去符号化,还原真实,和素来讲求细腻的霓虹泰普一脉相承。另,还原现场特拍的小短剧很好玩,文艺青年救世界的基调更好玩

2 戎州岛夷 看过 2021-03-08 13:57:03

1.NHK在上海世博期间拍摄的纪录片,07年左右开始的中日外交破冰造成的蜜月期已经接近尾声了。我没记错的话,那年刚好在国内在煽动反日风潮。2.“亚洲主义”这个选题对应当年时事可谓押韵的绝妙,但其实在国内很少人知道这些历史真相了。3.日本一大批大陆浪人为孙文出钱出力,山田良平甚至死在了惠州起义,而梅屋庄吉可谓孙文的铁哥们,前后出资1兆日元!3.孙文是一个充满个人魅力的人,长得帅,口才肯定也很好。几乎... 1.NHK在上海世博期间拍摄的纪录片,07年左右开始的中日外交破冰造成的蜜月期已经接近尾声了。我没记错的话,那年刚好在国内在煽动反日风潮。2.“亚洲主义”这个选题对应当年时事可谓押韵的绝妙,但其实在国内很少人知道这些历史真相了。3.日本一大批大陆浪人为孙文出钱出力,山田良平甚至死在了惠州起义,而梅屋庄吉可谓孙文的铁哥们,前后出资1兆日元!3.孙文是一个充满个人魅力的人,长得帅,口才肯定也很好。几乎当时合影的照片里面,不管有多少日本人和外国人,他永远都是站在C位。而且身边无处不在站着的大胡子宫崎滔天像是他的护卫。4.是犬养毅搭线,孙中山和黄兴两巨头合力成立同盟会(维基说是内田良平)。成立之后,同盟会大多半都是日本人。5.孙和宋在日本结婚,是梅屋做的媒。6.梅屋是日本电影的开创者之一,拍摄过南极探险和辛亥革命纪录片 (展开)

1 你骂谁是豆友呢 看过 2011-10-03 14:10:33

nhk拍的精品啊

0 biny 看过 2013-05-24 17:32:34

梅屋庄吉与孙文、亚洲主义者与近代中国

2 熊仔俠 看过 2011-07-04 21:42:12

蠻有水準的紀錄片。矢志不渝支持孫中山的梅屋莊吉還是日本早期的電影人,日活電影公司的創始人。PS:紀錄片裡頭收錄了幾部電影的片花,其中包括以白瀨中尉為首的日本南極考察隊珍貴錄像(佐藤忠男也對該紀錄片簡單評述)。

> 更多短评 52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支持孙文的日本人:梅屋庄吉与辛亥革命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戎州岛夷 2021-03-08 13:56:46

那些追随孙文的泛亚主义者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NHK在上海世博期间拍摄的纪录片,07年左右开始的中日外交破冰造成的蜜月期已经接近尾声了。我没记错的话,那年刚好在国内在煽动反日风潮。 2.“亚洲主义”这个选题对应当年时事可谓押韵的绝妙,但其实在国内很少人知道这些历史真相了。 3.日本一大批大陆浪人为孙文出钱出力,...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愛把那稿紙展開 2020-08-12 01:27:19

孙文与梅屋庄吉(亚洲主义者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梅屋庄吉,家境极殷实,年幼聪慧,获日商界巨人亲睐;少即远赴中国,因经济缘故滞留,与国人同工。热爱摄影,后于香港开设一照相馆,亲身目睹英人治下中国国民之悲惨状况,愿合中国志士之力对抗西方列强之恶势力。渐脱颖于香港日人群中,某日一留辫发之壮年来馆,此为其与孙文...  (展开)

> 更多影评 2篇


讨论区   ·  ·  ·  ·  ·  ·

乃们懂的 来自冰与火之歌 6 回应 2019-09-29 18:14:56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支持孙文的日本人:梅屋庄吉与辛亥革命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