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的影评 (966)

悠果 2012-02-29 16:13:52

不计代价的出走,还是守住内心修行

对于仍有梦想的人来说,《转山》一定是会触动灵魂的电影。 抛开一切电影技巧或叙事链条的不完美,它最强烈的撞击了理想主义者内心深处的那颗种子。 或许它们已经被尘俗生活掩映了太久,久得你几乎忘却了它们的存在。但在这样一部电影面前,悸动、觉醒、想要有所行动...  (展开)
松月牌小面包 2011-11-27 20:25:15

一无所有便能转过那座山

当快播上已经可以找到转山正片的时候,它已经差不多全线下映了。 大半个月前热映的时候,我特别想看,甚至做好了看完就写一篇关于自由与梦想的装逼影评的准备,观看计划终因种种原因不了了之。 不论想法和心情怎样变换,张书豪从始至终都带着一副“啊,怎么会这样”的...  (展开)
黎盼 2011-11-25 02:46:29

漫说《转山》:从单车进藏说起

确切来说,《转山》的故事并不是藏族真正意义上的转山,而是一段骑行滇藏线的故事,但这无关紧要,骑行这段路本来就是在迢迢山路间绕来绕去,说“转”山也不为过。 因为自己也是一名车友,车龄四年半,东南西北的长途曾跑过不少,去年独骑了青藏线,今年一个人边搭车边徒步刚...  (展开)
小毛驴0024 2011-11-10 22:15:24

菜鸟的入藏骑行

——先随便说说,以后有空详细描述个人观点。音乐还可以,剧本整体一般(我没有看过那本原书),台词中等偏差。有点浪费了题材。 一个入门菜鸟的入藏骑行——这个片子的长途骑行。 缺少一个技术指导?哪有这么骑车爬坡的,这样骑车2-3天就完蛋了,谁会这么傻地后面有个驮包还...  (展开)
康尽欢 2011-11-10 20:29:05

我们需要能面对自我脆弱的孤独——《转山》电影版创作笔记

我们需要能面对自我脆弱的孤独——《转山》电影版创作笔记 ——制片人采访记录 关于《转山》这样的自行车公路电影,我个人就有过一个类似的机会,十年前有一人说,他想骑自行车从成都骑到拉萨,他们想拍一个纪录片,想要找点钱。 我就问他们需要多少钱,是谁导演? 他说,就...  (展开)
晴天 2011-11-09 13:37:07

梦想,靠什么来支撑?

第一次独自去电影院,为了看一部不是名导、没有明星、没有情色等噱头的电影。 周末,影院仅安排了两场,一场上午、一场下午,我选择了上午场,因为半价。影院的人的确少,只有7个人。 书豪为了完成哥哥的梦想,所以决定骑车去拉萨,理由简单甚至可笑,为此女朋...  (展开)
方誓 2011-11-06 00:09:10

像吃了苍蝇一样,走出影厅。

川藏线上的骑行是一个苦行的过程,依靠着心中对西藏一种近似朝圣的心态忍受着巨大痛苦机械地前行,听闻着自己喘息的频率,看着无比宏伟的大山时,不论因何理由来的这里,必然会思考所未曾思考的问题。对我来说,我花了二十多天在这样的苦行中寻找自己真正的追求。这辈子一直在...  (展开)
Aray 2011-11-05 01:57:15

挑Bug

1. 3500买假身份证 应该是因为海外及港澳台公民需要进藏许可证,那玩意儿不好办,所以需要假证,但是在丽江青年旅社随便跟人聊聊,客栈老板之类的就会告诉你假证有多不靠谱。 2. 离开盐井送孩子上学 片中送孩子过的那座大吊桥到河对岸的学校,路线是反的。 另外,河对岸只要少...  (展开)
空锅 2011-10-16 18:32:56

我热爱生命,所以必须走出去--晓川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以下皆为零碎 打开笔盖又盖上,反复多少次都不知道怎么下笔 《转山》这本书看过半年多了,大部分东西都忘了,只记得旺霖这次骑行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同是作为一个骑行者,未免不为他感到不平。 可是苦难往往带来思考,觉醒者走向精神自杀,或者从此康复。旺霖是后者。 电影一...  (展开)
莲莲 2014-11-10 18:29:14

请别借着别人纯朴就蹭吃

有点文不对题啊。整部电影更像是骑行日记不像转山啊。 但是拍的还是不错的,能多出点西部的电影就好了。 看这片子让我想起一部外国片《摩托车日记》,一部公路电影。 看完这片子,年轻人也切不可像其中学习。 以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些年轻人学习“穷游”去西藏, 到人家藏民家...  (展开)
刘火东 2013-10-26 20:47:26

《你的青春都有些什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听到张书豪这个名字,首先想起的是《蓝色大门》里的张士豪。十七岁的他,对身边一个叫孟克柔的女孩说:我们留下什么,就会变成怎样的大人。于是青春就这样铺张开来,长大似乎是一瞬间的事。 相较而言,《转山》则显得更孤独。还在念大学的张书豪参加哥哥的葬礼,发现了...  (展开)
吃瓜仁波切 2013-09-06 20:15:20

人生的一站

一部典型的公路电影,结构和叙事简单,导演采取了片纪录片式的处理方式,因为西藏本就纯净,那里是如此的真实……电影本身并无过多称道的地方,这是一个人的自我救赎,当哥哥忽然去世,自闭的弟弟无法面对这个现实,因为哥哥如此优秀,似乎自己才是可有可无,为了完成哥哥的梦...  (展开)
姜天儿 2012-11-24 10:59:51

就像毒药一样。

最后看到晓川来的信,从第一句话就开始哭。。。一直哭到片子结束。 是不是有一天我也会走上这条路,我也会淋雨,会晕倒在路上,等待雪山冰激凌,喝青稞酒,吃奶茶,被狼吓得尿裤子.. 一切都充满了诱惑,像毒药一样。尼玛不行了又哭出来了。。。 ...  (展开)
白日梦小姐 2012-10-02 15:04:05

確實是我喜歡的風格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感想有n: 1.是我一直想做而沒敢做的事。想到高中時候傻乎乎準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準備玩個失蹤卻被發現了的窘迫。後來卻想幸好被發現了,否則就我準備的那點錢和物品還有我無與倫比的方曏感早就嘎屁在路上活不到現在了。不過,如果真的去了的話,也許我也不是現在的自己了。所...  (展开)
wuwei 2012-09-26 20:01:50

这样一片土地

正在看着《转山》,故事中依然有一个励志的主人公,经历重重困难,走入自己的梦想之地。然而…… 很少看《转山》这样的电影,看着看着,这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不是主人公追求梦想的力量,而是骑行过程中走过的路,接触的人等等。曾经有一个追求,就是尽可能多地走遍中国这片土...  (展开)
皮爷~ 2012-09-12 15:05:29

有些坚持 只有自己懂得 看《转山》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关于行走的话题越来越多, 或许我们到了思考的年纪 或许生活的平淡只是一种习惯 或许自我放逐和救赎的过程总要冠上形式上奉行的仪式才会更加顺理成章 无论怎样 现在的我们 终于慢慢的开始行走 ........... 09年7月的一天,一个朋友打电话来 告诉我他要北京了 从烟台骑着...  (展开)
Beat It. 2012-01-07 21:04:20

在路上

确实受到心灵的震撼。看到张书豪登上川藏线最高点,竟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曾经也怀有一个单车旅行的梦,真希望在年轻的时候能彻底为自己活一次。旅行的最妙之处不仅仅在于风景的瑰丽,抑或是文化的不同,而更应该是在旅行中找到自我。也许我没有能力骑到拉萨,但西藏必定是我毕...  (展开)
Fiona 2011-12-04 09:25:12

骑过的人都知道

骑过的人都知道 不会那样对待自己的车子 无论如何是不会摔自己的车的 不会有那么文艺的 因为很累 不会对下坡没有激情 因为上坡很难  (展开)
BWV八核 2011-11-06 20:56:34

最好的片是纪录片

刚看完,还是打了两星,就是这个感觉。 看前,有两个关键词“东京电影节”+“骑行” 作为骑行爱好者,自然是不愿意放过的电影。 第一次进证大8楼的VIP厅,悉数排放的大沙发,是带按摩功能,中间数次是继续调放沙发的按摩功能,当然我不是其中的唯一一个,中间有数人。 影片...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48 49 后页> (共966条)

订阅转山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