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 Letters Home (1986)

导演: 香特尔·阿克曼
编剧: Rose Leiman Goldemberg
主演: 柯拉莉·塞里格 / 德菲因·塞里格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86
片长: 104分钟
IMDb: tt0091401
5星
42.0%
4星
42.8%
3星
13.5%
2星
1.5%
1星
0.3%

家书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82 条 )

热门 /   / 

55 羣青 看过 2023-03-11 21:35:08 上海

如果平时号称关心妇女、饱览群书且是影展常客,连西尔维娅·普拉斯x香特尔·阿克曼都看不进去,不妨反省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想象得那么包容开阔,还是把这些当作装点自己精神门面的花瓶。都 2023 年了还在扯这一点都不电影,又开始抑止女性创作了咯?高清戏剧电影也是电影,戏剧的命也是命!

22 SH3056 看过 2023-03-11 18:01:34 上海

这片都看不进去真的不用看阿克曼了

25 赵八斗 看过 2023-08-04 20:49:39 北京

2023年8月4日,要是家书的豆瓣评分少了0.1分,都只能怪电影资料馆的空调坏了,而不能怪阿克曼的实验性表达。

21 TWY 看过 2021-06-06 19:52:00

三个关于母女的双重奏:台前是两位塞里格、文字是两位普拉斯、幕后是两个阿克曼;80年代的阿克曼是完全属于音乐与舞台的,简单的陈设也可用声音来弥补,塞里格侄女Coralie将普拉斯的信件以利刃般的声音读出(不同于阿克曼自己在《家乡的来信》中几乎被地铁淹没的声音),两位演员轻易切换的混沌视点也是一种“你中有我”,法语的“S”在耳边制造高频划痕;因此即便是最阴郁的话语也被赋予活力,这便是阿克曼/普拉斯生命... 三个关于母女的双重奏:台前是两位塞里格、文字是两位普拉斯、幕后是两个阿克曼;80年代的阿克曼是完全属于音乐与舞台的,简单的陈设也可用声音来弥补,塞里格侄女Coralie将普拉斯的信件以利刃般的声音读出(不同于阿克曼自己在《家乡的来信》中几乎被地铁淹没的声音),两位演员轻易切换的混沌视点也是一种“你中有我”,法语的“S”在耳边制造高频划痕;因此即便是最阴郁的话语也被赋予活力,这便是阿克曼/普拉斯生命力的究极矛盾,但在创作中,她们相信自己是快乐的。 (展开)

26 X 看过 2023-03-11 18:37:28 上海

母亲和女儿相互心系着对方,而这份感情也成为了痛苦,明知自己最绝望的时候只能想到母亲,却又担心自己成为她的负担,“我很好,真的很好,你看我就要功成名就了”“妈妈,我真的好累,好痛苦”“我不需要你的钱,你留着为自己养老吧”“我找到了世界上唯一可以与我匹敌的人”“我一定可以独立”,母亲的眼光和痛苦藏在说不出口的关心中,爱是辗转反侧,千钧之重,女人该如何走出反复重演的痛苦,为何连最亲爱的人都无法分担分毫,... 母亲和女儿相互心系着对方,而这份感情也成为了痛苦,明知自己最绝望的时候只能想到母亲,却又担心自己成为她的负担,“我很好,真的很好,你看我就要功成名就了”“妈妈,我真的好累,好痛苦”“我不需要你的钱,你留着为自己养老吧”“我找到了世界上唯一可以与我匹敌的人”“我一定可以独立”,母亲的眼光和痛苦藏在说不出口的关心中,爱是辗转反侧,千钧之重,女人该如何走出反复重演的痛苦,为何连最亲爱的人都无法分担分毫,“我再也不想对上帝讲话了”“我再也无法奉献爱了”,原来是上帝从来不爱女人。 (展开)

> 更多短评 382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家书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路米內 2023-05-14 09:17:17

镜中女孩:普拉斯 / 阿克曼

儿歌和打字机声停止,灰暗的房间里女孩不断地照镜子,突而她听见一串脚步声,惊恐地回头循着声音望去,又像做过坏事企图隐瞒那样很快地坐好,等待母亲的入场。 母亲坐定,在她的开场白中灯光逐渐亮起。当她说起女儿——她和女儿——“我们”负担不起长途电话费,她的声音就被打...  (展开)
小宝 2023-03-11 23:27:49

香特尔与普拉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合鸣

2023上海香特尔回顾展第三场。最喜欢的一部,看完后无法呼吸。选择挑这部看也是因为看过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我深深地吸口气,倾听心脏那相识已久的吹嘘。我活着,我活着,我活着。”小说这一段简直就是普拉斯一生跟自我、跟生活、跟世界的挣扎与抵抗的写照。电影...  (展开)
2025-02-16 09:53:25

脸贴脸与最遥远的距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BFI 一方面非母语者看的疲惫,不光是因为需要关注字幕,而本身文字又是以法语转译,感觉其中的文学性离我更远了,另一方面我本身也是不太喜欢这种信件文字结合角色情绪表演的形式,可能更喜欢《家乡的消息》那种理性与感性交织的感觉。影片最吸引人的肯定是空间的塑造,因为...  (展开)
不分北南 2023-08-05 00:07:34

私人共鸣体验(短评为思考)

电影结束,影院关灯,我也从观众席的黑暗中回到自己的阴影里。从希尔维亚的文字里,从香特尔的影像里,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动,这种感动没有虚无那么深沉,更多是过往的回忆时不时入镜,将观影变成属于我自己的二次创作。 我身上爬满了沉积的褐红色,第一次是觉得在水里血的...  (展开)
angry baby🌈 2023-03-11 21:09:26

短评写不下了,一则简短的观影印象,发到这里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接近成为博学而完美的人,做一个“想成为上帝”的女性,原来这些都可以是属于女性的愿望,尽管达成完美是不可能的,但Akerman塑造出的普拉斯,让我看到一个与想象中不那么相同的普拉斯,她渴望自由,热爱生活,同时又对家人满怀深情,是一个罕见的充满冲动和野心的女诗人,直到...  (展开)
夏天柚子^^ 2023-03-11 20:37:01

结尾

"As of today – I have decided to keep a diary again – just a place where I can write my thoughts and opinions when I have a moment. Somehow I have to keep and hold the rapture of being 17. Every day is so precious. I feel so sad of all this time melting f...  (展开)
金草乙IV 2023-08-04 22:36:34

(短评写不下

电影改编戏剧,没有特别出彩的改编方式,简单的房间布景、几摞书籍、一张椅子、一床被子(看起来很柔软很好睡),两个表演超级、超级、超级好的演员。 听着希尔对自己少女时代时的阅读、写作、上课和约会的讲述,一声一声我最爱的妈妈,我干涸许久的幻想又重新涌入了甘泉,和她...  (展开)
我们在一九八四 2023-05-24 20:06:03

美中不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片台前幕后呈现出的母女关系非常有趣,比如台前演员——塞里格姑侄(姑姑侄女也算母女关系),台前角色——普拉斯母女,幕后阿克曼母女!这三对母女里至少有一对母女关系非常融洽,那就是阿克曼母女,娜塔莉阿克曼呵护着女儿香特尔阿克曼的电影梦,为她挡下集中营悲惨的记忆...  (展开)
Amateur L 2023-08-13 23:23:17

一曲循环的悲歌

▎Einstein on the Beach和结构性 《家书》这种对话形式或许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可以对照,1976年Einstein on the Beach。一直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看完这部剧,不过论先锋程度,纯以音乐(或声音)推进情节对舞台表演来说在80年代可能为时尚早。如果是CD版本甚至有左右分开的声道;...  (展开)
洛洛子 2023-08-05 00:05:42

只谈情节与感染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为一个对香特尔•阿克曼和Sylvia Plath没有足够了解的观众,我仍能从这部电影中获得无需知识铺垫的纯粹情感感召,在母女的家书中感受到女性与作家身份交缠下普拉斯的挣扎。 尽管女性本不应该与职业身份有冲突,但任何时代的现实境况下,女性的职业身份首先会受到生育与家庭...  (展开)

> 更多影评 10篇


讨论区   ·  ·  ·  ·  ·  ·

求 结尾处法语字幕 来自莫瓦 2024-04-17 16:09:27
阿克曼的别错过,指路! 来自电影基石 1 回应 2024-01-31 00:56:20
转让 来自matchbox 2023-03-09 11:14:29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4条)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家书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