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Конференция (2020)

导演: 伊万·特韦尔多夫斯基
编剧: 伊万·特韦尔多夫斯基
主演: 菲利普·阿德耶夫 / 娜塔莉亚·帕夫伦科娃 / 扬·察普尼克 / 娜塔莉亚·巴特拉克 / 亚历山大·塞梅切夫 / Olga Lapshina / 安娜·思卢 / 玛丽娜·祖巴诺娃 / 亚历山德·兹拉托波尔斯基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 爱沙尼亚 / 英国 / 意大利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2020-09-02(威尼斯电影节)
片长: 129分钟
又名: The Conference / Konferentsiya
IMDb: tt11258824
5星
12.8%
4星
44.2%
3星
35.5%
2星
5.8%
1星
1.7%

会议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会议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50 条 )

热门 /  最新 / 

6 雪球 看过 2021-09-15 17:40:52

#BJIFF2021主竞赛单元#完成度很高,通过隐喻象征的设置完成了对遗忘痛苦命题的言说,影片刻意放缓的节奏与主人公执拗的性格契合一体。因为主人公的执拗,使得我看的时候也不禁思考起了这个问题,17年不断地再现现场,让我也不禁质疑起是否每年都有话可以言说,可能对导演来说,这种西西弗斯式的重复正是这种意义所在吧。

3 一只麦麦 看过 2021-03-07 22:30:11

以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为背景,故事发生在恐袭17年后,主角是一名曾在恐袭事件中失去儿子的修女,她每年都执拗地从外地的修道院回到当年的剧院,举办一场纪念夜活动,但是来参加纪念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她的女儿也十分不理解她。从第40分钟开始,电影完整地展现了纪念活动的内容,每个前来参加纪念的人事无巨细地回忆和讲述当年恐袭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讲述占用影片时长整整一小时。后因剧院保安不停催促甚至报警,修女被警察带... 以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为背景,故事发生在恐袭17年后,主角是一名曾在恐袭事件中失去儿子的修女,她每年都执拗地从外地的修道院回到当年的剧院,举办一场纪念夜活动,但是来参加纪念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她的女儿也十分不理解她。从第40分钟开始,电影完整地展现了纪念活动的内容,每个前来参加纪念的人事无巨细地回忆和讲述当年恐袭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讲述占用影片时长整整一小时。后因剧院保安不停催促甚至报警,修女被警察带走,她才不得不中止活动。某种意义上,她的执念也让她自己变成了“绑匪”,劫持了其他所有人。用了很多长达数分钟、内容单调的固定长镜头,绝大部分情节都靠人物对白而非行为动作驱动。 (展开)

9 胤祥 看过 2020-12-19 16:47:24

77th威尼斯-威尼斯日→30th科特布斯最佳影片。今年威尼斯日的片子都快看全了也真是没想到(11部长片已经看了7部了)。还是更喜欢导演第二部[动物学]。影片聚焦2002年车臣武装分子在歌剧院劫持人质事件的后遗症,17年后的纪念仪式(预定场地时活动性质只能选“会议”,也是本片片名来历)。导演显然借助了屠犹电影的思想资源(拒绝“再现”而是采用“言说”),用充气假人来营造“在场的缺席”是个妙招;而纪念... 77th威尼斯-威尼斯日→30th科特布斯最佳影片。今年威尼斯日的片子都快看全了也真是没想到(11部长片已经看了7部了)。还是更喜欢导演第二部[动物学]。影片聚焦2002年车臣武装分子在歌剧院劫持人质事件的后遗症,17年后的纪念仪式(预定场地时活动性质只能选“会议”,也是本片片名来历)。导演显然借助了屠犹电影的思想资源(拒绝“再现”而是采用“言说”),用充气假人来营造“在场的缺席”是个妙招;而纪念仪式(会议)本身又在一定程度上“restage”了劫持事件本身,就形式和方法而言还是相当之有想法的。不过一来影片最具张力的地方不是来自电影而是来自戏剧(当然视听处理还是不错的),二来“拒绝遗忘”回避了不可言说的部分:绝大部分死者死于营救行动中使用的麻醉剂(要真拍了导演也该上黑名单了),使得文本表层的冲突完全落空了。 (展开)

2 五加皮 看过 2021-02-09 11:11:23

“明明昨天发生的事,今天就已经不记得了。”那场以“会议”为名的纪念像什么呢?就像****house的某个room,只有寥寥几个愿意面对过去的人在场,那些无法面对的人缺席或提前离去,moderator把话筒交给所有人,每个人用记忆和细节拼凑出事件的全貌。“为什么灾难一次又一次地发生?——那是因为我们被恐惧束缚,我们什么也没说。”于是我们忘记讲述的力量,失去言说的勇气。

0 西楼尘 看过 2021-10-07 23:48:06

借剧院时要填写的用途里没有悼念晚会的选项,健忘的人类根本不会记得昨天的灾难。也许正是人们的懦弱才让罪恶如影随形,但当成为人质时竟然并不恐惧。只是在更衣室桌子下的特殊时刻,确信了蝙蝠侠真的不会来。修女让幸存者困在会议里,再次成为历史的人质,也成全自己能活在被愧疚永生折磨的炼狱深渊。

> 更多短评 150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会议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Asaaaa 2021-10-08 20:31:26

一点想法记录

这部电影感觉真的好长好长,最开始清洁工用吸尘器打扫的片段就好几分钟,看着好痛苦。追悼会的部分有点无聊,众人讲述案件细节,但是对于观众来说就是拼凑不起来的碎片,就没什么理由看下去,看得快要睡着。除了追悼会,其他部分的情节其实也没讲清楚,理解不了修女跟她女儿之...  (展开)
Fuckery 2021-09-21 15:08:47

我们究竟要怎样面对痛苦的回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十七年前的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切入,以一个修女的视角来展开叙述,修女是当时的人质之一,但她后来趁着上厕所的时候逃跑了。因此她就认为自己有一种罪恶感,一种抛弃了剧院里其他人(包括自己的儿子,丈夫,女儿)的罪恶感。 她每年举行“追悼会”,看似像是追悼那些在这场事...  (展开)

> 更多影评 2篇


讨论区   ·  ·  ·  ·  ·  ·

合理的自救方案? 来自袋底洞48号 2021-09-24 21:14:05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会议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