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石 (1976)

导演: 石一夫
编剧: 曹硕龙 / 李保元
主演: 胡静 / 于中义 / 郭书田 / 曹翠芬 / 李百万 / 常文治 / 王宝善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76-05-01(中国大陆)
片长: 98分钟
5星
34.4%
4星
29.3%
3星
24.8%
2星
8.3%
1星
3.2%

牛角石的短评 · · · · · · ( 全部 60 条 )

热门 /  最新 / 

59 幽深邃 看过 2019-08-07 17:28:09

这真是历史的预言,可惜这个片上映时,已经进入文革尾声,社会已经没有对这一问题深入讨论的机会,就匆匆忙忙分田单干了。然而,值得深思的是,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究竟是机械化规模经济还是小农经济?离开了集体经济,农村党组织必然疲软,这个权力真空必然由地方豪强甚至黑恶势力来填补,这样的农村怎能不凋敝呢?

10 你读书少♂ 看过 2021-12-05 07:48:21

别的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至少我身边老一辈的农民包产到户的时候,高兴的快飞起来了,一听说再也不用吃大锅饭了,他们太高兴,而且只要一谈到那个年代没有一个怀念那个年代的,我奶奶15岁的时候父母双双饿死,带着妹妹去讨饭,就是那个年代,除了网上的那些00后在b站刷了两个视频,就觉得自己懂马克思主义的,脱离人民群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去问一问老一辈的农民他们当年是怎么看那个年代的不就行了吗?再过个几年,那... 别的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至少我身边老一辈的农民包产到户的时候,高兴的快飞起来了,一听说再也不用吃大锅饭了,他们太高兴,而且只要一谈到那个年代没有一个怀念那个年代的,我奶奶15岁的时候父母双双饿死,带着妹妹去讨饭,就是那个年代,除了网上的那些00后在b站刷了两个视频,就觉得自己懂马克思主义的,脱离人民群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去问一问老一辈的农民他们当年是怎么看那个年代的不就行了吗?再过个几年,那一代的农民基本上都死光了,也就不会有人有第一手的记忆了 (展开)

22 斜月半窗 看过 2023-01-03 21:37:51 云南

说村里听到包产到户欢天喜地的,你tm问过几个村经过那时代的老人?搞笑!修正主义走资派就是从包产到户开始全盘私化的,六个钱包买不起一套房,996、770就是这条路线的丰硕果实

7 万古忠义李秀成 看过 2022-05-27 00:15:46

我已经对文革后期的样板戏套路无感了,不过这个电影的手法还是有一些的,最后的天降正义在之前运麦种的时候就做了伏笔,就超过了一大批当时赶制的电影,不过在30分甩出了黑修养,就不如小凉河直接点名过瘾。35分,检讨都是假检讨。1小时16,带头的人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靠我们自己,这句话其实很真实,没有发动群众的经历肯定写不出来这种话。

16 轻烟一点淡淡愁· 看过 2018-11-24 18:57:43

现在看看,回顾一下历史,走集体道路的少数几个乡村都实现了共同致富,而且多种产业雄冠当地经济!如果不包产到户,农业会早几十年实现机械化,农村也会早几十年实现城镇化;而包产到户造成目前乡村一盘散沙,各自为战,自私自利!最重要的是先富不会带后富,并会逐步拉大贫富差距!

> 更多短评 60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牛角石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骡马人 2011-04-24 00:48:46

两本书,两条路线

这部电影里共出现两个文本:毛泽东《组织起来》和刘少奇《论党员的修养》。 小岗村的1978年分社完全不是新现象:就像电影里1962年所问的,退社的新精神新在哪里?事实上,1955年中国就有大规模退社风波。 人民公社现在仿佛成了笑话,因为它是真正新的东西。 这也就是所谓的...  (展开)
迎风不低头 2024-05-04 23:16:12

关于历史与当下,一点个人心得

“包产到户”并不是新鲜的东西,事实上,中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一直就是“包产到户”,已经为此提供了失败案例。 除了刚开始,短期内能调动一定的积极性,提高一些农业产量,长期来看,小农经济无法集中人力物力去完善农业的基础设施,一定会极大地阻碍农业的发展,这也一定是...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玉昆 2023-07-10 09:47:33

首次强推大包干失败的原因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50年代中国农村实现合作化和集体化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农村合作化的发展一度出现贪求一大二公的冒进,许多地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严重挫折,不得不退回以村队为基础的生产单位。到1962年前后,“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农村一些地方开始推行“三自一包”,在取得一定效果...  (展开)

> 更多影评 3篇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牛角石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