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后 After Yang (2021)

导演: 郭共达
编剧: 郭共达 / 亚历山大·温斯坦
主演: 科林·法瑞尔 / 朱迪·特纳-史密斯 / 曾晶莹 / 贾斯汀·闵 / 奥拉·卡西迪 / 里特奇·科斯特 / 萨莉塔·乔德霍里 / 小克利夫顿·克林斯 / Ava DeMary / Adeline Kerns / Ansley Kerns / 海莉·露·理查森 / 王李 / 布瑞特·迪尔 / 伊芙·林德利 / 娜娜·门萨 / 黛博拉·海德瓦尔 / 泰勒·奥特加
类型: 剧情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1-07-08(戛纳电影节) / 2022-03-04(美国)
片长: 95分钟
又名: 向杨说再见
IMDb: tt8633464
5星
19.4%
4星
42.8%
3星
31.8%
2星
4.8%
1星
1.3%

杨之后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杨之后的短评 · · · · · · ( 全部 8874 条 )

热门 /   / 

228 不留痕迹 看过 2022-03-06 23:21:46

有种特德姜的味道,披着科幻的外衣,用伤感抒情的方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关于过去也关于未来。原来你不只是我们的一员,我们才是你的家人,而你属于更多人。盛夏的果实很惊喜,那一刻我们眼前也浮现起不少以前珍贵的片段。

339 晚不安 看过 2022-03-07 00:55:09

太喜欢了,《降临》后最打动我的科幻片,但特效量其实非常少。在老生常谈的机器人题材里找到了一个小而美的切口,不谈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或受到的压迫,而是不疾不徐地拆解家庭和生命的意涵,诉说记忆和情感的珍贵。《在哥伦布》之后,郭共达建筑电影的方法更加笃定和精细了,记忆宫殿如星河璀璨,可记忆本身却不过是一支支短暂的视频片段。对声音的勾勒更让我惊艳:记忆的短路导致细碎的重复,带来逻辑重音和情绪的微妙区别,那种... 太喜欢了,《降临》后最打动我的科幻片,但特效量其实非常少。在老生常谈的机器人题材里找到了一个小而美的切口,不谈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或受到的压迫,而是不疾不徐地拆解家庭和生命的意涵,诉说记忆和情感的珍贵。《在哥伦布》之后,郭共达建筑电影的方法更加笃定和精细了,记忆宫殿如星河璀璨,可记忆本身却不过是一支支短暂的视频片段。对声音的勾勒更让我惊艳:记忆的短路导致细碎的重复,带来逻辑重音和情绪的微妙区别,那种感觉难以言表,就像你无法描述茶的滋味。大提琴版《盛夏的果实》响起,或许是我一厢情愿,许多回忆在颅内炸开,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小女孩说,“我想你了,哥哥”,我想起二十年前,有一个小男孩在葬礼上说,“婆婆,我好想你……我觉得,我也老了。” (展开)

236 烤芬 看过 2022-03-24 06:48:33

建议a24出一些家具catalogue。

220 夏目 看过 2022-03-08 23:41:05

杨记住了什么呢,女孩的侧脸,漂浮的茶叶,午后打在室内的光,妈妈抱着孩子的宁静,人类的解读并不重要,是消逝重构出了生活。

147 一匹马赛克 看过 2022-03-06 12:48:33

一篇家庭科幻散文。非常A24出品的风格,另类小众独立思辨,神秘寂寥暗流涌动。不错的影像质感和优秀的演员让本来PPT般的片段有了良好的统一性。伴随着科林法瑞尔对杨记忆的不断追踪,本以为会有更冲击情感的剧情,结果依旧落在了一个更大的命题上,导致结尾共情上有点空中楼阁,以至于片子更像是一个影像论文而不是一个真正鲜活的故事。

> 更多短评 8874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杨之后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19 条 )

晚不安 2022-04-29 15:29:20

追寻记忆与情感的旅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正式踏足影视创作道路之前,作为最出色的视频论文作者之一,郭共达精于寻找和锚定电影中的基本元素或常用技巧,从而通过一支支短片迅速提炼作者导演的风格。这些短小精悍的剪辑实践,已然将他对电影的细致观察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无怪乎在长片首作《在哥伦布》中,这位新...  (展开)
被动的观众 2022-03-23 23:43:01

戛纳国际电影节《杨之后》Press Kit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深焦DeepFocus Before Yang: Adapting the Screenplay “杨”之前:从故事到银幕 导演郭共达对沃克·珀西的小说《看电影的人》里的一段话久久不忘。“只要没有淹没在自己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中,人人都会进行自省。认识到自省就是要有所知。一无所知就会陷入绝望...  (展开)
我就不 2022-07-27 20:58:06

原著与电影的几处对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电影,觉得镜头和情绪韵味十足,但总觉得故事上像是吃了一盘 edamame——精心摆过盘,貌似有点味道,但完全没吃饱。 得知剧本是郭共达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 After Yang,原作者 Alexander Weinstein,遂找来原著对比一番。读完才看出来郭共达都加了什么,去了什么,摘几条供...  (展开)
zun 2022-03-20 23:12:14

回忆里寂寞的香气

一.“他者”——杨之死 当一家人亲密地依偎在一起,杨是手持相机,站在画外的那一个,这一刻,他犹豫了。虽然朝夕相伴了很多年,杨终于再次刻骨地意识到他是这个三口之家的“他者”。 这一点,从男女主人Jake与Kyra私下谈论起杨的,都是关于他的功能特性里,得到佐证,也从Jake...  (展开)
纸躯 2022-03-07 09:59:44

这个故事不是非要是“chinese“

前半段我中断了好几次,觉得心酸,很难看下去。 当韩国脸的“中国Yang"跟他的(疑似)日本名偶尔穿浴衣的妹妹Mika讲古代“嫁接“技术,it hurts, in a very strange way。 当他们研究Yang,拆解他,授权维修点,路边摊,科学研究院的人说起关于他的种种猜测,我心里已经悄悄打...  (展开)
小宁波 2022-03-20 16:12:12

东方哲思包裹下的认知觉醒

近些年接触不少亚裔导演,像是赵婷、李·伊萨克·郑。也接触不少含有东方元素的影片,像是陈冲主演的《意》,王颖的《喜福会》。在华语影迷圈,这样的作品总能引起关注,我们始终在探索民族电影的拓宽与融合,期望能相逢一部令人会心的作品,开凿出东方文化渗透世界的另一条路...  (展开)
薯本华 2022-04-07 17:12:06

《杨之后》中的美学政治

阅读原文 不可避免将郭共达的新片《杨之后》和他的前作《在哥伦布》相比较,二者的差异掩藏了统一其间的观念。《杨之后》是一部科幻电影,它设定在一个模糊的未来时间,地点不明,似乎在美国;主角是一个仿生人,或称“科技智人”;《在哥伦布》郭共达2017年拍摄的第一部故事长...  (展开)
看电影看到死 2022-04-29 13:02:05

用科幻片致敬小津安二郎,余味无穷

在正式踏足影视创作这条道路之前,作为当下最出色的视频论文作者之一,郭共达精于寻找和锚定经典电影中的基本元素或常用技巧,从而通过一支支论文式短片迅速提炼作者导演的风格。这些短小精悍的剪辑实践,已然将他对电影的细致观察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无怪乎在长片首作《在...  (展开)
抛开书本 2022-04-13 20:36:42

韩式力量!席卷全球

2022年注定将载入戛纳历史,日前通过无记名投票,德国人艾丽丝·诺布洛赫将在2022年7月1日接替皮埃尔·莱斯库尔成为戛纳电影节下一任主席,任期3年。 从而戛纳将迎来第一位女性主席。 现年76岁的皮埃尔·莱斯库尔是在2015年接替吉尔·雅各布成为戛纳电影节主席的。艾丽丝·诺布...  (展开)
李轩任 2022-06-13 11:39:58

男女主回看杨记忆时,重复的话语是为什么

整部电影,其实都是在对记忆的探讨。 首先问自己,你自己的童年记忆。 其实就和杨一样,都是一些图片,画面。 然后我们再按现在的“常识”去解读画面。 因为我们的“内存”和杨一样,都会满,都会需要去压缩。 引用一下: https://www.jianshu.com/p/37083a447e14 回忆是对已发...  (展开)

> 更多影评 119篇


讨论区   ·  ·  ·  ·  ·  ·

二手物品竟然不清空缓存 来自lin 1 回应 2025-04-27 01:41:20
1小时24分时,杰克和艾达走在森林中谈论杨,怎么艾... 来自某某某 8 回应 2025-04-27 01:34:45
与中国何干? 来自CARSON 8 回应 2025-04-27 01:31:34
杨之死? 来自chuandixiaoxi 2 回应 2025-04-27 01:27:05
杨的女朋友和女朋友的曾祖母? 来自ZOE 2 回应 2025-04-27 01:25:03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51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杨之后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