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冢 ផ្នូរគ្មានឈ្មោះ (2018)

导演: 潘礼德
编剧: 潘礼德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柬埔寨
语言: 高棉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2018-08-29(威尼斯电影节)
片长: 115分钟
又名: 无名孤冢(港) / Graves Without a Name / Les tombeaux sans noms
IMDb: tt8790662
暂无评分

无名冢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无名冢的短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热门 /  最新 / 

0 饮歌 看过 2018-08-23 22:52:33

形式感很重,也许是为了那些无处安放的灵魂而特意为之。凄凉的吊唁,幽怨的鸦鸣,喃喃的诵经,沧桑的老妪...每一帧画面都精美却充斥悲伤,兴许只有这份仪式感才能承载终不能回溯的历史,和那些黑白照片背后的悲恸。

0 刘浪 看过 2019-03-31 00:22:46

拍电影大概也是潘礼德的某种自疗方式,在不断重现赤柬管制的噩梦现场同时,也在不断与记忆中的家人重逢;一个真能从历史中脱身的人又怎会执念于要在万人骨堆中寻到家人的残骸呢。有趣的是,影片中的寻尸仪式要用植物、米饭、泥土重做模型,将消逝的世界复现,再在模型中作法,这跟电影的摄制流程何其相似。其中的航拍镜头,犹如是导演自身死掉的那一部分漂浮了起来,在堆积尸骨的田地上空独自寻觅,实在有些动人。

1 全村希望棕刺猬 看过 2018-09-03 21:33:36

本届威尼斯我看的电影里退场率最高的,开篇仪式感很重,基调很压抑。红色高棉的恐怖历史,西方人爱看,导演就爱拍,本质上也是消费一个国家的苦难罢了…

0 S 看过 2018-09-05 06:17:43

5/10 At Nugget. Rithy Panh tribute

1 凯撒不爱我 看过 2019-04-08 16:02:06

#HKIFF# 延续了《残缺影像》的木雕人偶和搬演,但这次并没有很奏效。视觉元素太少,重复而让人疲惫,内容上来讲,比起过去的作品也没有增加任何信息量。

> 更多短评 7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无名冢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csh 2019-01-03 12:39:45

威尼斯电影节影评:私人的历史【译】

作者:Clarence Tsui (The Hollywood Reporter)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在以《法国,我们的祖国》(2015)和《放逐》(2016)涉足政治题材之后,潘礼德重拾了他在2013年的奥斯卡提名纪录片《残缺影像》中探讨的东西。不过这一次,他采取的是一种更为私密的方式。在二十...  (展开)
maiku 8 2018-09-02 14:38:16

游魂之冢

在潘礼德工作室看的内部放映,内在精神上还是承袭之前S21与红色高棉题材,逐渐婉转地游离在素材记录和直接电影之间的两重性,仪式感相比前几部愈发重了,装置性相比《放逐》有所弱化 因为亲身经历继而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事件的形态/对导演来讲,“approach”永远比“descriptio...  (展开)

> 更多影评 2篇


讨论区   ·  ·  ·  ·  ·  ·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0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无名冢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