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有轨电车 A Tramway In Jerusalem (2018)
导演: 阿莫斯·吉泰
编剧: 阿莫斯·吉泰 / Marie-Jose Sanselme
主演: 马修·阿马立克 / 雅艾尔·阿贝卡西斯 / 拉米斯·阿马尔 / 李伦·勒夫 / 皮坡·戴尔波诺 / Hana Laslo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以色列 / 法国
语言: 希伯来语 / 阿拉伯语 / 法语 / 意大利语 / 意第绪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2018-09-03(威尼斯电影节) / 2019-01-03(以色列)
片长: 94分钟
又名: Un Tramway A Jerusalem
IMDb: tt8896640
编剧: 阿莫斯·吉泰 / Marie-Jose Sanselme
主演: 马修·阿马立克 / 雅艾尔·阿贝卡西斯 / 拉米斯·阿马尔 / 李伦·勒夫 / 皮坡·戴尔波诺 / Hana Laslo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以色列 / 法国
语言: 希伯来语 / 阿拉伯语 / 法语 / 意大利语 / 意第绪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2018-09-03(威尼斯电影节) / 2019-01-03(以色列)
片长: 94分钟
又名: Un Tramway A Jerusalem
IMDb: tt8896640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耶路撒冷有轨电车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耶路撒冷有轨电车上的众生相
耶路撒冷有轨电车上的众生相。电影没有主角,记录了不同时间里发生在不同乘客身上的细碎小事,“乘客”亦不仅仅局限于以色列人,还有德国人,法国人,巴勒斯坦人,俄罗斯人,美国人等等。他们或失落于爱情,或讨论宗教与哲学,或朗读诗歌;有误解争吵,有独坐思索,有啼笑皆非...
(展开)
> 更多影评 1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远鉴字幕组/分派电影资源已更新汇总 (分派电影)
- 高码1080p 内嵌繁体中字(115 (尹恩惠)
- 2019《电影手册》法国已定档 (深焦DeepFocus)
- 【CineTouch-小众电影】 (罗宾汉)
- 循环 Replay 电影列表 (若汐)
订阅耶路撒冷有轨电车的评论:
feed: rss 2.0
耶路撒冷有轨电车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2 有用 若汐 看过 2018-11-23 18:53:36
7分。像是短片合辑,发生在多元多事的耶路撒冷的有轨电车上。政治、宗教、爱情、哲学、诗歌、音乐……在这里上演着冲突与融合。11/23/2018
1 有用 デブリ 看过 2018-11-22 13:23:29
城市轨道交通人类学。小品成篇说不上高明,但我觉得这才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以色列电影。
2 有用 成富贵 看过 2020-09-18 23:52:43
去拍耶路撒冷太难了,不像东京、纽约或者巴黎,这座城市的历史是三千年,是宗教圣祉,种族冲突的发生地,犹太人的避难所,并被西方的现代文明迅速归化,把拍摄的空间限定于一列有轨电车,视觉的表达都是明显的言无不尽。有人说唱,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欺辱是恃强凌弱的最好的素材;有人拉琴,小提琴的凄清亦不足以言说城市的疮痛;要有诗歌,“自从世界开始腐烂,我就躲在灰暗的地下室”。所有人都是贝都因人式的游牧民族,国籍... 去拍耶路撒冷太难了,不像东京、纽约或者巴黎,这座城市的历史是三千年,是宗教圣祉,种族冲突的发生地,犹太人的避难所,并被西方的现代文明迅速归化,把拍摄的空间限定于一列有轨电车,视觉的表达都是明显的言无不尽。有人说唱,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欺辱是恃强凌弱的最好的素材;有人拉琴,小提琴的凄清亦不足以言说城市的疮痛;要有诗歌,“自从世界开始腐烂,我就躲在灰暗的地下室”。所有人都是贝都因人式的游牧民族,国籍认同模糊,持荷兰护照却同时是俄罗斯人、波兰人和德国人,可被驱逐的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却背负种族的原罪,被查身份证,被按倒在地,哪怕手无寸铁。很可笑,以色列原本是去庇护一个种族,却将另一个种族踩在脚下。“如果高喊自由万岁,却毫不谦逊,喊出的自由万岁是不算数的。”耶路撒冷是自由对世界带血带泪的控告。 (展开)
0 有用 丹妮姑娘 看过 2019-03-28 08:57:41
耶路撒冷有轨电车上的众生相。电影没有主角,记录了不同时间里发生在不同乘客身上的细碎小事,“乘客”亦不仅仅局限于以色列人,还有德国人,法国人,巴勒斯坦人,俄罗斯人,美国人等等。他们或失落于爱情,或讨论宗教与哲学,或朗读诗歌;有误解争吵,有独坐思索,有啼笑皆非,也有爱与温暖。 我很喜欢这样的众生相。有轨电车似乎意味着“等待”,等待目的地,因此在车上的时间显得更加虚无缥缈。在有轨电车上的时间在许多人看... 耶路撒冷有轨电车上的众生相。电影没有主角,记录了不同时间里发生在不同乘客身上的细碎小事,“乘客”亦不仅仅局限于以色列人,还有德国人,法国人,巴勒斯坦人,俄罗斯人,美国人等等。他们或失落于爱情,或讨论宗教与哲学,或朗读诗歌;有误解争吵,有独坐思索,有啼笑皆非,也有爱与温暖。 我很喜欢这样的众生相。有轨电车似乎意味着“等待”,等待目的地,因此在车上的时间显得更加虚无缥缈。在有轨电车上的时间在许多人看来或许是虚空无效的,而这部电影恰好记录下这样的“虚空”,却也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在这样的独处里(也可能与友人一起),你会做什么呢? 可以说是人类学领域的经典影视作品了。我平时乘地铁的时候很喜欢观察人群,喜欢看他们在不经意的时候,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会如何自处,因此也无比喜欢这部电影。 (展开)
0 有用 Konec 看过 2019-04-25 03:33:18
Gitai灵动而广博的学者气质使得这部电影很容易地达成了举重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