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 第二季的剧评 (63)

2018-06-11 19:10:03

notes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1、大家相信书本、教条,不太肯相信自己的眼睛。 2、规范永远在期待天才的偏离,因为任何规范不可能包容千差万别的真实。少数遵守规范的沙龙画作品,成为历史的注脚,印象派的陪客。 3、巴比松画派是印象派的先驱,像是诗歌与欢唱的区别。 4、随着工业社会的来临,柯罗和米勒成...  (展开)
fymo 2018-04-01 10:58:56

迎向绘画消逝的年代-写在《局部》2前面

在《局部》第二季发布会上,陈丹青再次提出绘画已经过时,今天是谈论画的时代。他说,拍《局部》本就是给不画画的人看的,让人们有点谈资可以装B。在他看来,装B就是装文雅,没什么不好。 我问过学摄影的朋友,他们仍需要学习绘画。从达盖尔银法出现以来,随着摄影被渐渐称为艺...  (展开)
麦昆 2018-06-06 15:19:28

有那么点尴尬

看了近几期的《局部》第二季感觉深度明显不如第一季,陈老师把空间放在大都会,主题选择规范与偏离,每一集或古或今或中或外,都有一个切入的点。但讲来讲去多是些上网能查到的陈年旧讯,或早已定论的公案。新鲜个性的东西少。我以为能不能把问题说得通透还是要和积淀有关,比...  (展开)
Blue Glue 2020-02-23 21:50:19

《局部》第二季笔记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集《曼哈顿第五大道》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埃及神庙馆、中国庭院 叙利亚房间 华莱士夫人 承诺永久供应大都会美术馆的四束花 第二集《规范与偏离》 偏离规范的写作是好的写作 古代艺术的不自觉、半自觉的偏离 卡拉瓦乔用市井屠夫做模特画宗教题材,不美化 偏离十五世纪以来形...  (展开)
Nanso4 2018-04-11 13:13:28

大都会是“你的大学”,这让人很嫉妒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千呼万唤始出来,距离《局部》第一季的播出一晃已经三年了。 上月底在看理想活动现场,参加《局部2》发布会的时候,一向犀利的丹青老师带着有点怯的口吻,对着台下的年轻人说,不知道这一季做的怎么样,心里没底,但无论好坏,请大家给个反馈。那么在节目上线的第一天,就在这...  (展开)
小王子 2023-12-30 23:12:35

观看笔记(自留)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学校的音乐课本封面上是一幅很抽象的画,像是一堆线条和一些色块胡乱组合堆积在一起,隐约能看出来是三个人,后来长大之后才知道那是毕加索的名画《三个音乐家》,不知道现在孩子们的课本变成什么样子了。 还有另外一件事,小时候没有上过幼儿园,更没有书看...  (展开)
华兹华斯 2018-04-15 09:11:10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刚刚看完陈丹青在优酷上的节目《局部》第二季第一集,心里颇多触动。 看着陈丹青穿着一身笔挺的白色衬衣行走在夜晚空荡荡的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面,周围一个个精致的玻璃匣子里盛满了各种文明珍宝,随着摄像头的跟进,我们穿越埃及,两河流域,中东,非洲,澳大利亚,古罗马...  (展开)
草垛儿 2018-05-01 10:10:03

《局部》还可以讲得更深一些

《局部》第二季已经播了四集了,去头去尾每一集20分钟不到,每一集我都看了两三遍。一是为了看清屏幕上一闪而过的许多画,二是为了体会和捕捉陈丹青意在言外似有若无的一些观点。 这一季的立足点是“规范与偏离“,除了第一集介绍大都会美术馆的历史,之后的每一集都在以不同的...  (展开)
井底之蛙 2021-08-19 10:50:59

局部 第二季 抄写

第1期 曼哈顿第五大道 中国的器物,中国的雕塑,之成熟、之高雅,一上来就独步世界。——木心参观美国大都会美术馆 第2期 规范与偏离 大家还是比较相信书本、教条,不太肯相信自己的眼睛。 所谓世界名作,实在是沾满了历代美术史家的唾沫。我的习惯是喜欢撩拨大家,把脸掰过去...  (展开)
Hellenes 2023-10-10 04:53:27

Where do the difficulties come from?

totally not easy to talk about the art. the last part of this show is abut the gap between the art and audience. I have met many guys wanted me using simple words to explain what is art or how could they understand about the productions, I tried to use very...  (展开)
Tash Jam 2019-07-29 07:40:40

看画是不讲道理的,也用不着道理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去纽约前才抱佛脚看了《局部》第二季。陈丹青先生的文法一如既往,无法令人失望。他姿态平稳,观点独到,面对前人天才们的神品一派向往甚至退缩,都透着可爱的纯真和天然。我寥寥记录了一些语句和图画: 印象画派萌芽时,无法得到沙龙画家(勒帕日、卡巴内尔等)的赞赏,画作全...  (展开)
已注销 2023-07-24 04:27:00

一些takeaways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规范永远在期待天才的偏离,偏离规范也会呢丰富规范; 但是所有规范都代表权利与正确,越早偏离规范一般就越倒霉; 要认清艺术的价值,有时候需要2-3代人才能醒来。凡是被承认的艺术,进了美术馆的艺术,都是过时的规范,失效的规范; 表达情感不是绘画最重要的特质; 中国推崇...  (展开)
阿吞 2018-08-10 19:59:17

《听说》第二季中提到的音乐专辑

第一季中提到的音乐专辑就不重复列了。 一说: 邓丽君《凤阳花鼓》1967年 王菲《菲靡靡之音》1995年 群星《告别的摇滚》1995年 二说: 李建复《柴拉可汗》1981年 三说: 张学友《走过1999》1999年 伍佰《树枝孤鸟》1998年 崔健《解决》1996年 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1994年 五条...  (展开)
sunnie 2018-07-09 01:05:35

有趣的讲评人

我天哪,艺术感是这样的,他很理性但是也很感性,感性的艺术通过理性的表述方式有条不紊的徐徐展开,好像仲夏夜泛一叶扁舟,连着水波和着袅袅的蝉向我袭来。我感到了美,美感不仅仅是画的艺术,也有他自己的艺术。他既是参与融入者也是跳脱、审视者。两者不矛盾,和谐却不统一...  (展开)
末末末 2020-09-29 01:23:02

笔记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画 曼哈顿第五大道 上东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根汉姆博物馆、弗里克收藏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上西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收藏全世界各文明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的大博物馆有:大英博物馆、彼得堡冬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2020...  (展开)
SummerWood 2023-02-23 14:33:22

我和the Met有个约会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局部 第二季] 在正式赴约前,赶due般看完了陈丹青老师的《局部2》,又如赶due般在一个平常的二月的第一个周日,六个小时不吃不喝狂奔在the Met。 看之前以为《局部2》里讲的都是the Met里的艺术品,但实际上是以the Met的艺术品为主线,再以艺术品的作者为纵线,铺展开叙述散...  (展开)
33呀嘻嘻 2022-10-04 21:33:23

不认真的笔记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09优雅的法国性 西洋人热衷表现暴力(行刑、战争、抢女人),普桑(法国绘画公认的教主,绘画修辞学家-冷静且优雅)、乌切洛、大卫。吸引画家的不是战争的残酷,而是战争的壮丽。 中国人喜欢画山水。 10凝结层的魅力-绘画的质地overworking 回顾展:岁月无价,仿佛和这位艺术家...  (展开)
米兰小云 2022-03-20 23:52:28

看见另一种可能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非常喜欢陈丹青老师给第二部的注,看见另一种可能。豆瓣对影视作品竟然没有笔记这个选项。吸取第三季第一季的经验,这次花了一整天,边看边记,当然啦,都是非常个人的笔记。 Ep1 曼哈顿第五大道 大都会美术馆,局部第二季的主场馆。也是自己至今世界四大博物馆中唯一没有造访...  (展开)
浅歌 2022-02-07 09:07:45

悬挂在美术馆的墙上的时间

在开始看局部第二季之前,我完全没想到会在大都会博物馆拍摄。 大概是被围困在疫情里太久了,以至于泰特,MoMA,古根海姆,大都会博物馆这样的名字对我来说已经触不可及了。 我是个很爱看展的人,从初中开始主动的寻找想看的展览,走进美术馆和博物馆。但是确实,对绘画的了解...  (展开)
talliscool 2021-10-29 08:15:15

局部二笔记

1.大都会里中国文化的独步与平衡 2.规范,偏离,代价——印象派,勒帕日 3-4.进了博物馆的都是过期的规范,但有效期内被接受不是作者能够左右的,法国人对柯罗的接受,与国人对不可追回的天朝艺术价值的体会,多通过西方人的眼睛一样,都不是艺术的锅。 5-6.天朝唐宋的无名工匠...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63条)

订阅局部 第二季的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