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影评 (2534)

门卫大叔 2019-08-07 15:53:32 #《燃烧》有哪些有趣的设定?

一部悬疑剧竟可以如此文艺,反之亦然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想要解构这么一部剧,先要从申惠美提到的“little hunger”和“great hunger”说起。 这两个词汇总共在剧中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是李钟秀和申惠美在饭馆的时候,申惠美做了一段无实物表演,然后讲起对非洲的向往,提到那里存在的两种饥饿; 第二次,是Ben带申惠美和自己的朋友...  (展开)
siwento 2019-01-02 00:03:29 #《燃烧》有哪些有趣的设定?

《燃烧》有哪些有趣的设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早在半年前就已经看过第一遍,但是直到最近二刷才留意到片中一些有趣的设定,对主题的反思也更加深入了一步。毫无疑问的是导演为观众留下了大量想象的空间,大量留白回味无穷。我列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和讨论,同时我也列出我自己的一些“答案”: Q1:燃烧的内涵?: · ...  (展开)
柯里昂妮 2021-12-02 12:30:05

《燃烧》电影拉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燃烧》拉片笔记 1、长镜头:大量的长镜头符合李沧东的现实主义美学的倾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长镜头,一个是惠美在夕阳下的饥饿之舞,一个是钟秀在房间写作后的一个拉镜头,还有最后一个结尾钟秀杀人驱车离开透过车窗看到的“燃烧”。(现实主义电影当中最常见的镜头运用,长...  (展开)
desperado 2018-06-09 14:14:43

斯德哥尔摩

影片结束之后突然对Ben甚至演员产生一种奇妙的共情。比如朝着“万一不是他呢?”“也许捡到猫是偶然”“但是为什么手表在他那里?”“也许是从那个金发女人那儿得来的”这种危险的方向发展。 理论上讲男女主角这种“想死却没有勇气要是能像晚霞一样消失就好了”每天有气无力的...  (展开)
曼靑 2018-06-09 21:35:44

电影《燃烧》与村上春树小说原著的9个不同之处

为了看电影,重读了一遍村上春树的原著《烧仓房》。 8000字不足的短篇,对于小说来讲 真的不算是一个饱满的故事。但是2小时28分钟的片长,对于一部电影来说 却足够长了。 喜欢在做饭的时候放爵士乐的村上春树,还是给故事本身留了很多的留白。所以,喜欢在电影里吃烤肉和肥肠锅...  (展开)
朝暮雪 2018-06-09 18:30:53

观看《燃烧》,我感觉自己也在被熊熊大火燃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为李沧东的第6部作品,《燃烧》延续了含蓄、隐晦的风格,具有巨大的解读空间。 首先,《燃烧》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悬疑片,电影从惠美消失开始就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戏剧张力,完全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李沧东从来都不会很直白的阐述一件事,或者一个道理,而是通过明喻、暗示给观...  (展开)
林愈静 2019-07-03 21:00:09

抽象的小说,具象的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燃烧》非常好看,到目前为止,李沧东还没失手过,拿出来每一部都是精品,他是作家,诗人,大学教授,还做过一年卢武铉时期韩国文化部长。有这样的文化部长,真令人羡慕。 《燃烧》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看过电影后我非常好奇,去找来小说看了。因为找不到台版又不想看林...  (展开)
把噗 2018-06-10 10:39:32 #《燃烧》有哪些有趣的设定?

李沧东燃烧了吗?没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李沧东有能力将《燃烧》拍成一部杰作,一部也许像《奇遇》一样的伟大作品。但他放弃了,原因是多重的。 凭着曾经作为小说家的敏锐嗅觉,李沧东在《燃烧》中重现了村上春树原著小说《烧仓房》的语感和氛围,用的是影像的方式。 这不是改编,而是在重写。将故事移植到韩国当下的...  (展开)
战将波舰金 2018-06-05 10:38:45

焚人与焚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焚人与焚己 《燃烧》里,本捧起惠美的手阅读掌纹——在英文中,掌纹和棕榈是同一个词Palm。看到字幕时,坐在卢米埃大厅里的诸位不禁心头一震——这个词在银幕的内外都是莫大的诱惑。 尽管颇受评论家和媒体人推崇,《燃烧》并没有获得金棕榈,甚至没获得任何官方奖项。这当然在...  (展开)
诸葛若见 2018-06-19 18:54:51 #《燃烧》吸大麻那段,本的言论体现了某种社会观念或意识形态吗?

孤独的生活着,然后点燃火焰

全片充斥着微醺感,黄昏裸舞,空灵且颓唐。聚焦于贫富矛盾,阶级固化,年轻人就业问题,不仅是韩国,好像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处于如此困境中,所有人都在孤独的生活着。小猫和女表,串起来了整个故事脉络,一步步引出真相。爱人被抢走,被当成玩物,反映现实而具有讽刺意味,有种...  (展开)
纯肉锅贴 2018-06-10 21:14:50

乱七八糟毫无逻辑可言的过度解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初看完这部片是懵逼的,从表层看貌似本片只是一部非常文绉绉神经兮兮不说人话的普通犯罪惊悚片,加点长镜头就文艺片了?就成为戛纳史上场刊最高、使得装逼影评人高潮迭起? 在我主观看来本片与奉俊昊的《母亲》之间有着一种非常奇妙的联系,是一种类似《放大》与《凶线》之间的...  (展开)
看电影看到死 2018-05-18 11:19:14

颤抖吧,戛纳!这部韩国电影刷新了历史

时隔八年,自2010年的《诗》获得戛纳最佳编剧奖之后,李沧东带着最新杰作《燃烧》回到戛纳舞台。戛纳还在官网挂上了大大的“李沧东强势归来”的“横幅”。 当然了,新作也无愧于“李沧东出品,必属佳作”这一金字牌匾,一亮相就刷新了戛纳有史以来的场刊评分(当然了Screen的场...  (展开)
韩影书 2018-06-10 13:38:29

《燃烧》:对三个主要人物的角色向理解

●前提:鉴于电影本和文学本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差异,本文将不会涉及原作对比。 如果作为一部普通电影来看,《燃烧》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一句话就可讲完:他&她,她&他,他&他。 简单又不简单。一生二,二生三,世间万象、人心百态,正是无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联孕...  (展开)
一文字秀虎 2018-06-16 17:41:52

《燃烧》中所有的隐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们都知道《燃烧》是根据《烧仓房》改编的,《烧仓房》虽然描写的是一位三十几岁的小说家“我”和一个二十来岁波西米亚风女孩的怪异情事,但村上留下了如许多悬而未决的线索,不止是篇末那个女孩的消失,整篇小说的基调都是个“谜”,同样,《燃烧》从惠美剥橘皮开始,就让故...  (展开)
张熊熊 2019-08-11 23:01:44

为什么我要如此惊慌,那火焰已燃遍了整个世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多人把奉俊昊的《寄生虫》拿来和李沧东的《燃烧》作比较,表面看来,这两部电影讲的都是穷人遭遇富人后,双方精神交汇后产生的碰撞和震荡,但实际上,它们根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寄生虫》好像一个制作精良的机关盒,你拿在手上摩挲把玩,充满好奇和希望的试图解开里面的秘...  (展开)
llis 2018-06-30 17:16:27

电影笔记 | 燃烧 - 配乐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写在前面:最初跟风看了《燃烧》,记了一堆笔记,打算从配乐、女性、虚实、改编四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结果只在当时快速写了配乐部分,其他的都被搁置了,由于懒惰,又不肯强迫自己,所以其他的都暂时没写。我真的觉得配乐蛮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最先吸引我的地方,就先把这...  (展开)
木云 2018-06-13 22:10:43 #《燃烧》中,女孩被富二代杀了吗?那个水井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女孩房东为什么说没有猫呢?

燃烧|燃烧的不是塑料棚,而是一条条生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查看原文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column/7902591/chapter/53160169/ 《燃烧》(Burning )由韩国导演李沧东改编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烧仓房》,虽说是改编,基本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却也加进了导演对故事的理解,可以说,电影有原著的影子,却...  (展开)
Jenooo. 2018-06-10 00:44:50

骨骼深处响起的贝斯声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看电影之前临时看了一下村上的《烧仓房》,篇幅很短,大概十几分钟就看完了。内容简单却隐晦,但是不需要多加说明就能猜出烧仓房的真正意义,结尾说 “她消失了”,而 “我不时考虑将被烧毁的仓房”。看完这篇我基本可以大概猜想出电影的剧情。 跟小说中一样,本是一个“伟大...  (展开)
宇宙覺醒者 2018-07-22 11:47:16

實際上BEN沒有殺任何人,只有自卑仇富的人會認為BEN殺了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為何會說BEN沒有殺人,以下分析BEN的個性,BEN是一個有錢的公子哥玩世不恭,喜歡說謊的人, 在機場BEN的朋友明明開他的車來接機,BEN卻故意不搭, 讓朋友一路開車跟著他們到餐館才拿著車鑰匙給他, BEN雖然有錢,但是喜歡用富人優越感的角度欣賞窮人來得到滿足, 這解釋了他為...  (展开)
小小农 2018-06-12 21:06:39

《燃烧》思考与解读的乐趣

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我以为剧透似乎是《燃烧》的软肋,想象因此会破坏掉精心设计的局面,稀释掉营造悬疑的氛围,然而因为可思索的无限空间它填筑了全剧的筋骨,《燃烧》独有的一种绵长的美显现出令人意犹未尽的魅力,再想,便可不必介意提前透露插曲中那段豁...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26 127 后页> (共2534条)

订阅燃烧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