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债的剧评 (26)

_ Silhouette " 2018-06-07 05:33:57

《孽债》的历史背景,看之前一定要了解

大家好,我想给大家普及一下这部剧的历史背景,以免大家现在在看的时候很难理解,导致去吐槽该剧中的很多剧情和角色。 我是一个80后,我老妈给我讲过不少当年她当知青的历史,大致是这样:当初文化大革命导致高考暂停,伟大的毛主席定下政策让全国各家各户中专文化以上的青年知...  (展开)
下雨天的小狗 2014-06-27 16:46:49

这个孽不是我一个人造的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很想给这个电视剧写个影评,一直没有动笔。我喜欢这类带有年代色彩的影视作品,能看到过去的时光以及时代的变迁。这部《孽债》是部沉重的电视剧,最后的结尾画外音说,我们的故事结束了,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无论《归来》还是《蓝风筝》或者《天浴》,这样心酸又悲惨的...  (展开)
快乐的天使 2018-05-19 11:49:21

爸爸一个家 妈妈一个家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妈,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想是多余的。 西双版纳的孩子唱这首歌的时候内心是多么心酸啊!当孩子满怀希望的想要和父母团聚时换来的却是冷漠,那是何等的伤心。虽然是那个时代造成的,但是作为孩子的父...  (展开)
老杨LaoYang 2007-12-13 13:43:59

谁能告诉我

上海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开始重放《孽债》,而且是沪语原版的……听说这部电视剧还有普通话版本,但我小时候看的也是沪语版,而后又零零散散看了两次,每次都是不同的感觉。 我已经忘了第一看这部电影时我多大,只记得当时我心情无比沉重,仿佛就感觉日后我的遭遇便就是电视中...  (展开)
关灯拆电影 2017-06-16 13:57:55

【关灯拆电影】美丽的西双版纳拦不住小蝌蚪去找妈妈

关灯拆电影,只读经典。 前一阵特别火的《人民的名义》爆点来自于三个字“尺度大”。 乍一看,确实很大,但是大不大这件事,还是要通过比较,才能确定。 小公举用亲身阅历告诉涉世未深的90后们,在1994年的海派电视剧《孽债》面前,《人民的名义》就算小的。 小公举已经算是一...  (展开)
karma 2010-06-14 13:01:07

时代的错误让孩子承担

知青,一个时代特殊的产物,直到今年,知青这个群体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关于他们的命运,他们的青春岁月、他们的痛苦。时代的扭曲让他们美好的岁月埋葬在那些直到今天他们还会魂牵梦萦的地方。凤凰的冷暖人间曾经也做过一期知青的节目,感触很大。讲的是知青的失踪、患有精...  (展开)
电影云云 2022-10-28 11:25:48

《孽债》小说与电视剧的差异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同时重温了《孽债》的电视剧和小说,有一些电视剧中未交代或差异比较大的地方罗列如下: ——电视剧中晓峰的姑姑卢玉琪(李颖饰)在医院中陪夜时告知若尘自己的失败婚姻,并提出要收养美霞。而小说中她与沈若尘(赵有亮饰)并无交集,她的戏份来自于沈若尘的妹妹洁尘(电视...  (展开)
风筝在阴天搁浅 2013-07-26 14:58:54

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这部片子放映的时候我才只有六岁,作为一个电视儿童,每天跟着妈妈一起看各式各样的电视剧来打发我的童年和妈妈的寂寞时光。那个时候爸爸的工厂刚刚起步,爸爸白天黑夜的在工厂里面做事,出外应酬。 “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妈妈...  (展开)
K先生 2020-10-11 04:18:20

五个家庭 五种人生 五个结局

第一个 普通家庭 最通透的一家 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从老太爷的态度到姑姑神仙级设定(外貌和处事落落大方)是一个近乎理想 向往的意境吧! 第二个商人家庭 开始以为商人真看得开 后来这家太乱了!夫妻各自公开玩!名义姐弟 xx 还xx xxx 编剧肯定被这种暴发户欺负过…(草根精英...  (展开)
andyxc 2013-12-28 16:16:48

孽债20年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对于年龄慢慢增长的人来说,记忆越来越往后回顾,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情景经常如回放的镜头一样浮现眼前。 我是典型的北京人,可我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几部电视剧,除了《渴望》,《阿信》,就是几部海派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儿女情长》,再有就是这...  (展开)
毋处不在 2007-10-03 15:11:44

再看《孽债》

前些日子生活时尚频道重播了《孽债》,而且是沪语版的。 那天在看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距离第一次看这部电视剧,已经12年了。 12年前,1995年,中央台先播放了一遍普通话版的《孽债》,后来好像也播了一遍沪语版的。当年听着电视里蹦出来的一句句上海闲话,我几乎一句不...  (展开)
猫耳朵 2021-02-19 22:54:47

主题曲成就了我,很难忘

看这部剧是在上初中的时候,由记得是几个孩子到上海找自己的爸爸妈妈。看这部剧最让我难忘的是他的主题曲,朗朗上口歌词而且还好记,当时我们学校请了老师专门培训有兴趣报考音师(音乐师范)的学生,那时候学习一般,我去报名了,要唱一首歌我唱的就是这首歌,而且还被选上了,...  (展开)
腾讯无耻 2020-09-10 20:53:22

历史

06年的时候有一次在派出所遇到一个老伯,他就是插队落户时没有选择回上海,自愿留在了当地,退休了回到上海,告诉他户口问题解决不了,连锁的一连串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包括劳保,退休金发放等等。他说他已经为了户口跑了3,4年了,始终无法解决,办事的员警也挺无奈的,国家对...  (展开)
路边梧桐 2017-04-18 14:30:27

谁的孽,谁的债

《孽债》播出时我还在上学,一群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的遭遇,吸引了我的目光。 因为熟知知青的生活,所以最初的关注点是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风景如画,生活在那片天空的孩子自信快乐。 但是当镜头转向上海,眼前的房屋窄小局促,总有悲伤的画面出现在眼前。 寻找爸爸妈妈的孩...  (展开)
K先生 2020-10-11 12:45:10

五个家庭 五个人生 五种结局

五个家庭! 第一 普通家庭 最通透的一家 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近乎理想的状态)从老爷子的态度 到神仙级的姑姑(外貌和处理事情光明磊落) 第二 商人家庭 开始以为商人真看得开 后来这家太乱了!夫妻各自公开玩!名义姐弟 乱伦 还贩毒 仙人跳 编剧肯定和被这种暴发户欺负过…(...  (展开)
幸运儿 2022-10-25 16:31:11

30年后重温《孽债》有感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我自己的情况和剧中的孩子有些类似,父母是上海支援内地职工,在一个落后的三四线城市扎根,94年的时候我到上海读大学,平时住校,周末寄住在奶奶家。记得这个片当时是每周五下午在上海台连播两集,我们学校周五下午没课,返回奶奶家后正好可以看。如今的我已经奔五,有了自己...  (展开)
vina 2008-10-12 16:21:36

云南女子

这个电视剧很小的时候看过 最近重播 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断是沈若尘的云南太太 在他离开前跳的那只云南舞 双手各托一个蜡烛 当时没有电 在烛光摇曳的灯影下映着云南女子的脸庞 柔美而忧伤 她穿一件绿色的裙子 贴在身上 显示完美柔软的身体 花样年华给了这个男人 可是他还是要离开...  (展开)
梨酱~! 2017-02-18 11:09:31

童年记忆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却没有我的家。 太熟悉的旋律。 重新看发现几个细节: 1. 卢家姑姑把美霞送到她爸爸那儿时,并没有依照卢家阿伯的嘱咐那样问自己弟弟的事儿。 2. 梁思凡去找爸爸的时候,放的电影是人证,背景乐是草帽歌。 3. 几个人的性格在第一...  (展开)
潘羊脂 2013-10-24 00:18:32

不吐不快。。。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不吐不快。好看不惯沈若尘!窝囊 乖戾。。。他跟哥哥商量 要把女儿寄放哥哥家 哥哥委婉地说 老婆不同意 他居然有底气发火?把自己的女儿托给别人 还理直气壮?难以理喻!跟云清摊牌时 云清说怎么办 他说“我当然是听侬个咯”然后云清说 把小姑娘送回去 他却叫起来“这怎么可能...  (展开)
肉丝 2020-04-11 14:58:55

无法超越的经典年代剧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剧给5分不为过,五个孩子的故事,涉及上海、云南、父母双方这么多家庭和人物,能在20集里把故事讲明白,讲完整,很不容易。 这个剧里,五个来找父母的孩子,三个(美霞、晓峰、思凡)是找爸爸的,一个(盛天华)是找妈妈的,永辉是同时找爸爸妈妈。 这里面的五对父母大多数...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6条)

订阅孽债的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