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 Cabra Marcado Para Morrer (1984)

导演: 爱德华多·库蒂尼奥
编剧: 爱德华多·库蒂尼奥
主演: 爱德华多·库蒂尼奥 / Tite de Lemos / Ferreira Gullar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巴西
语言: 葡萄牙语
上映日期: 1984-12-03(哈瓦那电影节)
片长: 120分钟
又名: Twenty Years Later / Man Marked for Death, 20 Years Later
IMDb: tt0134402
5星
21.5%
4星
42.1%
3星
35.5%
2星
0.0%
1星
0.8%

二十年后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二十年后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5 条 )

热门 /   / 

3 巅峰Futurama迷 看过 2021-08-26 20:38:21

终于找到的资源,花了三天时间才下完。虽然是生肉,但是影像本身是可以超越语言的。剪辑上面利用报纸以及胶卷质感的不同,将两个时空来回转换,凸显出纪录片的灵活。而冷静的对非采访以外的事实的排列,有种马克和雷乃的感觉。

10 Kucing_ 看过 2023-04-26 23:53:36 云南

还没有人翻译过,已翻译校对完毕~中英双语熟肉指路微博@Kucing_ 2023年08月月初任务Done✅

2 欢乐分裂 看过 2023-11-13 20:32:37 上海

3.5;那些执着于元电影的创作者都该来看看,“电影”究竟是怎样将“真实”和“虚拟”从试探性地糅合走向完满合奏,直至生发出全新的力量——以断裂二十年的影像续接,唤醒个体创伤,追溯群体记忆,黏合起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历史,真切目睹时间碾过的痕迹;一段残酷的时间缝合,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那些散佚各地的孩子们如摄影机之外的芸芸众生,都曾在浪潮中奋力搏斗,死生难料,归途漫漫,她重新又做回了自己,伴随着庄重昂扬的... 3.5;那些执着于元电影的创作者都该来看看,“电影”究竟是怎样将“真实”和“虚拟”从试探性地糅合走向完满合奏,直至生发出全新的力量——以断裂二十年的影像续接,唤醒个体创伤,追溯群体记忆,黏合起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历史,真切目睹时间碾过的痕迹;一段残酷的时间缝合,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那些散佚各地的孩子们如摄影机之外的芸芸众生,都曾在浪潮中奋力搏斗,死生难料,归途漫漫,她重新又做回了自己,伴随着庄重昂扬的口号,她的眼中依然神采奕奕。 (展开)

1 [Deleted] 看过 2021-05-02 08:27:28

评价电影的“真实电影”,除了左翼运动与20年时间跨度所具有历史性意义,在电影形式上的素材回顾/更新创作重新定义了导演在纪录片中可能的作用:即使是“置身事外”忠实的记录,仍然可能会操控主题意图,甚至会对事件的涟漪效应。

1 披着狼皮的猫 看过 2014-03-28 11:52:06

@wexner 这部纪录片就像影人一样传奇,80高龄却仍很有电影热情的Coutinho本来是要来学校的巴西电影节演讲的,结果上个月被他患有神经病的儿子杀死了。看《二十年后》前一个小时我几乎睡着了,结果后面一个小时很来劲。巴西当时的军事独裁对妇女迫害太严重了,简直不敢相信女主人公与孩子二十年没法见面

> 更多短评 35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二十年后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fugu 2025-01-16 11:10:53

见证之殇:《二十年后》中的巴西历史与影像考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者 / fugu 首发于“拉美电影迷宫”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GTXQJj3QVdre5A5J_Mm_5g 一、“二十年前”:伽利略磨坊的起义者 二、巴西前独裁时期的电影制作:库蒂尼奥导演与巴西大众文化中心(CPC) 三、失踪的图像:声音、酷刑与影像 作为巴西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展开)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二十年后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