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火的时刻 短评

热门

16 一只充眠宝 看过 2020-08-30 03:16:33

旁白很多,在节点处导演抛出了许多关于现状判断和行动策略的问题,给观众进行开放性讨论。巨大体量的旁白和leading questions像在上一节漫长的lecture加tutorial,你却不知道都有谁碰巧和你坐在同一个教室。柏林影展论坛放映的主办方特为安排了讨论环节,然而现场令人尴尬地沉默。主持人说:“我已看过这场电影几回了,为什么这一次如此安静呢......没有人对此时此城相似的状况有任何想说的话吗?”这是一部适合行动者的电影,适合动员前的隐秘邀请,集体秘密、热烈而真诚的讨论,而不是在冷气充足人人互不相识的影院里明知故问观众为何不愿袒露心声。这种时刻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被迫成为小布尔乔亚的羞愧和迷茫:Where are my comrades? 为什么我会在影院柔软的座椅上反复挪动自己酸痛的屁股?

6 Mannialanck 看过 2011-03-19 19:16:41

9。América Latina se Manifestó de manera muy activa,en la epopeya liberadora de Bolivar,San Martin y Sucre.——Fidel Castro

6 移动应用 看过 2010-04-30 20:45:52

freedom or death!

3 峰峰峰峰 看过 2014-06-06 14:00:05

我们,这群60年代的人,反抗过新殖民主义体系,保有着对庇隆政策的忠诚;我们生活在1973年的春天,经历过迫害、恐怖、流亡和回归;我们一直在为人民主权和民主斗争,成功过也失败过;我们始终在为一种道义、一些原则奋斗,它们仍然存在,等待着我们去实现。——索拉纳斯

3 seamouse 看过 2020-04-13 19:55:35

从1990年代的《旅行》开始,费尔南多.索拉纳斯后来那么多的幻想现实主义电影都看了,愤怒之中更多表达着对资本全面胜利的无力绝望感。20年过去了,才看他的成名作,这套革命论文电影。素材的收集、整合、剪辑以及电影艺术化表达,已经非常成熟,到了晚年,掌握了更多戏剧技巧后,只是把纪录片的东西给予舞台化。当然,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祖国阿根廷和整个拉美,通过《燃火时刻》里的新殖民主义批判、社会阶层剖析和第三世界解放运动阐述,能看出左翼导演对推翻旧世界的强烈信心——拉美会是下一个越南。而到了世纪之交,只能一面继续控诉着国家性的洗劫,一面以“加德尔的流亡”、“云”、“旅行”来表达自己漫长的告别。

6 火山边缘 看过 2011-06-04 01:28:23

那些能够自己决定生死的人,他们是真正能够抉择自己命运的人。他们生命的终结不是代表着结束,而是解放和自由!

1 彼得潘耶夫斯基 看过 2020-02-11 13:16:32

20世纪70年代最佳电影之一。革命活动家电影的范例,它涉及到“第三世界主义”电影的政治和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拉丁美洲宣言。这是“第三电影”的一个关键部分,一个在电影发行的同时在拉丁美洲出现的运动。评论家文森特·坎比在《纽约时报》撰文称这部电影是“对一个国家灵魂的独特的电影探索”。

16 sirius_flower 看过 2019-11-06 11:21:45

从导演的第三电影宣言过来/开头很有意思,街头抗争影像+黑底白字的口号式宣言。历史纪录片模式(历史科普VO)+实验影像(在风光中突然插入的人像zoom-in;重复的动作形式)+声效(谈话+工厂噪音)+解殖名言。但我有个问题,这片子比起后来很多片子更像是典型的宣传材料 就是在根源问题的剖析上似乎支撑不足 材料的选择痕迹也很明显 如果说对前网络时代是一种有效革命宣传那对网络时代的人似乎说服力不足 对于不熟悉其历史的人来说似乎太过自洽和连贯了 唯一的差别是相对粗劣直接甚至暴力的摄影技巧确实加分不少 以形式语言宣布一种不同于政治精英精致话语的人民声音 但如何避免这种挑战建制精英的声音本身也是一种精英的问题?这里有一个自相矛盾的先锋队问题没处理//屠宰场影像穿插美国食品广告以消耗生命的阿根廷来养消费主义美帝很具直观冲击

6 刘小黛 看过 2011-04-03 11:15:51

《新殖民主义和暴力》《解放的行动》《暴力和解放》,政治争论,历史回顾,现实报道。“第三电影”代表作。

8 brennteiskalt 看过 2017-11-15 20:25:56

在声画等技法上成就颇高的阿根廷记录巨作[燃火的时刻]完美地达到了它教育的目的,但它的结论放在今天来看简直是错上加错。倘若说"只有人民才有资格拿起暴力",那请给出“人民”的定义。民族主义也被理想化地当作了抵抗帝国主义的良药。很奇怪中国当年怎么没拍出这么部电影来,估计是贫中下农多太多吧。

2 冰山李 看过 2010-04-09 17:09:34

7.7;弱化素材的表达力,用非惯常手法插入字幕试图达到蒙太奇的叠加效果,神来之笔在每一章节最后的悲歌MV

1 看过 2011-02-12 08:58:52

Hegel says, 'The best thing a child can do with his toys is break them.'

0 绯红少年 看过 2023-01-06 22:12:08 黑龙江

这是宣言,这是史书,这是面向第三世界的影像,这是献给所有热爱自由的人们的电影。

0 瑞安金卡会员 看过 2022-07-23 20:46:11

part 1满分 后面两个part有点重复and太红了 不过怎么港 南美后来向着作者最不想看到的方向奔去了

0 vivi 看过 2016-11-28 22:14:09

第一段最为震撼。

0 似是而非@ 看过 2022-03-22 18:25:57

分三天看完,重量级纪录片,诞生于上世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正是全球共运高涨的时候。片中多次提到古巴,越南,朝鲜和中国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卡斯特罗,切格瓦拉,教员的名字也经常显现,如今硝烟散去,全球局势大不相同,但通过本片,仍能体会到当时世界的年轻时代。

0 王二 看过 2022-01-06 20:32:24

维尔托夫式 先锋蒙太奇反殖民主义章节体论文电影 声画对位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 杀牛羊与美国生活画对切

5 1 看过 2010-07-31 00:00:51

过于冗长的呆滞的政治散文;很乏味的编辑电影

1 LoudCrazyHeart 看过 2020-10-23 23:56:47

大量的影像资料剪辑而成的论文。对于阿根廷那段黑暗血腥的历史需要一定的了解认知和兴趣,不然大段的配合旁白的论述还是会让人在茫茫见证中无法聚焦。

0 YiQiao 看过 2019-03-29 21:28:30

“第三电影”代表作品 作品服务于人民 以激发革命意识为目的 既不服务商业利益 也无关资产者的空虚消遣//“电影就是枪械”

> 去 燃火的时刻 的页面

燃火的时刻 La hora de los hornos Notas y testimonios sobre el neocolonialismo, la violencia y la liberación

导演: 费尔南多·索拉纳斯 / 奥克塔维奥·赫蒂诺

主演: 费尔南多·索拉纳斯

类型: 纪录片, 历史, 战争

地区: 阿根廷

片长: 260分钟

上映: 1968(意大利)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