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人类之声 Одинокий голос человека (1987)

导演: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编剧: 尤里·阿拉博夫 / 安德烈·普拉东诺夫
主演: Vladimir Degtyarev / Vladimir Gladyshev / Tatyana Goryacheva / 安德烈·格拉多夫 / Nikolay Kochegarov / Ivan Neganov / Sergey Shukailo / Evgeniya Volkova / Lyudmila Yakovleva / Viktoriya Yurizditskaya / Irina Zhuravlyova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87-08-07(洛迦诺电影节)
片长: 87分钟
又名: 人籁寂寂 / The Lonely Voice of Man / Odinokiy golos cheloveka
IMDb: tt0122591
5星
26.5%
4星
41.4%
3星
27.2%
2星
4.1%
1星
0.7%

孤独人类之声的短评 · · · · · · ( 全部 99 条 )

热门 /   / 

2 峰峰峰峰 看过 2014-09-25 16:22:08

战争之殇,无言之歌。女:你会忘记我吗? 男:不会,我已经没有什么人可以记住了。

1 乔治洗衣机 看过 2018-04-15 05:36:05

被禁八年间只能数次地下展映的处女作(索科洛夫的毕业作?)既然死亡是唯一终点 那么相信任何事物向美好发展是自然规律 死亡即是最美好结果 另一个世界沉在湖底 “鱼是神圣的生物” 孤独成为生活中有且仅有的唯一磨难 这是我听过关于死亡的最乐观解读 // 屠宰场 落水-浮士德 拼贴的梦呓 *贾曼-英伦末日

2 糖罐子. 看过 2019-03-01 22:31:36

索科洛夫长片首作。1、我们熟知一切,却无力改变一切。我们飘荡世间扮演各种角色,直至终末,都未曾想明自我所谓何。似灵魂不栖躯壳,空有一生漫长,也不过泡梦幻影一场。2、滤镜做旧的油画质感及表现主义色彩浓厚的抽象场景,叠印加之极简性叙事,借由时空转换与情绪、意象的交叠呈现索科洛夫自成一派的诗意美学风格(孤独意识谱写隐忍之诗)。通过战后苏联行尸般的社会状貌讽喻屠宰牛羊,由恋人关系对接当下俄罗斯主流价值的隔... 索科洛夫长片首作。1、我们熟知一切,却无力改变一切。我们飘荡世间扮演各种角色,直至终末,都未曾想明自我所谓何。似灵魂不栖躯壳,空有一生漫长,也不过泡梦幻影一场。2、滤镜做旧的油画质感及表现主义色彩浓厚的抽象场景,叠印加之极简性叙事,借由时空转换与情绪、意象的交叠呈现索科洛夫自成一派的诗意美学风格(孤独意识谱写隐忍之诗)。通过战后苏联行尸般的社会状貌讽喻屠宰牛羊,由恋人关系对接当下俄罗斯主流价值的隔膜疏离抱以深切忧思。3、索科洛夫的雨不同与塔氏,是更加阴冷、更具凝滞感的意属瞬间。4、死亡是生命的唯一终点,另一个世界也是此世痛苦的延续。“神圣的鱼总会知道何时离开”,在你不再爱我的时刻。5、“人之所以会死,是因为孤独的心无人爱怜”,而你拥有我。我们总能找到彼此。 (展开)

0 看过 2024-11-02 06:04:46 英国

#ICA 导演处女作,以独特的影像语言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探讨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存在,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忽视的声音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在历史巨变中的集体创伤与文化记忆。缓慢而沉思的镜头,极简的叙事方式,影片明显带有老塔的风格和类似的思考,柔和的光影变化实在太美妙了,长镜头和固定镜头呈现出一种梦幻而诗意的画面。水面上的波光、雾气中的树影,导演对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不仅体现了角色内心的孤独也为影片增添了... #ICA 导演处女作,以独特的影像语言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探讨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存在,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忽视的声音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在历史巨变中的集体创伤与文化记忆。缓慢而沉思的镜头,极简的叙事方式,影片明显带有老塔的风格和类似的思考,柔和的光影变化实在太美妙了,长镜头和固定镜头呈现出一种梦幻而诗意的画面。水面上的波光、雾气中的树影,导演对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不仅体现了角色内心的孤独也为影片增添了一层象征意义,远景下士兵与大自然的对比明显,黑白彩色影像交织更是梦境现实的呈现。配乐与环境音效恰到好处地增强了孤独感。现场收音和自然声音的部分非常喜欢,还有细腻的音效设计,包括风声、水声,甚至是微弱的人声营造出一种对存在的细致观察,让人反思个体在历史背景下的脆弱与无助。不喜欢后配音部分的割裂感。 (展开)

1 Gunter 看过 2022-05-26 23:02:45

“连小牛都明白,但是鱼却不理解。”小牛像影片开场和结尾的人一样劳作,像没有直接展现出来的战场上的人一样被宰杀,鱼沉浮在生死之间、孤独之中; 简介夹带私货太多:投河者名叫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从发型、身形到声音,都证明并非主人公尼基塔(查过资料后,确定这个角色由索科洛夫本人扮演,电影基于安德烈·普拉东诺夫的《波图丹河》《大师的起源》两篇小说改编,德米特里的故事是关于死亡的“离题”,与尼基塔内心相似,... “连小牛都明白,但是鱼却不理解。”小牛像影片开场和结尾的人一样劳作,像没有直接展现出来的战场上的人一样被宰杀,鱼沉浮在生死之间、孤独之中; 简介夹带私货太多:投河者名叫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从发型、身形到声音,都证明并非主人公尼基塔(查过资料后,确定这个角色由索科洛夫本人扮演,电影基于安德烈·普拉东诺夫的《波图丹河》《大师的起源》两篇小说改编,德米特里的故事是关于死亡的“离题”,与尼基塔内心相似,如此痛苦的“鱼”不止一条),父亲说的“真悲哀啊”是针对整件事来说,并不是说尼基塔没死很悲哀,柳芭最后说的那句是“我习惯了与你快快乐乐地生活”(我离不开你,你回来了真好),也不是什么“成了另一个尼基塔”这种无脑发刀子的结局; 尼基塔(胜利)、柳芭(爱情)、德米特里(大地与丰收)·伊万(神的恩赐)诺维奇 (展开)

> 更多短评 99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孤独人类之声的影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法罗岛电影节 2019-10-04 19:49:45

FIFF7 | DAY7《孤独人类之声》除了孤独,还是孤独

第7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孤独人类之声》,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孤单星人的凄清惆怅的评价了! Harper Yug: 孤独的活着,像行尸走肉那般。 Leah: 将孤独撕裂重组就有了诗意,将人类撕裂却只剩下孤独。 我们敏熙: 导演自己是不是也很孤独,感觉...  (展开)
2024-11-02 06:01:47

淹没在洪流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ICA 导演处女作,以独特的影像语言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探讨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存在,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忽视的声音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在历史巨变中的集体创伤与文化记忆。缓慢而沉思的镜头,极简的叙事方式,影片明显带有老塔的风格和类似的思考,更是有种结合了《镜子》时...  (展开)
泼猴儿 2021-03-16 23:02:08

风格和体验

黑眼圈第十二观影日,苏联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孤独人类之声》。据说这片子当年受到老塔的推重,而索科洛夫也是学老塔学的比较像的,虽然比老塔还是差点儿事儿。但是不得不说此片的观影体验真的很差。节奏缓慢,色调昏暗,跳跃性极强的剧情有如一场乱梦,初次观影根本...  (展开)
独角兽 2011-03-28 14:11:48

灰色

《只剩呼吸》或许更配这部电影主题和生无可恋的男主角。电影里有很多让人睁大眼睛但仍无法看清的模糊镜头,就如噩梦里的情境一般让心慌得很。倒叙的手法让腾起的希望一瞬间打回绝望的开头,NIKITA试着回归到正常人的轨道结婚生子来平复创伤,就如同志强迫自己掩饰不为人知...  (展开)

> 更多影评 5篇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孤独人类之声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