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的影评 (203)

Brahms 2006-05-06 23:42:21

真实比电影更残酷

摩萨德的那次复仇行动是现代间谍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其跨时之长,地域之广,计划之复杂而周密,其间历经种种政治事件如战争、外交纠纷而仍决心不辍,都是前无古人的。光是其中任何一次暗杀都可以拍成精彩的电影。但是斯皮尔伯格自从拍完《拯救大兵雷恩》以后,就对戏剧性的...  (展开)
zilnn 2006-02-25 20:57:32

《慕尼黑》――为了谁的和平

总感觉,关于中东地区这个沉重的话题,应该是有过类似沉重经历的人方能理解和驾驭的。民族、宗教、立场、屠杀……千丝万缕,牵连不清,个中感受远非我们这些依赖某些片面的媒体报告的旁观者所能够解读。当然,忙着“反恐”和报复的以色列人以及忙着制造“人体炸弹”光复家园...  (展开)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2016-10-10 15:30:28

《慕尼黑》: 屠杀一块切开的面包

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慕尼黑》并不是非常有名的一部,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它没有《拯救大兵瑞恩》那样宏大,没有《外星人E.T.》那样童趣,没有《辛德勒名单》那样温暖,没有《大白鲨》那样惊悚,没有《侏罗纪公园》那样刺激……如果要形容《慕尼黑》,我会选择“沉郁”...  (展开)
叶成荫 2006-04-21 21:29:55

无法遗忘的慕尼黑

前些天凤凰卫视播出了当年慕尼黑惨案,以及后来摩萨德追杀恐怖分子的节目,所以一直想看看斯皮尔伯格如何演绎这段历史。看过《慕尼黑》之后有点失望,编剧导演似乎想在各方面搞平衡,但是我觉得不太成功,反而把一切搞混淆了。 虽然导演自己说不带任何倾向性,但是他的犹太人...  (展开)
徐栖 2006-02-24 08:09:12

商业性与深广题材的难以兼得

听某电影论坛的两位老大说 Munich “是一部极其精彩的影片”,除了最后的15分钟以外。所以昨天晚上逮到空闲,虽然次日要起大早去上课,还是一咬牙步行40分钟到了电影院。 这部影片从商业片的角度看没有太多可挑剔的。首先,宽银幕的画面看起来极具临场感。“黑九月”成员试图...  (展开)
艾小柯 2006-06-23 00:05:38

灵肉分离,对人性的绝望

《慕尼黑》是导演Steven Spielberg 2005年的力作,描述了1972年于德国慕尼黑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中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恐怖主义分子残忍杀害后,以色列穆萨德特工组织展开的针对这次恐怖主义事件的复仇暗杀行动。影片秉承了斯皮尔勃格一贯的“残酷写实”风格,真实再...  (展开)
天天 2016-06-30 11:52:43

《慕尼黑》的一些背景说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摘要 《慕尼黑》是2006年的电影,说的是差不多40年前的事:1972年黑九月恐怖分子在西德奥运会杀死以色列运动员,然后以色列特工展开报复的事情。斯皮尔伯格拍的电影,节奏自然会慢一些,还是不错的。 二、背景 把豆瓣上关于该片的前50的影评都看了,只有极个别作者说得...  (展开)
白羊先生 2018-11-28 20:09:33

《慕尼黑》:仇恨是永远解不开的死结

“在德国的土地上,一边是犹太人遭到绑架、屠杀,而另一边却在观赏体育盛举;犹太人永远是孤独的,没有人会保护我们,只有犹太人自己保护自己。既然世界已经遗弃了犹太人,犹太人就可以遗弃这个世界。” -----果尔达·梅厄 喜欢著名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的朋友都知道,在最新的...  (展开)
qiannianyitan 2006-12-12 22:28:55

真实的历史,或许很难看到

很多时候,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或许都是片面的。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是我在看完二小时四十分的《慕尼黑惨案》之后,加深了对它的理解。我发现,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两种历史,一种是真实的历史,一种是权利方、利益方为了某种目的表述的历史。后一种历史,又因涉及的方...  (展开)
霍伯森的选择 2006-03-31 18:56:16

以信仰的名义,让我们互相杀戮

究竟有谁在天使的阵营倾听,倘若我呼唤? ——《杜伊诺哀歌》 1972年8月26日,第20届奥运会在原联邦德国的慕尼黑召开。届时,全世界人民都把目光聚焦在慕尼黑,人们谈论并憧憬着一个和平愉悦的盛会。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都...  (展开)
第七歌 2006-03-07 12:43:25

浅谈而已

首先,我承认自己一直以来都站在同情以色列的立场,现在也是。 巴以问题的敏感性勿庸置疑,斯导敢于在他的新片里涉及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发生的惨案以及以色列随后作出的“严厉”报复措施,魄力确已远胜于拍二战题材的影片。 不过看完影片以后,我觉得,本片真正对巴以之间矛...  (展开)
enjolras 2006-02-26 23:47:06

预知却无法阻止的悲伤

  看过的四部奥斯卡提名的片子,Munich最令我悲伤。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干净,坚定,结局尽管不完美,但毕竟是小团圆。Brokeback Mountain,隐忍的悲伤,结局令人扼腕痛惜,但是终究,我们知道,两个爱着的人是没有错的,将来或许悲剧不会重演。Crash,复杂而令人思...  (展开)
kavkalu 2006-02-21 04:54:41

《慕尼黑惨案》在没有和平的世界,生的沉重和死的神圣,之一

题记: 人类是动物世界最为残忍的,因为他们对于物欲的贪婪和对于精神麻醉(信仰)的狂热完全无法自拔,只有死亡才能结束人的闹剧。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www.cinemastrikesback.com/news/thumbs/munichposter.jpg[/img] 立场决定了你的观感,...  (展开)
绿萝热 2011-02-06 01:34:09

一切有关人性的道德理论都是风凉话

按正常思维理解,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客观的理论是最冷静,最正确的判断。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这种思维在断家务事时还能有效,政治上拉倒吧。 巴勒斯坦男子说“我们可以永远等下去。”置身于水深火热之外的人,是无法超脱个人私欲说出这种话的。它显示了民族的生命力,归属感...  (展开)
kavkalu 2006-02-22 01:57:40

《慕尼黑惨案》之二:在没有公平的世界,生的惶恐和死的解脱

题记: 家园,对于一个有家的人而言并不代表什么,然而,家园对于流离失所或者受着外族侵入的的族群而言就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精神凝聚力。那么,祖国到底是谁的祖国,人民为了谁而战?!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atlasshrugs2000.typepad.com/atlas_shru...  (展开)
柴林 2006-05-30 16:47:42

《慕尼黑》

斯皮尔伯格从不会让你失望,《星球大战》他把灾难讲的入木三分,而《慕尼黑》无疑又是一部有板有眼的佳作。战争,历史,人性,情感,这几个元素像是在他掌中的玻璃球,他已通通玩转。 怎么样才算一部好电影? 也许我们再看电影的时候潜意识里已经存在了好多要求,比如我的要...  (展开)
小小风也 2006-05-13 06:58:25

一寸寸碾碎

斯皮尔博格的绝望并不新鲜,新鲜的是他能找到慕尼黑事件这样贴切的事件表达。 飞离“ET”和“侏罗纪世界”渐行渐远,忘掉“辛德勒的名单”,穿越“世界大战”,直至“慕尼黑”。也许充满想像力和人情味的世界只是灵魂暂栖之所,他用尽气力逃开的目的地,无法回避。 有条不紊...  (展开)
JOKER.D 2008-01-11 02:44:50

暧昧让人受尽委屈

要把脑袋里的感觉变成文字涂到冷冰冰的电脑屏上,是件不容易而残忍的事情;导演把自己的愤怒宣泄成一个个镜头,其中不知折了多少心血,这样想想,我就是斯皮尔伯格,这文章就是慕尼黑。 1972年以色列运动健将的身上的枪眼还冒着青烟,头上的洞不停的往外面涌着脑浆,红黑色散了...  (展开)
A 2006-10-14 08:49:13

转几个精彩的影评贴,再对影评加一些自己的观点

转评1: 摇摆不定的《慕尼黑》 火雀(深圳) 发表于:2006-6-10 23:36:39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这部电影里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或者说他想借这个以‘慕尼黑惨案’这一事件的周边,来表达一个什么主题?谴责以暴易暴的恐怖行为?或是向世人透露一下他们犹太人无坚不摧的手段?还...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后页> (共203条)

订阅慕尼黑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