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兽该死 Que la bête meure (1969)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禽兽该死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
勃拉姆斯最后一部声乐套曲《四首严肃的歌》,分别为《人类遭遇的,兽类也遭遇》( Denn es gehet dem Menschen)、《我又转念》(Ich wante mich)、《死亡,你多么痛苦》(O Tod,wie bitter)和《我若能说万人语言》(Wern ich mit Menschen und mit Engelszungen redete) 。 片尾为《人...
(展开)
A more distant, Gallic Hitchcock
An overall disappointing film, building up one's expectaion for a climax that never comes, and layers of complexities that are never delivered. Billed to be a Hitchcockian derivative , but the careful emulation is merely superficial. Hitchcock is quite hon...
(展开)
> 更多影评 3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弄潮儿们的心·浪潮 (Nineveh)
- 《纽约时报》1000部最佳电影(四) (米粒)
- 入门级影迷深造豆列 (Viking Blood)
-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藝術系影視編導專業影片分析片目(任課教師:王楠) (🐴波傑克BoJack)
- 52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豆瓣时间) (白昼白)
订阅禽兽该死的评论:
feed: rss 2.0
禽兽该死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25 条 )
3 有用 Sabrina 看过 2017-12-22 18:19:50
比较起现在,当时这种片子更重推理过程,不重悬疑氛围渲染,而结尾更是诗意、充满哲思。
4 有用 风间澈 看过 2021-01-13 21:54:19
当复仇的主人公良知和情操都高于普通人的道德水准,满腔仇恨就变成了影片对观众的羞臊。
0 有用 LoudCrazyHeart 看过 2023-05-12 23:54:57 重庆
尼古拉斯·布莱克 Nicholas Blake的小说改编。影片比较重要的是怎么去解释男主写日记的作用,除了功能性的旁白作用,还有什么呢?直到结尾重磅炸弹甩出来。一个作家,自然是要依靠写作来疏解情绪,但当他不断计划谋杀,自己的日记又被好几次发现,他自己也不想日记内容被发现,这种矛盾的发展引导这观众,直到警察再次和男主对质,强烈暗示男主借用日记故意为之的可能。回避谋杀的可能才解释了日记的作用。所有的铺... 尼古拉斯·布莱克 Nicholas Blake的小说改编。影片比较重要的是怎么去解释男主写日记的作用,除了功能性的旁白作用,还有什么呢?直到结尾重磅炸弹甩出来。一个作家,自然是要依靠写作来疏解情绪,但当他不断计划谋杀,自己的日记又被好几次发现,他自己也不想日记内容被发现,这种矛盾的发展引导这观众,直到警察再次和男主对质,强烈暗示男主借用日记故意为之的可能。回避谋杀的可能才解释了日记的作用。所有的铺垫都直到最后才全部成立且有效。而结尾点题的The Beast Must Die, But the Man too大概就是想说复仇也会让我们陷入罪恶的深渊无法自拔吧。 (展开)
6 有用 飞刀员外 看过 2009-05-06 00:50:50
这种电影能勾起多少人的怀旧!那个时代,人们拍电影纯粹是为了理想,是对电影的热爱。而现在,除了当初那批电影小将,还有谁能有这么的热忱?况且,不光是有热情而已,还有品味、修养,现在的时代还有导演去低吟浅唱吗?回到这部影片,它带来的美感单纯且优美,有种淡淡的哀愁,又刚到恰恰好的程度,不滥俗,导演得有多迷人的魅力才拍得出这么美的电影?
0 有用 吹牛伯爵 看过 2024-07-02 17:21:41 上海
形式,还是那个词,夏布洛尔尽管还是耍了些小计谋和小聪明,但夏布洛尔毕竟是夏布洛尔,完全不必担心他可能会辜负观看者们的期待,让他们,这些中产阶级们完好无损地离开那昏暗影厅;我们同夏尔一道在夏布洛尔循循的引诱下迷失与沉沦,实际上,也意味着被判无期的放逐之刑,永远地留在了“形式”汪洋的,无边无际的百慕大三角的海底中心,不是吗?这就已经值得观众欢喜,在很多导演那里,政治不过是一场别出心裁的空谈,让角色在博... 形式,还是那个词,夏布洛尔尽管还是耍了些小计谋和小聪明,但夏布洛尔毕竟是夏布洛尔,完全不必担心他可能会辜负观看者们的期待,让他们,这些中产阶级们完好无损地离开那昏暗影厅;我们同夏尔一道在夏布洛尔循循的引诱下迷失与沉沦,实际上,也意味着被判无期的放逐之刑,永远地留在了“形式”汪洋的,无边无际的百慕大三角的海底中心,不是吗?这就已经值得观众欢喜,在很多导演那里,政治不过是一场别出心裁的空谈,让角色在博得其自身欢心的同时也想要让观众加入这一投之所好的队伍才是他们的目标。总之,夏布洛尔与他们不同,夏布洛尔不误导观众,不偏袒任何一侧的视角,“悬念”总在短路处诞生。2024.7.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