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大陆 Der siebente Kontinent (1989)
导演: 迈克尔·哈内克
编剧: 迈克尔·哈内克 / Johanna Teicht
主演: 比吉特·道尔 / 迪特尔·贝尔讷 / Leni Tanzer / 乌多·萨梅尔 / Silvia Fenz / Robert Dietl / 伊丽莎白·拉特 / Georges Kern /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 / 米特·洛夫 / Jennifer Rush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奥地利
语言: 德语 / 法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1989-05-20(戛纳电影节)
片长: 108分钟
又名: 第七洲 / 冰川三部曲之一:第七大陆 / The Seventh Continent
IMDb: tt0098327
编剧: 迈克尔·哈内克 / Johanna Teicht
主演: 比吉特·道尔 / 迪特尔·贝尔讷 / Leni Tanzer / 乌多·萨梅尔 / Silvia Fenz / Robert Dietl / 伊丽莎白·拉特 / Georges Kern /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 / 米特·洛夫 / Jennifer Rush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奥地利
语言: 德语 / 法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1989-05-20(戛纳电影节)
片长: 108分钟
又名: 第七洲 / 冰川三部曲之一:第七大陆 / The Seventh Continent
IMDb: tt0098327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第七大陆的影评 · · · · · · ( 全部 47 条 )

逢迎而拙劣的可恶之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哈内克刻意标榜的冷峻色彩只有对所谓的“消极”观众凑效,在这一点上它与类型片相似。 哪怕与曾经的《班尼的录像带》相比,这都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我们几乎在蒙太奇式的早餐时光看到了哈内克对中产家庭最恶劣的揣测的描述。这种揣测丝毫不优于它旨在揭露的中产困境:收音机(... (展开)> 更多影评 47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第二部分,1988年。妻子为什么在洗车的车内哭了? | 来自Alto | 2 回应 | 2025-03-24 12:13:32 |
小女孩为什么要装瞎 | 来自—SPE— | 1 回应 | 2025-03-23 16:11:18 |
其实这对夫妇再生个孩子不就得了,独生女惹的祸啊~ | 来自麦克斯韦 | 5 回应 | 2025-03-23 15:31:24 |
还以为这片子会很多很热烈的讨论 | 来自西瓜大侠女 | 4 回应 | 2024-11-24 22:25:53 |
最后那段字幕 | 来自iceblade | 3 回应 | 2024-11-24 19:54:03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电影上的“三部曲”系列~~ (Tulipe noire)
- 我爱的文艺片(2) (有猫万事足)
- ★ 导演合集(欧美部分) (刘小黛)
- 得此两百部,足以度余生 (芦哲峰)
- 【书影集】抑郁症边缘人格障碍的某种共鸣 (兮称)
订阅第七大陆的评论:
feed: rss 2.0
第七大陆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413 条 )
52 有用 欢乐分裂 看过 2011-08-10 18:18:31
2025-3-23重看;借鉴了文学的经典叙事模式,即以接近的外壳套装于三个有微妙差异的段落,以产生叙事推力,在层级的差异和留白的张力之间,书写现代版本的变形记。开场即以汽车这一明显的现代社会的标志物为个体浮岛的外在禁锢,来揭示工业商品块群对日常生活的侵入、吞噬,布列松式的局部身体特写模糊个体的面目,用动作去表现身体在物化环境中被挤压到变形,反复的黑屏替代语言成为功能性的转场。 对比一下章节间的区别... 2025-3-23重看;借鉴了文学的经典叙事模式,即以接近的外壳套装于三个有微妙差异的段落,以产生叙事推力,在层级的差异和留白的张力之间,书写现代版本的变形记。开场即以汽车这一明显的现代社会的标志物为个体浮岛的外在禁锢,来揭示工业商品块群对日常生活的侵入、吞噬,布列松式的局部身体特写模糊个体的面目,用动作去表现身体在物化环境中被挤压到变形,反复的黑屏替代语言成为功能性的转场。 对比一下章节间的区别,辨认出最终目的的进展历程,其实很明显——孩子最先感受到环境的异化,装瞎和发痒是一种抗拒的直觉;母亲从厌烦无聊絮叨到流泪,父亲职场之路的变迁意味着一眼望到头的余生。存在的危机感发出召唤,生的意义趋向虚无,中产阶级的幻象破灭,以具体的暴力对抗抽象的暴力,砸碎充斥着物品和媒介的世界,澳洲是一个遥远的梦。 (展开)
65 有用 寒枝雀静 看过 2017-08-26 13:13:35
A/ 商品化的流水线生活腐蚀了人,人砸碎生活的躯壳,然后尸骨无存。突然觉得汽车对于现代人不仅仅是出行方便与地位象征的含义,它的透明封闭空间仿佛一层薄膜,给予了虚幻的包容感。就像热带鱼需要透明的鱼缸,我需要黑暗的电影院。摄影机的割据式统治典范。哈内克非常明白自己是在拍电影。
55 有用 芦哲峰 看过 2011-02-09 21:38:56
拆房子的电影之前还有两部,拆得最早的是《哲姆洛克》,然后是《逆喷射家族》,但拆得最好的还是《第七大陆》。
46 有用 冰红深蓝 看过 2020-05-19 13:28:36
哈内克“冰川三部曲”之首,冰冷而酷烈。1.以固定镜头为主,大量限制性构图,对物件和肢体手脚的特写承袭自布列松,在本片中更多负载着人的物化意味,个性与情感早已失去,唯有一次次机械、重复的动作。2.三段式(1987-89),前两段十分相似,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图景也在考验着观众的耐性。3.广播与电视中枯燥乏味的新闻播报及无感情的旁白读信(多处声画分离)贯穿前两段,与黑屏转场一道强化了琐碎与无聊之感。4.... 哈内克“冰川三部曲”之首,冰冷而酷烈。1.以固定镜头为主,大量限制性构图,对物件和肢体手脚的特写承袭自布列松,在本片中更多负载着人的物化意味,个性与情感早已失去,唯有一次次机械、重复的动作。2.三段式(1987-89),前两段十分相似,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图景也在考验着观众的耐性。3.广播与电视中枯燥乏味的新闻播报及无感情的旁白读信(多处声画分离)贯穿前两段,与黑屏转场一道强化了琐碎与无聊之感。4.仅仅是冷峻的呈现,无需解释理由或给出动机(一如餐桌旁和汽车中男女主人的落泪)。5.两次漫长的洗车场景,让我犹然想及[意外的春天],封闭的汽车似乎隐隐预示了将来的死亡。6.破坏与自毁段落拍得触目惊心,直触底线:撕衣扣,扯窗帘,剪毛衫,折唱片,毁家具,砸钟表,碎鱼缸,及至将钱丢入马桶冲走……决绝地破出物质世界。(9.5/10) (展开)
64 有用 何生生 看过 2008-05-08 19:22:31
估计有很多人好这口,但我觉得太不节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