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邦德的5星影评 (9)

Accattone 2018-09-07 05:06:36

在女儿的身体上追忆母亲的乳香——Saraband观后随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遗作,也是私以为其人较为坦诚、因而显得更为绝望的作品,在他晚年众多探讨家庭关系的影片中,萨拉邦德以其十个坚实匀称的乐章之内充实的文本,和一贯对单一事件极为专注的观测,探讨的广度无疑最大(包括母亲-妻子缺席作为情感替代的乱伦关系,父子间的压迫...  (展开)
三浦是条狗 2011-12-07 13:27:56

伯格曼电影笔记之《萨拉邦德》:看见你的苍老身体里的风雨

1,曾经我愤怒戏谑如小丑呀,曾经我锋利实验如刀刃呀,曾经我平和沉静如草原呀,现在我八十四岁了,这一次我尝试再直接再赤裸一些,每个场景只有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他们直接对话,面对面,用言语和动作,更换着不同的角色跳一场双人舞,或者互博,试试看他们是否有能力解决自己...  (展开)
松鼠飞 2016-12-30 22:42:47

越过仇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次自己写影评啊。电影萨拉邦德。注意的是亨里克,她女儿对爷爷约翰说“亨里克每天活在怨恨中,活的很苦”。亨里克也说过有一次他大声咒骂大学同事爸爸而让妻子听见差点抛弃他。这一切可以从他爸爸约翰和别人的谈话中看出原因,约翰说“亨里克自认为和我很像,我才不像他呢...  (展开)
恐慌性杀跌 2014-05-21 12:01:14

老年人与时间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片子有不少惊艳之处,同时也留下许多遗憾。当然,一部片子中只闪烁那么一瞬间的惊艳就足以成为让众人高山仰止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 这部片子最另我觉得惊艳的地方莫过于它的前半段,或者是前三分之一。随着剧情的推移,安娜的出现,安娜对丈夫,对女儿,乃至对整个家庭情...  (展开)
顶硬上hit_the_h 2021-12-27 00:10:03

我们都想有个安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素养不够,理解浅显,欢迎交流。 这部电影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很独特,是玛丽安打破了第四面墙与观众直接进行对话。后来她回忆着照片,突然想去看看老情人约翰。后来约翰像个孩子一样,寻求母亲一样的安慰,问玛丽安为什么来找她,玛丽安说:“我听到你在叫我,冥冥之中感觉你需要...  (展开)
伯格曼的低诉 2017-04-01 18:52:31

伯格曼的低语

伯格曼的遗作。演绎出了和他之前的作品不一样的主题。全片仅仅十几个场景,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意料之外的转折。虽然说电影的主题与以往不同,但是一些思想却在伯格曼的电影里一直通用。影片的最后,伯格曼以闪回加独白的形式想要向观众诉说些什么,我并不清楚,也许是感叹生命...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白静草原 2008-04-16 14:26:37

《萨拉邦德》: 爱的缺失

2003年,八十五岁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为瑞典国家电视制作了电视电影《萨拉邦德》。这部电影是他1973拍摄的电影《婚姻即景》的续篇。《婚姻即景》细腻而深入的探讨了当代中产阶级夫妻的各种情感问题和冲突。上映后获得很大成功,引起社会广泛讨论。时隔30年,伯格曼再次...  (展开)
joker 2022-03-24 02:19:35

萨拉邦德观影笔记

1、1973年的一部《婚姻生活》让瑞典的离婚率飙升了50%,30年后的这部《萨拉邦德》是伯格曼走过一生,对婚姻和情感的再一次思考。 2、伯格曼的电影有一种魔力,代入感太强,可以和玛丽安一起感受一分钟有多快。 3、伯格曼式的人物特写让人感觉年迈的丽芙乌曼就像是亲人一样讲述...  (展开)
小米不加糖 2018-09-01 20:14:31

伯格曼就是伯格曼

影片分9个小节讲述了在跟约翰离婚30年后,玛丽安决定到约翰家看望这个多年未见的前夫,并在他家里感受到约翰孤单的晚年生活并不顺心,同时,玛利安认识了约翰与前妻的儿子恩里克以及恩里克21岁的女儿卡琳娜,她发现这三代人之间并不那么和谐,他们彼此那么需要对方,可又无法彼...  (展开)

订阅萨拉邦德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