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影评 (221)

《世界》的版本考古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5.18在北京法文中心看了一个质量很一般的胶片版本(与此同时《风流一代》正在戛纳首映……),稍微暗一点的都糊成一团,但可能文献意义比较大的是这个版本可能也仅仅就是在2005年上映的时候放映过,回来对着笔记来记录一下差别。 版本差别(以下均为胶片版本和目前比较容易找到... (展开)
这个世界,背山望海离不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第六代导演与贾樟柯 法国艺术史家丹纳说过:“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1 第六代导演大多于80年代接受教育。正如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所言,第六代血管里流动的是胶片。2他们在相对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接... (展开)
视听角度看贾樟柯电影《世界》与中国社会的关系
倾心于对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的描绘,执着于以影像来保存个人体验,以记录片的手法刻画这些小人物面对快速变化的中国社会时的种种困惑、失落、不安和焦虑,以及对声音元素、音乐元素、环境符号等的特殊运用,共同建构了贾樟柯电影的独特世界。[1] 这部《世界》,作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