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腹 短评

热门 最新

645 vritti 看过 2008-12-27 01:34:36

带着政治隐喻和民族性的探讨,太压抑太沉重,我宁愿相信小日本切腹是源于岛国人民对鱼类的处理方式。

492 润物 看过 2009-03-17 01:50:33

一部经典中的经典,武士影片的大作。深层次剖析武士阶层的状态与实质,带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悲凉与一声叹息。如果抛开武士道本身的关系,这部片子反映的大哲也发人深思,不论政治统治与行政上的意义如何,可能某些用来束缚人的所谓“道义”都是一种矛盾综合体的表现。而在要求别人这样遵守的同时,在“道义”与实实在在的生活、人性相冲突的时候,自己能否知道如何选择呢?可能不身临其境,永远也无法下结论。而此片对于武士阶层唱出了挽歌,真实、可叹。

509 焚紙樓 看过 2016-09-02 08:57:20

47年拜師,50年入行,51年第一個劇本是拿了奧斯卡的《羅生門》,54年為了湊檔期湊出了《七武士》,60年將七武士取材的殘渣事後一湊湊出了《切腹》--「我沒有編劇的天份」橋本忍道。你敢信?

675 水水 看过 2011-02-28 16:19:14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通篇只有一个字:吃人。

378 荒也 看过 2012-06-20 23:36:48

无名浪人津云半四郎用自裁的短刀复仇,用御敌的长刀切腹。大名门虚伪的武士尊严就像井伊家被供奉的先祖盔甲,最后七零八落的倒在地上。

322 影志 看过 2019-01-12 20:32:39

“今天别人的命运,就是明天自己的写照” 看之前一直在想,一个小小的“切腹”能讲出啥故事,看完只能说我的天呐,刷新认识,叹为观止…我们一直信仰的东西是否真的值得信仰?

366 蘇小北 看过 2011-06-28 10:08:27

敘事的方式很像契訶夫的小說文本。對於事物的認知通常來至於他者的敘述,而敘述往往具有片面性和欺騙性,結尾處很有趣,可以看成是歷史真相的暗示,即歷史是權力上層的粉飾性重構,所謂的真相是一個被人為的重述的過程,帶有很大的欺詐性和功利目的,話語權是失落與普通民眾的,儘管宣稱人民創造歷史。

66 匡轶歌 看过 2017-02-25 16:47:49

情节推进靠口述,情感逻辑靠口述,背景交待、行事动机、心理活动无不靠口述,连片子“中心思想”也靠主角逐一口述。是当观众脑子不够用吧?如此叙事不叫简练,叫啰嗦又残废。除主角得到着重表现,其他人物都模糊扁平脸谱化。构图机位打光或许真牛叉,但毛病缺陷也自动光环加身就因你姓小林生于1962吗?

231 吞火海峡 看过 2011-10-04 10:45:42

行为规范作为奴化智慧结晶,本为特定时代量体裁衣的杰作,难免遭遇时局演变的窘境而引发思辨,而实际掌控历史现实的潜在规则,千年一日地严格运作,最终将不谐之事湮没美化。另外,小林正树的叙事能力,无疑已臻殿堂之境。【9↑】

191 brennteiskalt 看过 2013-03-15 18:13:41

究竟谁的权力是最大的?小林正树这部精妙的作品给出了答案:谁在叙述,谁就有权力。男主的叙事、家老的叙事在历史阐释的战场上进行着激烈的抗争,而电影的现时时段叙事则统一了两者,让真的故事在假的框架里显得愈发刺眼,历史叙述的假正经昭然若揭。整部电影的构图油画一般规整,仲代达矢棒呆。

194 冰红深蓝 看过 2015-10-22 18:30:38

一部真正的武士片杰作,完美无缺。武士道的虚伪残酷及对人性的压迫,小人物对抗时代与体制的壮美悲剧。桥本忍的绝妙剧作,工整对称的古典叙事搭配适时的回叙,节奏张弛有度。布光摄影剪辑极佳,仪式美感。武满彻的精炼琵琶弹拨。决斗戏疾风劲草+天光云影。仲代达矢表演举重若轻,收放自如。(9.5/10)

166 圆首的秘书 看过 2014-05-11 02:34:19

格局虽小,但却能进入一个至为宏大的背景当中,桥本忍功不可没!同样是武士之死,七武士把责任推给了农民和不可见的“历史洪流”,切腹则技高一筹,直指人心。虚伪的勇敢、荣誉,虚假的繁荣、富足,小林正树创造的既是政治隐喻,也是人性寓言。再好的钢刃也不比竹刀,但武士的尊严更不比生命更重要。2021.05.15 @电影资料馆 三刷。他所需要的其实只是一句怜悯,但就连这他也没有得到。

150 Obtson 看过 2012-01-08 02:22:43

小林叫板黑泽的不朽之作,如今看起来,一切都那么完美。将武士道的仪式感发挥到极致美,继而将其粉碎。荣辱永远凌驾于生死,被这样一层渲染夺走的,除了道义,还有那血肉满钵的莽莽人性。| 论历史是如何书写的。(胶转数,FUN,2020.11.22)

204 大灰狼 看过 2011-04-05 08:38:34

把电影的仪式化和映像的静态美表达到极致

81 欢乐分裂 看过 2020-07-27 13:13:33

#重看# 完美诠释所谓动静结合,动如脱兔静如处子,张驰之间肃杀凛然,铮铮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幽冥深沉处无声惊雷。 最高潮场景当属疾风烈草的打斗戏,风声如雷滚过草浪,阴云压顶,倾斜构图仿如死神附身,仲代达矢张开双臂揽风入怀,脸如雕塑凝重悲壮,值得记入影史的瞬间。 剧本与《罗生门》《七武士》有微妙相通之处,转述的真实与误解,武士道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式微与消亡(然而终局解决办法是枪),承载历史幽魂的铠甲恰如虚饰门面与虚无皮囊,最终被擎起粉碎。 布景与表演均有舞台剧之风,极具仪式庄严感,契合「切腹」于武士精神的必须,这是一场门面荣光与生命至高尊严的博弈较量,而书写下来的历史从来都是任人涂抹。 他的灵魂曾回来过,轻轻推开家门只为说再见。

85 Shin 看过 2014-04-02 01:28:58

仲代达矢的故事让我觉得他就是个上访的古代版,真正让我感到感动的是像家老那样的昧着良心忍受一切的时代秩序维护者,最后那段独白的语气实在太好了。小林真的很喜欢用倾斜三十度角的镜头来描写死亡,有一种眩晕感。

13 Poros 看过 2018-07-20 00:30:32

桥本忍的剧本处理一向都是啰嗦加说教,但内核非常精彩,能上升到哲学高度。影片对武士道精神的讽刺反思非常深刻,加入了不同阶级视角下的不同语境,很对我胃口,只可惜整体节奏没把握好。我认为闪回是一种偷懒的叙事手段,太过简单生硬,虽然完成了叙事,却对节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偏偏桥本忍最爱这样处理剧本,罗生门即是如此。 如果把主角武士回忆部分单独摘出来作为一个第二章,既能保证切腹戏完整,同时不主动明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建立两章节人物关系悬念,武士来切腹时直接给出更简洁的理由,毕竟复仇是主要目标,而真理与反思应该交给观众会更好一点

3 RIC 看过 2012-03-26 01:10:26

认真仔细看过一遍后,表示还是什么也没感受到,什么也没体会到,只是一个带点趣味的新古典主义范本

72 支离疏 看过 2017-02-28 22:16:32

确实没的说,用口述架构起整个故事,一层仲代达矢,一层求女、女儿、金吾,一层复仇三武士,有条不紊,层层递进,悬疑式的风格。最后的大决战,简直是舞蹈样式,每一帧都讲究,火枪面前,抛下贵族武士精神的偶像,切腹自杀,讽刺性、悲剧性达到顶峰。

102 有心打扰 看过 2012-03-20 03:15:05

1.开头展示了将军盔甲的庄严强大,片尾却被摔得粉碎,即便重新塑造也不过只是徒有其表。最强悍的武士即便可以以一敌十,最终却讽刺的死于三声枪响,时代更迭,武士已名存实亡。2.镜头调度、光暗调控、配乐实在喜欢。3.影片展示的是日本的艺术与文化底蕴,诠释着武士、武士决斗、武士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