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狂的影评 (45)

小狐汔济 2010-11-17 14:21:52

这部电影里我看到的全是疯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老乞丐分明就是苏格拉底,小乞丐就是Glaucon。苏格拉底给Glaucon解释怎样建造一个理想国,苏格拉底有各种各样的主意,但是每次Glaucon的回答只有一句:“对” 或者 “是的”,偶尔会争辩几句但是都给苏格拉底驳回了,他还要到处找吃的来喂饱游手好闲的苏格拉底。最后小乞丐死去...  (展开)
瑞波恩 2018-12-24 16:27:31

一部虽败犹荣的“失败之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车狂》拍完的次年,黑泽明自杀未遂。被发现时,他在自己身上划了21道口子,浑身是血地躺在自家浴缸里,受伤最重的颈部刀口长15厘米深5厘米,幸好未伤及动脉。那是1971年年末发生的事。假如他当时没有被抢救过来,那么就不会有后来《影子武士》《乱》《梦》等这些经典了。 ...  (展开)
按回车 2007-03-18 16:05:04

超现实主义的壳中是人道主义的悲悯[作者:kavkalu ]

超现实主义的壳中是人道主义的悲悯,黑泽明被人忽视的片子《没有季节的小墟》 这是一个市井的故事,发生在任何发展中国家高楼大厦的背面;这是普罗大众真实的社会,在主流媒体有意无意的忽略中。 影片片名出自电影主人公的口头禅(Dodes'ka-den),一种模仿电车行走的声音。...  (展开)
逍遥花童 2021-11-30 00:41:11

众生皆苦:黑泽明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怀 伟大的“新现实主义”电影

对于看过几乎所有黑泽明电影的我来说,这部无疑是最震撼的。作为黑泽明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他一定想要说的太多,于是用讲述一个世界的力量,140分钟左右的长度,来刻画日本战后经济腾飞时期,而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影片的原名就叫《没有季节的小墟》),虽然有8条+的多线叙事,却...  (展开)
jigedon 2013-01-08 15:16:38

待救与自救

混乱、盲目的生活,没有轨迹可循,一切都是不规则的。皆因人性本身即是盲目且不规则,每个特殊个体的存在即是没有先例。看《没有季节的小墟》中的人们,仿佛即是看芸芸众生,今日不知明日事,所以只好依据现时的状况下去吧,今日的决定也许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许是依了自以为...  (展开)
去之、彧之 2020-11-26 03:02:39

《电车狂》——一个武士的倔强与温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车狂》是一部神奇的作品,是一部不管之于电影艺术或电影史都足以选入教材的影片。 从时间线上来看它是一条中轴线,分割了黑泽明五十年的导演生涯,从1943的《资三四郎》到1993的《袅袅夕阳情》。 从电影的产业的技术进步上来说它是一道分水岭,从熟悉的黑白世界进入未知的...  (展开)
冲鸭 2023-05-16 19:59:59

人生无解,何必乐观?

当然是黑泽明最糟糕的作品,心情糟糕,作品糟糕,更是创意糟糕。这个只用看前面10分钟的电影,却在第二十多分钟时看到了两个工友一起喝酒的画面,背景是赤红色,男人穿着铬黄色。 知道为什么用色这么极端吗? 因为自恋的黑泽明,完全按照自己的绘画来指导电影。包括电车狂,在...  (展开)
副本 2014-06-13 12:15:00

入目三分的刻画日本战后的现状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起初以为是一部黑白片。看到小六画的彩色电车铺满居屋的四壁。这应该也是一部带有希望的影片。但看完整部片子。心情一直压抑着。 小六其他影评都说他是智障。在我看来。他以前本身是个电车司机。不然从出家门 和母亲拜别 去他的小天地开他幻想的电车。动作时那么...  (展开)
十一月 2024-03-02 05:01:44

2024.3.2

差点成为黑泽明的遗作,也是黑泽明自杀前所有思绪的融合。这角度看,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次求救,英雄主义荡然无存,只有人文关怀,和一种歇斯底里的挣扎。 《一个美妙的星期天》和《低下层》的融合,是黑泽明首次尝试这种艺术性的超链接结构和梦幻般的色彩。 这是一部发自内心...  (展开)
truemania 2022-07-11 23:59:33

从表演来看

这里暂不论黑导的创作过程和票房反馈。电影本身,多线程的叙事,梦想、乱伦、等待、智者、苦劳、隐忍,铺陈了贫民窟下很多元素。 但不讨喜的原因,我想是表演形式与主题不贴切:穷人生活本是市井、浅显和直接的,电影里不明所以的停顿、重复的慢动作、深邃的发呆、大笑、大怒、...  (展开)
霉姐日记 2018-01-29 11:23:22

黑泽明电影--电车狂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耐着性子看完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车狂》,我的心情很沉重。隐藏在高楼大厦背后的贫困市井人们,渺小而卑微地活着,这部电影名叫《电车狂》,可是并没有花很多的篇幅去讲智障小六,如何喜欢上电车、因为智商不高被欺负,然后因为自己善良感动他人,一类传统的故事情节。其实小六...  (展开)
尼尔 2014-04-10 10:15:02

人的意志,千差万别,事关主义问题

相当可以,共产共妻,共妻共夫,一个人回家居然找不到家,那对乞丐典型彪,用思想折磨死了自己,其次是那个独身男人,虽然也用思想折磨自己但没有折磨死,只是失去了人的形状,老头很智慧,小伙和姑娘典型的日式哲理,癫痫患者是旧式传统智者,大胖这么朴实,他媳妇我就当她是...  (展开)
Hildy at beach 2020-07-23 23:05:29

人间炼狱,各自修炼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导演的第一部彩色片,口碑比较差,主要原因在于彩色放大了人物,装扮以及场景上的肮脏感觉,并且没有一个清晰的故事,确实跟导演以前的作品完全不一样。本来我的期待不高,但是看完,发现喜欢。 首先,这个并不是现实的生活,是现实的缩影。各种人生状态都在这里了,仿佛人间炼...  (展开)
会田昌江 2018-12-31 10:26:24

琉璃窗 废墟房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中世纪教堂里的琉璃彩窗 让穿透的阳光染上明媚的色彩 温暖信仰者的心灵 电车狂人夜晚归家时 胸前摇晃的手电筒穿透门框玻璃上贴的彩色电车涂鸦 光束在另一面墙上摇晃着 整个屋子顿时五彩斑斓 伴着随之而过的电车声 将这个世界所有的痛苦淹没在黑暗中 看得非常心酸 犹如卖火柴的...  (展开)
Mari o_Qi 2008-06-10 11:20:14

看不见的电车带你游历人性的光辉

一直很闷的电影。直到看到那个一瘸一拐的男人带着同事到自己家里~~ 同事们看到一个蛮横不讲理的臭婆娘,这个女人竟然是那个瘸拐男人的 老婆。外人都看不过去这位“坏”老婆,顿时引起几个同事的唏嘘 懦弱的男人不断被老婆辱骂,直到其中一个同事实在看不下去了 开始大声责怪...  (展开)
阿三 2023-05-01 13:12:13

苦难与救赎

《电车狂》拍摄于1970年,是黑泽明首部彩色片(用传统银幕比例),构图及色彩明显沿承欧洲近代马实的油画传统,又特别专注于具体事物之表面细节,迹近写生。 在此之前黑泽明整整五年没有拍摄电影了,上一部是《红胡子》。五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包括与御用男一号三船敏郎的...  (展开)
日月 2022-04-23 23:16:29

边缘空间的众生相

边缘环境下的边缘人物,虽然现实是赤贫痛苦的,但是幻想的时候天就会亮起来,眼睛就会发光,死亡的时候是自由的时候,住进发光的游泳池的屋子里。如果连心也死了,那就已经不再是人,而是一具行尸,住在棺材一样的铁皮屋和枯萎的树中,无目无言。 开电车的傻子每天沿着既定的规...  (展开)
2021-12-04 00:22:13

走下去

你不像人 也不像动物 只能说像植物 房屋最好建在山丘上 日本人自古有个坏习惯 爱在低洼地方建屋子 日本人喜欢柔和的光线 所以爱选有阴的地方 爱在大自然怀抱中住所以不惯住石房子 虽然日本人适合住木房子 但连民族性都跟随木房子变成没持久力和懦弱 外国人之有坚强性格和能力 ...  (展开)
我们都在树上 2021-02-01 17:01:40

失败的黑泽明电影

3.0。 实在算不上是黑泽明的上乘作品。 首先,这部电影我个人的理解是:“电车白痴”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出人们的丑恶。 但大部分时间,主角都不在场;只是简单地展现废墟里面人们的生活。 片子还有一个名称叫做,《没有季节的小墟》;这个名称符合群像戏的定位,但隐隐感觉有些...  (展开)
岛民阿轩 2020-07-03 14:05:23

二战后的日本民间百态

《电车狂》 差评如潮差点逼死黑泽明的电影 “难道我要拍一辈子打打杀杀的武士片直到死吗?”妄想这应该是时年60岁的黑泽明最痛苦的疑问。能不能拍一部勇敢揭开日本国民伤疤,反映当下社会现状的电影,就做皇帝新衣里那个诚实的孩子,哪怕最后死了,也应当是有价值且无憾的吧?...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5条)

订阅电车狂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