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的记录 短评

热门 最新

5 非想 看过 2012-03-31 00:31:05

好像关于原子爆炸后影响的片子都不够深刻包括平和叙述的《原爆之子》和激进混乱的《盗日者》,这部出于黑泽明之手的日本原爆后遗症讨论也显得平庸,整体上就是在展示一个臆症者,其实日本法西斯就是个臆症狂,军国主义的疯狂就是全民的精神病,而在战后这样一个畏惧核弹危机者是精神病还是日渐麻木的国

11 一只麦麦 看过 2011-02-17 15:16:23

燥热时节,最终终于“烧起来了”。片尾牙医下楼去,母亲背着孩子上楼来。电影并非探讨核灾难问题,而是揭示现代社会中传统观念的崩塌,纯净内心被迅速变化的外界冲击。尽管被视为失败之作,却标志黑泽的人道主义从民生现实转移到人性与精神世界,电影莎士比亚诞生了。

2 把噗 看过 2013-07-05 16:12:27

开始觉得一般,后面越看越激动。一份绝妙的精神分析和社会学的分析文本。极其出色的人物群像:调度与心理刻画,三船敏郎的表演可谓登峰造极。一贯的人性剖析,而最末两次的楼梯交汇:放弃与希望。剧本创作上他者的介入已成经典,且看法哈蒂的《烟花星期三》,是偷师还是殊途同归,不得而知。

2 余小岛 看过 2018-08-10 23:41:30

简单把电影定义为日本对原子弹的恐惧后遗症是有失偏颇的,这分明是一片对人类前途未卜而担忧的赤诚之心。。当年正值美苏冷战,核威慑令所有人类都命悬一线。黑泽天皇拍下此片也是一片苦心啊。。但回头想想如今,其实也不比当年好到哪去。地球燃烧起来了。

0 上林苑 看过 2009-03-25 18:52:25

没想到黑泽对三船信任至斯,这个一贯以“过火”为演技标志的老年三船,还是很有说服力

7 琧婯 看过 2012-07-20 03:55:12

日本人遭了核爆就没完没了提 核弹弄死害怕,菜刀砍死就不怕了?绝对的受迫害狂,为此炸工厂再去迫害别人。。。死灰

1 吹热风的野草 看过 2023-03-01 12:03:25 广西

也许社会就是疯子的集合体,疯子聚在一起,互相争斗,互相仇视,互相谩骂,互相争夺,而他的整体作为一个集团,像细胞那样忽而散裂忽而又膨大起来,忽而膨大忽而又散裂开来,一天天这样继续下去。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社会吧。很可能在其中有个多少懂点道理、明辨是非的人,反而会变得碍眼,于是才造了疯人院,把他圈到里边去让他再也无法出来的吧。这样看来所谓幽闭在疯人院里的人倒是普通人,而在疯人院外边闹腾的人却是疯子。疯子在他是单个人的时候,会始终被人们当作疯子,但是成为一个团体,有了势力,说不定就成了健全人呢。大疯子滥用他的金钱力量和威力,指使那些小疯子胡作非为,人们反而称赞大疯子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这样的事例多得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也弄不明白。 到底是什么呀,简直弄不明白

1 润物 看过 2007-08-13 22:58:06

大师就是大师,战后后遗症到底对人们影响多大,看看就知道了,到底是真的杞人忧天,还是被逼的杞人忧天,没有答案,因为一切都是现实的存在.

0 乔大路 看过 2011-09-11 16:16:48

黑泽明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场个人的异化里程,以小人物反窥社会,这种民族特有的末日灾难感不经渲染也显得后现代感十足。这部里三船演的伛缕老翁和志村桥在《泥醉天使》中的疯狂医生简直是角色互换嘛:D

2 莱尼圆 看过 2013-08-19 14:31:58

年轻时风流成性老来又恐惧氢弹辐射,说是担心家人安危,多是强加私欲于他人,烧掉工厂更是如此。但他又有可怜之处,氢弹恐惧非他之过,子女觊觎遗产,精神病院结局也让人同情。黑泽明既批判自私偏执,又寄予人道主义关怀,这是“一个活人的善良呼叫”。 法院调解家庭纠纷,放大的是自私麻木的众生相

0 Over5 看过 2009-06-09 15:00:57

核武器倒计时下的岛国

0 杨小槑 看过 2022-09-03 14:25:47 北京

7.社会问题片。以核战争为背景,从走与不走的核心矛盾中可以引出一种关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问题的思考,即对杞人忧天批判的立场。绝对至上的实用主义精神已经扭曲、异化到容不得半点思辨、质疑、严谨的声音出现,一种单一的主流价值观对边缘意识的压迫,乃至今天的社会整体仍旧处在这样的意识形态当中。

0 看过 2012-10-05 20:26:38

几年前看过的吧,好像是看过的最早的黑泽明电影。

3 桃桃林林 看过 2011-08-24 20:02:45

黑泽明总是太高太远

0 豆人球 ●nly 看过 2013-05-24 12:52:56

对比黑泽晚年的《八月狂想曲》,警世价值好过太多。黑泽一辈子都忘不了原爆带来的伤痕。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人自身的发展产生了歪斜。“地球燃烧起来了! 终于燃烧起来了!你们就是不听我的话呀!” 愚蠢的人类。

1 希尼莫 看过 2011-10-25 19:57:18

黑泽明的电影题材都很好,适合每一个时代来看。

0 醉梦·聊生 看过 2018-07-21 16:32:27

中岛不惜挥霍家产,不惜四处借钱,不惜烧掉自家的工场,只为家人可以远离辐射,这种杞人忧天的极致展现直指全球核弹危机,把日本人的那种绝望毫无保留地体现了出来,一脸黝黑瘪着嘴的三船挑战了固执的老人,他指着太阳说地球烧起来了。

0 张晚禾 看过 2022-06-04 17:18:37

看半天才发现里面的那个老头子是三船敏郎 gosh... 志村乔的表演风格,还真是蛮固定的...

1 Obtson 看过 2013-07-03 21:24:57

居然是一部预言警世作,建立在冷战期的基础上,就连人心都是冷的。三船弓着身子扮老,那副佝偻的样子比内心张牙舞爪的儿女亲切许多。看,地球着火了!可能正是本片的极端状态,让我喜欢不起来。

1 我到和林格尔来 看过 2021-07-27 21:37:25

旬报第四名。记得去年看《复眼的映像》时桥本忍提到此剧本的创作与其他很大区别,不再是三人同时独立起稿。挖地下室逃难的电影可能是从此片获得灵感。二战后,恐核片成了最能代表日本的题材之一,虽然没有核辐射直接描述,通过三船敏郎这个老头的“荒唐无理”的行为表现出对核辐射的恐惧。冷战来袭,在家人眼里荒诞,在世人眼里是预言,这种叙事表演让他成为寓言故事,一家人的行为也可看成三权分立的制度,权力的相互制约。逃离日本,逃往巴西、亚马逊,不够,应该逃离这个星球。最后一个镜头构图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