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罗双树 短评

热门 最新

14 Ada的B计划 看过 2018-03-13 22:21:14

“幽冥影像”是精准的描述:不以人,而以人化视角作为电影的核心。运动长镜头与自然主义的结合并不多见,其实两者本是天作之合,可以做得更好:最后的镜头应当直接从窗口旋出去呀,断了就差了口气儿。

67 如是我闻 看过 2010-09-29 13:35:12

河濑直美:拍电影就像生活一样艰难,克服这些苦难的力量不是车,也不是钱,而是风、阳光和走在我们前边的人们。

8 非想 看过 2011-04-15 19:02:16

和阿彼察邦很像从生活从逐渐挖掘出生命的律动,这部很闷的片子在河濑直美以琐碎现实为主添加了亦真亦幻的辅料后开始有了“神性”,两点:一是沙罗节上震撼的舞蹈俨然民俗风情,醉心于雨中的舞动摄人心魄,二是众人用共同的音律帮助生产见证新生命的诞生,俊在哥哥圭神隐后看到新生的弟弟流下了泪水

11 冰红深蓝 看过 2021-09-18 16:12:18

河濑直美最有生活气息与影像生命的电影之一,将奈良古城的韵致拍得如此鲜活迷人。1.手持长镜贯穿全片(但没有达内兄弟那么紧贴身体咄咄逼人),全程自然声(零画外配乐),气调朴实清淡。2.几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手持跟拍长镜实为多镜拼接而成,却予人时时在场一气呵成的感觉。开场往昔回望段落镜头运动如若魔法,又似游魂视角,这才是电影的终极魅惑之息!结尾更与此呼应,神隐的哥哥恍如回魂重生,抑或涅槃飞升。少年少女一起骑单车与奔跑穿街过巷的跟拍晃镜涌溢着青春年华的激跃。3.全片表面恬静冲淡,内里却心潮起伏,恰似生活的本来面目,甚少炽烈的爆发,而是任忧伤苦痛渐渐融入心底。拒绝戏剧化处理,一如警察来访只以画外音暗示,哥哥下落悉数留白。4.沙罗节雨中狂舞&漫长分娩艰程。5.不断复现的法事铃声,花草、屋檐、寺庙、猫咪。(8.5/10)

2 Pincent 看过 2022-01-03 03:29:37

88/100 #FIFF23# 反对生与死的二元论:沙罗双树,一枯一荣,生死盛衰相互流转。虽与《萌之朱雀》都用到虚构与非虚构结合的方法拍社区,但仍然相差很大,镜头明显更加自由,手持摄影使得摄影机作为观察之眼,它想要跟随角色而不是不断地将焦点转移回自然,让观众与电影度过一段亲密美好的时光。戏剧性只在背景中,留给观众的只是一种生活氛围。最后一段舞蹈将某种流动的、传染的能量宣泄出来,不就是活着的意义吗,那场超验的雨,大概只是划出仪式中重复性的力量。以鬼魂的视点串联生死,最终将生活作为恩典,像天使一样飞升并重生。

1 苢蘩 看过 2010-06-22 14:51:31

“沙罗双树的花朵,昭示着胜者必衰的道理”。 奈良的古老小镇,很有风情。 长镜头让我头晕目眩,从电影开始气氛就一直压抑着,直到最后,新生命的降临才冲破这种窒息感,那样的生产场面是日本特有的吗?许多人围坐着陪伴,一起呼吸,说鼓励的话,故事的结尾,一如开始。

15 雅哈哈 看过 2008-08-25 21:54:24

03的沙罗双树比97的萌之朱雀好,不过同样喜欢这四个四个近乎唇语的词,那是释迦牟尼涅磐时卧床四边的树木。奈良是河濑直美的故乡,除了灯全片没有出现过带电的现代产物,镇民们趿拉着木屐进出于神社,在沙罗节的街道上肆意舞蹈——做翻译的又省力(对白很少)又头痛(乡音太重)。圭在街道的尽头凭

11 有心打扰 看过 2016-12-02 17:54:25

1.多年前一个慵懒的夏日午后,他的哥哥在一场追逐里,消失在他的前方,懵懂的他不明所以然,渐渐封闭了自己;2.沉默寡言的他,看着大家都在加油打劲,而他只是在一旁看着,等到新生命终于诞生,他安静的流下泪水。

0 长胡子的心脏 看过 2012-02-26 17:44:46

分镜头,摄影,美工,调度都次的一逼。

2 TWY 看过 2021-12-20 22:09:19

手持跟拍,在这里显然要被允许,因为每一步都那么踏实地被看到,每一步之间都昭示着细微的变化——房梁的柱子划过整块银幕,这运动中有着无限秘密,像个雨刮器,突然间你就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6 看过 2016-11-04 20:37:34

河濑直美的日式乡情,亲人羁绊。开头的奔跑长镜头太魔幻了。bd版出的话,值得回看。Bucketlist:去奈良住民宿

4 粉粿症候群 看过 2019-02-24 17:34:55

88/100,格局虽小却意境悠然。手持摄影赋予了灵魂活力,让他一直以一种追逐者,监视者的姿态萦绕着家庭。但河濑直美来自奈良的眼睛又是如此的善良多情,温润如水的家庭生活,一花一草的禅意,还有自始至终柔和的光晕。 但生者对于死亡始终是困顿和执着的,少男少女的感情似乎也因此无处安放,双生子一如沙罗双树,一枯一荣,哥哥的“神隐”始终带着献祭的意味,以求达到了佛教中“四无”的境界,但导演依旧赋予了哥哥以生命,最后灵魂以退出者的姿态离开了房间,孩子出生,既是生命的轮回,灵魂的涅槃,亦是对夕的一种超度。禅意顿浮于光影之上。

4 Morning 看过 2020-07-12 21:49:50

生子有些太长,毕竟但凡出现孕妇的电影,总有产子戏。庆典结束后的关于城市的讲话也稍稍有些多余。我从前看的时候心想,如果我开了咖啡馆,我要循环放这部电影,让它成为背景,听听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听听奔跑的脚步,偶尔也会被庆典和争吵吸引过去目光,它是一部太好不过的情绪电影,它的开阔之处像是可以直接走进电影里。我今天又泡了一杯咖啡看它,在这部电影里从人的消失开始讲起,你不知道它会收获什么,与喝咖啡能品尝到的收获不同,咖啡的味道散去就好像这部电影,余韵悠扬的飘走。

8 凉水 看过 2014-05-27 01:51:04

河濑电影里的绿,连结生死。喜欢电影琐屑的生活感,虫鸣鸟叫、树林里飒飒的风声、木屐拍打路面的声音,雨声,声音其实从未离场,却又异常静谧。喜欢电影里穿堂入室来去自如的长镜头。

2 醍醐灌饼 看过 2021-06-06 19:30:30

第四次看,更加觉得越是试图去“看到”,体验越变得复杂或神秘、瞬时而不可复制。

6 🌵🌵 看过 2019-02-23 22:14:47

十年前哥哥失踪后以及十年后警察带来噩耗时这种看似应该最悲痛的时刻,导演都以戛然而止的手段跳过或省略,她意在以迂回的方式表现一种渗透进生活的悼亡状态,因而利用自己所擅长的纪录片手法极力去展示真实和日常化,这种日常化展现和人物内心微妙的异样形成了自然且不露痕迹的对比。自始至终的摄影机亡魂视角又为电影本身赋予了一层新的独立意义——摆脱摄影机,也暗合了文本主题——走出阴霾,带有窥探属性的镜头(哥哥视角)如同魔咒一般始终“缠绕”在家人身边,直到结尾新生命的诞生(象征轮回),摄影机终于退向屋外穿过走廊升上天空,同时影片结束。

2 阿树 看过 2012-02-09 01:00:18

長鏡頭的運用和蒙太奇的組合真是相當迷人,奈良古城的記憶,消失而無法歸還的親人,無論不能遺忘的,或者是能夠遺忘的,都會過去。

0 持人的摄影机 看过 2022-05-14 04:52:53

7.8/10。①奈良:哥哥圭意外死亡后一家人陷入了各种痛苦以及他们逐渐走出阴霾重新向前看。②充满生活感的轻盈而有活力的诗意氛围(正如同影片的小镇的风貌与人情给人的感觉)的营造:朴素的影像质感+实景拍摄+自然光;美而诗意的高水平摄影(光线/构图等);各种如幽灵般轻盈而诗意的高水平手持长镜头(圭作为幽灵的视角与运动);舒适的音响;零画外配乐。③作为角色导向的主情绪电影本片叙事太散(角色太多,问题同质于《不散》)太浅,本想扣2分,但由于叙事似乎也没那么浅,故暂扣1.7分。

9 大灰狼 看过 2012-05-02 21:28:09

戛纳宠儿有点over the top,这些电影哪有那么好

1 炯之 看过 2018-11-24 11:09:06

河濑直美像是纯粹的雕刻师,她用尽身体的每个细胞来说明人类世界情感的自然性,她的影像在翠绿之间饱含着对于生命的情感,她也时常缺乏解释,这使得她的影像有些隔离,需要调动人的情感结构并且去忽视那些与现实逻辑不符合的微小之处,意图挖掘平凡人生背后隐藏的某种神秘性,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直观感受,却又能将着眼点投入简单现实背后复杂的深层结构,如果说是枝裕和的电影是关于生活的痕迹,那么河在濑直美的电影中常常能看到生命的痕迹。

> 去 沙罗双树 的页面

沙罗双树 沙羅双樹

导演: 河濑直美

主演: 河濑直美 / 生濑胜久 / 樋口可南子

类型: 剧情

地区: 日本

片长: 99分钟

上映: 2003-07-12(日本)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