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知更鸟 短评

热门 最新

668 亚比煞 看过 2011-03-31 11:52:18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握着偏见的子弹,不要轻易瞄准他人,不论他是黑人,同性恋,还是其它宗教的信徒。这些偏见都不是爱而是恶,它们只会让我们杀死越来越多无辜的知更鸟。

853 石墙 看过 2011-01-04 18:48:38

最伟大的人也无法对抗固执的偏见,但是最固执的偏见也无法对抗那些善意的人们心中的温柔。

315 fomalhaut 看过 2017-04-16 11:25:35

初看以为是反种族歧视和恐怖悬疑的拼盘,只有当明白了1932年对美国意味着什么,明白了从国家经济崩溃到国民精神崩溃的大环境,才能领会原著小说和电影力图表达的,在艰难时世中坚持正义、善良、勇敢与爱的可贵。

213 欢乐分裂 看过 2012-12-09 21:21:51

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丧失理智的、毫无道理的畏惧心理;比恐惧更令人恐惧的是偏见;我们在银幕上目睹民主和正义的缓慢增长,可是我们在现实中无迹可寻。

236 看过 2007-02-19 16:34:29

小孩子的戏很出彩。但是贯穿全剧的神秘主义和象征的东西分散了主题。

126 艾小柯 看过 2013-06-04 10:03:15

历史意义大于电影形式。童年回忆的细枝末节异常精彩。

71 芦哲峰 看过 2011-05-15 15:59:38

镜头语言可称典范,镜头的转换多次运用叠加的效果;孩子部分的故事充满张力和悬疑色彩,吊足观众胃口;庭审部分与其他庭审片一样,不可避免的说教,煽情,好在时间并不长。

645 看过 2007-10-24 14:12:12

两件事 1.民主不一定是好事,一旦一个群体形成了一种合意的偏见,民主就是促成偏见转变成欺压的工具。 2.伪善的群落,看这个,会想到拉斯·冯·提尔的美国三部曲,那个白人小姐在法庭上大喊让每一个在场的绅士为她主持公道,道德就成了一种不需要人们对此做出思考的行为规范。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群落内的保持一种一致性,而不是思考事情本身的对与错。这样的一种道德观,其实质意义上就是非道德的,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正义感,其本身就是一种伪善。

157 影志 看过 2013-05-12 19:57:43

“你永远不能轻易评论一个人,直到真正了解他。” 社会意义大于电影本身,平淡无奇的经典老片。

18 寒枝雀静 看过 2019-11-05 23:39:57

C / 不太明白为什么要保留这个仅仅作为累赘文本存在的回忆叙述,给观众造成了很大的误导,最直接的弊端便是掩盖了本就存在的孩童/成人双重视角。好在依然通过叙事节奏的把控将这种视角张力勾勒了出来,童年夏日的散淡怪奇体验与成人世界空间分配严明的法庭戏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时间质态。但缺陷仍在于,成人世界的部分被描述得过于规整,以至于无法将两个世界先拉开足够的距离再产生碰撞。结尾确实是扰动语气的妙笔:失措的孩童从厚重的茧中蜕变出来,与另一种寄生的、被召唤出的“幽灵”发生超时空的相遇。

40 有心打扰 看过 2013-05-27 09:30:00

1.偏见是一股不可抵抗的力量,令人无所适从;2.儿时的恐惧只不过是大自然的虚幻,长大以后面对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恐惧;3.镜头语言极佳,光影下令人惴惴不安,那是儿时的经历;4.不要杀死一只知更鸟,亦不要去伤害一个善良的人;5.“你永远不能轻易评论一个人,直到真正了解他。”

31 seabisuit 看过 2016-08-06 22:26:57

这种不过时的影片意义大于本身,用儿童视角的鬼屋对比一个种族歧视的案件呈现了人类的固有偏见的转变。派克一身正气的影帝给表演更加生动的小孩子上了一节了解这个世界的实践课,杜瓦尔还是太诡异了,出色的改编剧本和台词。资料馆。 iPhone

9 巴喆 看过 2013-05-02 19:41:50

偏见或无知,害死知更鸟。在那个时代,种群偏见普遍先于真理和正义,而所谓的民主,有时只是多数人的暴政罢了。8.3

120 大头绿豆 看过 2006-08-22 19:52:51

每个人说话都像英语四级口语一样,清晰,缓慢。觉得主旋律得有点过分了。<catch me if you can>里边,leonaldo就是拿这个片子学格利高里派克的慷慨陈词而当上律师的。

268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看过 2016-01-01 07:50:19

太出人意料的法庭电影了,居然是从儿童视角拍摄的。前1个小时几乎以为是“伴我同行”,事实证明这个长铺垫还是很必要的。老电影的起承转合感明显,格利高里·派克太让人想嫁了。不要杀死一只知更鸟,它们全部做的只是唱歌...

180 不贰🙈🌈 看过 2018-09-30 22:13:52

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杀死一只为你歌唱的知更鸟,也没有任何一个道理,只因为你的无知和偏见就去伤害一个温良的人,这个人在昨天可能是黑人,今天是性少数群体,明天又会是谁,只要针对少数人的偏见一直在,就会有知更鸟因此而死。

122 米粒 看过 2013-11-10 12:42:15

哇,没想到是这么好看。完全被格雷格派克迷倒加至五星(什么叫高“富”帅,看这里。比罗马假日还要有味道)。法庭戏出众不亚于史密斯去华盛顿或控方证人,精彩感人又不夸张,且辩论技巧一直在现在的律政剧中沿用。这是一个充满歧视和误解的社会,消解的过程值得我们用如此的影像来记录。

102 匡轶歌 看过 2013-02-23 21:04:42

1.抛开作品的时代意义不谈,镜头语言太漂亮了,两条线平行铺开,叙事转场流利娴熟,片头尤其令人惊艳。近来看到最为叹服的开篇,一是本片,一是希区柯克的《忏情记》。2.庭辩戏力度没出来。3.你永远不能轻易评估一个人,直到你真正了解他。

8 Ocap 看过 2015-05-05 15:29:51

两条看似不相干的故事线最终通过相同的命题交织在一起,从象征局部性歧视的种族问题,升华到围绕人人的普遍性歧视,这让一部美帝专有的社会催生之作进化为扶正三观的世界级颂歌,肤色隔阂只存在于历史片刻,究其源头确是人云亦云的偏见。本片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鲜活的。 Android

18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看过 2011-06-14 22:53:27

说到种族歧视条件反射就想到美国。小女孩的风格让我想起《城南旧事》。正义的格里高利派克挺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