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拜校园事件 Bowling for Columbine (2002)

导演: 迈克尔·摩尔
编剧: 迈克尔·摩尔
主演: 迈克尔·摩尔
类型: 纪录片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 美国 / 德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2-05-15
片长: 120 分钟
又名: 科伦拜恩的保龄 / 美國黐Gun檔案
IMDb: tt0310793
5星
43.1%
4星
45.7%
3星
9.7%
2星
1.1%
1星
0.4%
好于 86% 纪录片

科伦拜校园事件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科伦拜校园事件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664 条 )

热门 /  最新 / 

104 iceman 看过 2010-02-27 16:27:53

今天和往常一样,政府不断轰炸名字很难念的国家……

49 戛剑生 看过 2010-05-19 17:02:50

曾扮演宾虚的好莱坞影星Charlton Heston竟然是美国枪支协会时任主席,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右翼激进的新保守主义者,其浑厚敷衍而缺乏耐心的嗓音的确让人不由唏嘘,绅士的特权和趣味掩盖不了种族歧视的自我消毒

49 思阳 看过 2010-01-21 10:52:42

刚好自己几天前才开了枪,朋友家里也有十几把枪。第一次摸到上膛的真枪时,我想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害怕失手的恐惧。但摸久了竟然就习惯了。怎么能习惯呢?操。于是我惊异美国买枪的方便,似乎对未成年人来说,买枪和毒品比买烟酒容易。美国人对万物的恐惧纯属病态。枪支合法无非是往疯子手里塞刀子。

30 希尼莫 看过 2010-09-16 14:14:04

美国媒体灌输恐怖,美国人无安全感。(反例:加拿大) 中国媒体灌输拜金,中国人要拥有各种名目的生活方式。(反例:所有正常可行的幸福感)

22 Caesura 看过 2009-12-09 14:14:35

并没有完全的说服力,倒是造成了更多思考的空间。而且可以看到导演很强烈的个人立场和感情,当然,这不一定就是个缺点。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此片虽然讽刺了媒体对“恐惧”的概念的宣传,但其实它本身从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 更多短评 1664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科伦拜校园事件的影评 · · · · · · ( 全部 45 条 )

我对你的无语简直能沉默整个宇宙 2009-03-12 16:35:57

大国的恐惧

——《克伦拜恩的保龄》是第一部让我不由自主地看了第四遍的纪录片。尽管我已经爱了很多人,我还是爱上了麦克·摩尔。 在密歇根,几乎任何人都有接触到枪的机会。一个瞎子可以拥有枪,为了有趣可以让一只狗扛着枪,银行为了吸引顾客开户可以赠你步枪,在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和...  (展开)
Bigteeth 2007-12-01 23:23:07

Bowling for Columbine随便说说

1, 这是一部2002年被国际纪录片协会评为历史上最佳纪录片的电影。在嘎纳,影片放映结束后,观众起立鼓掌13分钟。我对摩尔那肥胖臃肿的样子很有好感,也喜欢他采访时候肆无忌惮的腔调,这一切让他看起来像是一个文化顽童。我喜欢聪明的,有文化的孩子。他的电影充满了鲁迅...  (展开)
南桥 2006-06-16 01:33:47

警钟为谁而鸣?

美国人怕死。自我保护到了强迫症一般的地步。无论是里根式的理想主义者,还是克林顿式的实用主义者,所有政客都希望把暴力堵在国门之外。合乎其利益的,他不管对不对都要扶持;不合乎其利益的,他就要根除之。《华氏911》导演Michael Moore 拍摄的纪录片Bowling for Columbine...  (展开)
叉叉小箭猪 2007-04-10 18:09:31

当大象踩着保龄

昨天突然收到老妈电话,原来她终于得知UW的枪击事件,我花了好一阵子才安慰她说这种情杀在哪个大学都有的,浙工大也有,只不过别人是动刀子,我们这是动枪子。后来琢磨着我怎么就能对这样的事情无动于衷呢,也许是吴宇森看多了,奥利佛.斯通看多了。 这就像范.森特在...  (展开)
南桥 2006-06-16 01:47:04

永别了武器

我和我的美国同事华伯特都看过这部电影。华伯特的一门课程作业,写的就是这电影。Colunbine枪击案中死了12人,凶手还特地将其准备过程录制下来,丢在车库里,并在车里留下线索,引导警方查找到录像。他们希望借此唤醒点什么,虽然这样非常愚蠢。说到这里,我开始有印象了,以前...  (展开)
小油飞 2008-09-30 11:02:32

有点迷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想相比之下华氏911比这部要更成功一些,原因可能在于华氏911主题比较单一,而bowling for columbine要探讨的东西太多,结果浮于表层。 事实上整部片子是有些自相矛盾的:一方面提供证据否认枪支与谋杀的关系,一方面却又对出售枪支的公司步步紧逼。既然我们知道加拿大的持枪...  (展开)
OmniAngist 2010-12-17 00:30:28

迈克尔·摩尔,揭露阴谋的“阴谋家”

很多人说,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揭穿了美国政府的阴谋;也有人说,让无数观众认清美国政府、特别是以布什为首的美国政府的卑鄙行径、让人了解其“流氓本质”,从而号召民众反对之、抗议之,这本身就是迈克尔·摩尔的阴谋。然而,无论他是在揭露阴谋,抑...  (展开)
酒仙桥14号 2019-09-29 11:40:57

全场鼓掌13分钟,这部震撼人心的高分片,改写了戛纳历史!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999年4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哥伦拜恩高中。 两名高中生,分别名叫埃里克·哈里斯(Eric Harris)和迪伦·克莱伯德(Dylan Klebold)。 他们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校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其他24人受伤,两人随即自杀身亡。 这起事件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展开)
Roi 2010-07-28 03:03:01

从是否信教到是黑是白

美国奴隶制起源: 第一批殖民者安定下来以后,其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有了一项政策:新移民在种植园工作若干年后(相当于仆人),就可以分得一片土地,拥有自己的种植园。前提是:必须是基督教徒。当时的黑人和白人一样可以拥有自己的农庄,是自由人。 后来这一政策变...  (展开)

> 更多影评 45篇


关于《科伦拜校园事件》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科伦拜校园事件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