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儿 O Lucky Man! (1973)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幸运儿的影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幸运儿》,时代的自传和自嘲
文/故城 1968年的法国,五月风暴前夕,林赛•安德森携《如果》来到戛纳,轰动整个法国,也许至今我们仍很难界定,是五月风暴成就了《如果》,还是后者催化了前者,至少在当年的戛纳,这部影片让整个法国的青年为之沸腾。一年后的春天,同样是热血沸腾的青年,将《如果》的结...
(展开)
> 更多影评 4篇
本片原声正在播放 · · · · · ·
去豆瓣音乐收听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稀有未知好电影 (蜜蜂)
- 【豆瓣冷门佳片】8.4-8分|评分人数<5000 (影志)
- ★ 导演合集(欧美部分) (刘小黛)
- 七十年代电影精华(200部不应错过的电影+实验电影22部) (ForbidenPlanet)
- TSPDT影史最佳电影1000部(2016年版) ([已注销])
订阅幸运儿的评论:
feed: rss 2.0
幸运儿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74 条 )
9 有用 火娃 看过 2016-05-14 20:22:40
8/10。内核清晰深刻,包含了整个英国社会形态的批判:圣诞老人脱光少女的淫秽默片放映,核弹事故,把人变成猪的药品实验,乳房哺育着男主的自然宗教,非洲独裁者与西方资本家狼狈为奸镇压起义,义正言辞的法官私下有受虐癖,流浪汉迁怒于福利志愿者进行围殴....片末狂欢,虚构的电影世界才能逃避现实。 @2016-05-14 20:22:40
7 有用 欢乐分裂 看过 2014-10-07 21:35:39
闯遍东南西北,历经贫民上流,冷战对峙,医疗滥用,资本垄断,超现实之旅;乐队出场大赞,喜感兼具荒诞;Malcolm McDowell存在感太强,几乎难以不想起发条橙。
2 有用 2046小马 看过 2024-07-30 23:56:34 江苏
阵容—麦克道威尔、理查德森、雷切尔·罗伯茨、阿瑟·洛和海伦·米伦都是一流的。然而,最出彩的“演员”是艾伦·普莱斯,他为这部电影谱写了精彩的配乐,并在电影的不同间隙演唱,无论是在原声带中还是在录音棚拍摄的场景中。这些歌曲或多或少地强调了米克的冒险历程的各个章节,提供了大卫·舍温剧本中缺乏的机智和惊喜感。当米克开始上路时,普莱斯兴高采烈地唱着“卖,卖,卖——卖你所代表的一切”。 配乐对舍温如此沉重地... 阵容—麦克道威尔、理查德森、雷切尔·罗伯茨、阿瑟·洛和海伦·米伦都是一流的。然而,最出彩的“演员”是艾伦·普莱斯,他为这部电影谱写了精彩的配乐,并在电影的不同间隙演唱,无论是在原声带中还是在录音棚拍摄的场景中。这些歌曲或多或少地强调了米克的冒险历程的各个章节,提供了大卫·舍温剧本中缺乏的机智和惊喜感。当米克开始上路时,普莱斯兴高采烈地唱着“卖,卖,卖——卖你所代表的一切”。 配乐对舍温如此沉重地试图嘲笑的可怕猥亵行为表现出了真正的讽刺。电影仅仅向我们指出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甚至指出穷人可以像富人一样像野兽一样行事,是远远不足以称得上是“严肃”或“重要”的。而可能暗示猖獗的资本主义和技术疯狂可能会因某种可怕的侥幸而成功实现其承诺这将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自由主义者所奉行的陈词滥调。 (展开)
0 有用 满月的巫师 看过 2012-06-05 13:19:34
看见罗素。你们不再会爱,你们不会处理日常。生存的恐慌,冠冕堂皇的道说使一切陷入坏的无限性。让上帝见鬼去吧!立足之地不是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必要前往主的国。
2 有用 谋 看过 2024-05-13 06:12:21 英国
#BFI #21948 #184mins 长评-微笑咖啡人的史诗。电影的剧情太吸引人了,三小时完全不显冗长,并且结尾处的处理也堪称完美,电影以奥德赛作为叙事结构,荒诞 ,超现实的故事更是对社会的一次强有力的讽刺,内容上可以看作是《如果》和《发条橙》的延续,一个对现实社会史诗般的嘲讽,电影涉及的元素也堪称全面,看似探讨了野心及成功,但感觉更多的是对人类(洞穴中的人)的现实探讨。男主演绎的太好了,在滑... #BFI #21948 #184mins 长评-微笑咖啡人的史诗。电影的剧情太吸引人了,三小时完全不显冗长,并且结尾处的处理也堪称完美,电影以奥德赛作为叙事结构,荒诞 ,超现实的故事更是对社会的一次强有力的讽刺,内容上可以看作是《如果》和《发条橙》的延续,一个对现实社会史诗般的嘲讽,电影涉及的元素也堪称全面,看似探讨了野心及成功,但感觉更多的是对人类(洞穴中的人)的现实探讨。男主演绎的太好了,在滑稽,存在和绝望中切换,每一步的变化都是如此鲜活。小故事的形式使用剪辑凸显荒诞很契合。艾伦普莱斯的配乐有一种冷静且充满宿命的感觉,与影片的荒诞结合在一起真的是绝配。折页上提及“本片是布莱希特意义上的史诗”。辩证戏剧反对美学传统,破除虚构的现实,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博很恐惧》算是内化展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