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姊妹 Die bleierne Zeit (1981)

导演: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编剧: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主演: 尤塔·兰佩 / 芭芭拉·苏科瓦 / 吕迪格·福格勒 / 多丽丝·沙德 / 韦雷妮丝·鲁道夫 / 吕克·邦迪 / 弗朗茨·鲁德尼克 / 朱莉娅·比德尔曼
类型: 剧情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西德
语言: 德语
上映日期: 1981-09-10(威尼斯电影节) / 1981-09-25(西德)
片长: 106 分钟
又名: 德国姐妹 / 德国姊妹们 / 沉重的年代 / 压抑的年代 / Dark Times / The German Sisters / Marianne and Juliane / Marianne & Juliane
IMDb: tt0082081
5星
22.1%
4星
55.2%
3星
21.1%
2星
1.3%
1星
0.4%
好于 47% 历史片

德国姊妹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德国姊妹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69 条 )

热门 /  最新 / 

17 冰红深蓝 看过 2019-06-03 12:13:31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成名作,1981威尼斯金狮奖。背景是1977年的“红军派”恐怖组织及“德意志之秋”。以两姐妹喻指东西德的骨肉分裂与左右路线分歧。有意思的是姐妹学生时代的习性与成年后截然相反,虽未深入展开,显得逻辑不明,但或而亦体现了人性中的两极矛盾及压抑与社会化的进程问题。受害的最终总是小孩,一如片头插入的堕胎合法化运动场景。学校放映的二战大屠杀纪录片令人心惊,无论是谁,都理直气壮地自陈“Ic...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成名作,1981威尼斯金狮奖。背景是1977年的“红军派”恐怖组织及“德意志之秋”。以两姐妹喻指东西德的骨肉分裂与左右路线分歧。有意思的是姐妹学生时代的习性与成年后截然相反,虽未深入展开,显得逻辑不明,但或而亦体现了人性中的两极矛盾及压抑与社会化的进程问题。受害的最终总是小孩,一如片头插入的堕胎合法化运动场景。学校放映的二战大屠杀纪录片令人心惊,无论是谁,都理直气壮地自陈“Ich bin nicht schuld.”。此外,宗教氛围隐隐笼罩全片,无论是片头摄影机凝视的十字窗户(其后流畅转为运动长镜),还是姐妹从小所受的基督教教育,抑或是朱丽安面对妹妹尸体时呢喃的祷文与对自杀选择的不解与拒绝相信(自杀为基督教教义所禁止),都在提出天问:世界为何如此?未来的女性主义与政治斗争将走向何方?(8.5/10) (展开)

6 Comel 看过 2013-11-10 13:44:19

3.5星,政治隐喻很多,但象征手法用得太刻意,如何合理嵌入才是王道

1 Trillian 看过 2018-12-30 15:53:41

非常好。复杂残忍,几近伯格曼。文德斯用一生去回避的问题,Margarethe以诚恳的勇气去表述和面对。在女性主义风起云涌的当代,却少见这样从大格局反思的作品。对于Vogler这个温顺呆萌还会做饭的家庭主妇角色,我只想说,女主角你不嫁没关系让给我好吗???

3 吴邪 看过 2022-11-19 18:43:17 上海

@2022德国大师展。 很少看到这么动情又有力量的德国电影,后半段一度被抽泣声包围。 影片未把焦点放在姐妹俩参与的社会运动上,而是聚焦家庭的私人一面,也是对片尾孩子要求知道所有故事的一种回答。 玻璃重影看出鸡皮疙瘩,恰恰点出姐姐的心理变化;妹妹上吊像耶稣,受难的一代-纳粹的孩子,被烧伤的纳粹的孩子的孩子… 谁说不能一个人跳华尔兹?值得注意的是,妹妹还有一同拯救第三世界孩子的男同事,姐姐身边却只有女... @2022德国大师展。 很少看到这么动情又有力量的德国电影,后半段一度被抽泣声包围。 影片未把焦点放在姐妹俩参与的社会运动上,而是聚焦家庭的私人一面,也是对片尾孩子要求知道所有故事的一种回答。 玻璃重影看出鸡皮疙瘩,恰恰点出姐姐的心理变化;妹妹上吊像耶稣,受难的一代-纳粹的孩子,被烧伤的纳粹的孩子的孩子… 谁说不能一个人跳华尔兹?值得注意的是,妹妹还有一同拯救第三世界孩子的男同事,姐姐身边却只有女性共事。 能理解为什么伯格曼喜欢它,相似的经历,视角和厚度 (展开)

4 桃吉诃德 看过 2019-09-22 00:21:24

2019.09.21 山一影展。很难说应该从什么角度定义这部影片,激进理想和世俗庸常的对立政治隐喻被包裹在姐妹情感的互动中,女性身份在这一过程中似乎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如果把姐妹换成兄弟,故事大抵也成立)。少年时在“存在与虚无”中沉迷的叛逆姐姐,在与成年后日渐激进的妹妹的争吵与和解中逐渐找回了被埋葬、被规训的自我,而情感也从被压制的方寸之中挣脱出来,她们相互撕扯,又断不掉牵引的线,她们在最终互成镜像... 2019.09.21 山一影展。很难说应该从什么角度定义这部影片,激进理想和世俗庸常的对立政治隐喻被包裹在姐妹情感的互动中,女性身份在这一过程中似乎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如果把姐妹换成兄弟,故事大抵也成立)。少年时在“存在与虚无”中沉迷的叛逆姐姐,在与成年后日渐激进的妹妹的争吵与和解中逐渐找回了被埋葬、被规训的自我,而情感也从被压制的方寸之中挣脱出来,她们相互撕扯,又断不掉牵引的线,她们在最终互成镜像的同时,生命也达成了同质化,政治隐喻的力量在姐姐与同居十年的男友分手、重新将外甥接回的结局中与血缘和记忆结合成了不可言说的真实神秘。如果对战后德国乃至欧洲社会思潮没有一定了解的话,理解门槛会相对较高。 (展开)

> 更多短评 469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德国姊妹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路米內 2019-09-26 01:18:13

《德国姐妹》被隐去的三个背景

《德国姐妹》属于典型的名头很响,但很少有人看过的那种电影。名气响,是因为1994年伯格曼参加哥德堡电影节时列出了一张“私人影史11佳”片单,《德国姐妹》赫然在列。没人看,除了传播方面的局限,不管是内容还是主题上,《德国姐妹》都可以说是一部有门槛的作品。 导演冯·特...  (展开)
加利福尼亚女巫 2024-01-19 01:38:30

《德国姐妹》新译中字

旧中字误人太多,故着手新翻译了一版中文字幕。翻看短评区,诸如:姐妹隐喻东西德、左右之争基本上是旧字幕错译导致的后果。用新中字看电影,应该完全不会再觉得电影的人物都是什么象征、什么隐喻;是编剧硬掰,刻板而没有层次了。影评区其实已有一个翻译了的剧本,但是没人做...  (展开)
Maverick 2021-03-02 19:51:11

《压抑的年代》电影剧本

《压抑的年代》电影剧本 文/〔西德〕玛·冯·特洛塔 译/李健鸣 1.尤丽安娜的第二个家·白天·内景 片头字幕:片名及演、职员表 文件夹、文件夹,书架上堆满了文件夹。每个文件夹的侧面标有年份,有的是用手写的,有的贴上铅印的年份,从1968到1980年。时光就在这些精心保存下来...  (展开)
zzzzzhou 2016-04-27 14:24:24

玛丽安:一个人就是一部史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别剥削和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一种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者除在对社会性别关系进行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推动社会性别底层(如女性、跨性别)的权利、利益与议题进步。 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  (展开)
山一ONE 2019-09-21 00:40:04

《德国姐妹》:女权运动何去何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说二战对于欧洲电影有什么巨大的影响的话,那便是它直接引发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诞生,并为十多年后法国新浪潮的登场铺下了基石,总的来说,也即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电影美学的崛起;而与此同时,随着纳粹政权被击败,希特勒的二把手乔瑟夫·戈培尔的政治电影机器也宣告终...  (展开)
开心永流传 2019-08-10 20:13:11

先撇开政治意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朱丽安是姐姐,在女性杂志社工作,平常为妇女权益呐喊;妹妹玛丽安却是个激进的恐怖分子,在被捕后愤然上吊自杀。但这对姐妹在小时候的性格完全相反,一个叛逆,一个温顺,成年后两姐妹的路途却南辕北辙,朱丽安还对妹妹一直抱有成见,两姐妹关系对立冷漠,直到妹妹的去世,才...  (展开)
叹微 2022-11-19 20:10:25

面对下一代,德国能够说什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刚看完其实有点懵,通过豆友的影评了解了大致背景,写一点点个人感想。 两个相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为什么走向不同的道路?不仅是对个人,也是对战后德国政治的发问。 姐妹俩都是保有理想主义的,姐姐尤莉安在女性杂志工作,会为了争取女性堕胎权而上街游行,妹妹玛丽安加入了R...  (展开)
路过蜻蜓 2023-10-30 23:17:15

《德国姊妹》的历史视角和女性表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新德国电影”一众强调历史反思和现实关照的作品中,德国女导演冯·特罗塔1981年的作品《德国姊妹》贡献了一个独特而又十分重要的视角,即关注女性在历史与现实的夹缝中的选择、遭遇和内心世界。影片的原名为《沉重的年代》(Die bleierne Zeit),这既指向影片中两个主要角...  (展开)
理想小说家 2024-04-19 01:03:05

不论走哪一条路,都逃不掉

这部电影从个人最细微的情感入手,讲这种情感如何影响人的选择、人的梦想,以及人为了实施相应的行为所选择的组织、生活方式,以此从个人延申到社会、到命运。 姐姐朱丽安从小叛逆,有个性,敢于反对大人和权威,大概是每一步的自我都发展得很到位,她不需要别人太多的关注和肯...  (展开)
阿三 2023-03-15 17:03:17

摘抄部分

新德国电影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玛格丽特·冯·特洛塔执导的经典名作。 此片名气大是因为1994年伯格曼参加哥德堡电影节时列出了一张“私人影史11佳”片单,此片赫然在列。没人看,除了传播方面的局限,不管是内容还是主题上,本片都可以说是一部高门槛的作品。 影片中呈现的人物与...  (展开)

> 更多影评 15篇


讨论区   ·  ·  ·  ·  ·  ·

德国姐妹 新译中字 来自加利福尼亚女巫 6 回应 2024-03-12 13:40:33
姐姐读的萨特哪本书 来自业界良心冰咖啡 1 回应 2024-01-09 20:47:26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2条)

关于《德国姊妹》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德国姊妹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