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城市的影评 (480)

薄薄 2022-04-28 13:51:26

4.28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是不是不需要了解历史、家族关系这些文明知识,也能感受,也会打动,也会流泪。 全程我就没有看明白人物关系,我总感觉翻译有些错误,但是没关系,看到后来心中会有数,但是没关系,这也不是重点。 能感觉出来是在当时的历史变故中,一家人的经历。能感到历史对个人的打击,荒...  (展开)
惑愚 2022-04-28 00:10:09

侯孝贤电影里的桌子

关于二二八,关于过去的事,讨论和研究的人太多太多了,感悟和探讨也数不胜数,这里不再有那些讨论,只有一个奇怪的观影角度。 在第二个晚上,总算是看完了《悲情城市》,虽然电影只有两个半小时,但感受到的观影时长却远超四个小时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我觉得很大的原因...  (展开)
lime 2022-04-23 16:59:51

悲情城市下当时人们普遍内心

如果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我觉得我是无法真正体会当今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的。侯孝贤导演通过林家一家人的故事把当时的社会背景展现在世人眼前。是那么真实,那么平淡。那时的台湾依旧沉浸在光复的喜悦,对于大陆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的,可惜国民政府采取了错误的政策。他们每个...  (展开)
2022-04-15 22:49:14

一点感想

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让我更解了台湾的历史脉络以及陆台的关系 那段历史下的台湾好像就是罗大佑唱的亚细亚的孤儿 马关条约后清政府把他们卖给了日本人 在日据的殖民统治下生活 终于熬到了台湾光复 台湾同胞满怀信心和激动向着未来 但是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大陆国...  (展开)
安然自若つ 2022-04-08 10:17:01

悲情

故事以日本投降为开始,国民政府来台湾作为结束,在这样一个“二二八”的历史背景下讲述了一家四个兄弟的遭遇,全篇可以分为三个人,大哥是黑帮的老大,但最后却被上海人一枪毙命;三哥作为日本人的翻译从上海回来时变成精神病,好不容易痊愈却因为卷入黑帮事物被人带上汉奸的帽...  (展开)
睡醒啦 2022-03-31 01:00:41

一段台湾史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解放台湾,到陈议政府管控台湾,最后以蒋介石退回台湾作为截止点。 林家四兄弟的命运。大儿保卫家庭,最后因为三弟的事情斗气而给人枪杀。二儿下南洋(新加坡)抗战,一致杳无音讯。三儿因为和内地人做生意,因为违规,给政府审查最后落为疯子。四儿8岁耳聋,因为结实进步派...  (展开)
2022-02-25 05:35:04

悲剧城市

普通人的命运在轰轰烈烈的时代面前总是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个人,如果勇敢地站出来想阻止时代洪流,多少像奋力扑向风车的唐吉坷德,往往只能当殉道者,而更多时候,个人甚至连选择当旁观者的权利也没有。可是普通人的悲剧,无疑能照出历史的荒谬与残忍。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展开)
几三.Z 2022-02-25 01:10:04

今日的安乐太平得来不易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放在打卡影单里很久的一部片子,今天天冷,吃完饭突然就想打开这部片子看。 好久没看过两个半小时这种长片了,虽说是老片但是却没有让人看的累的感觉,而且全片都是充满了人文关怀,没有埋怨这个事件,而且聚焦在这些受苦的民众身上。民众可能只是庞大历史里的一粒尘埃,但是轻...  (展开)
半朵轻云 2022-01-19 23:56:23

我就想笑

国民党执政的时候国家民不聊生,哀怨四起,到了台湾老毛病一点都没有改,这样一部评判国民党反动派的电影要不是遇到了将老二,导演都是死无葬身之地,但是同时期台湾确实是亚洲四小龙啊,那这样的电影在当时大环境下出来的意义是什么呢?显而易见嘛,除非傻子才会说这电影拍的...  (展开)
摸鱼校尉胡八一 2021-12-27 22:12:31

The Image Construction of Japanese in A City of Sadness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The film A City of Sadness, taking the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of Japan in 1945 as its starting poi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rtial Law in1949 as its ending point, recounts the rise and fall of a Lin family who struggles to survive in the gap between wa...  (展开)
Sylvia 2021-12-19 09:44:54

悲情城市,处处悲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悲情城市,处处悲情。1945-1949年的台湾,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点,注定了林家特殊的故事。本片大量采用全景、近景等景别,通过空镜头以及侯孝贤式的长镜头拼接,另辟蹊径地细腻刻画出林家人物的形象。 首先是老大文雄,总结全片而言他确实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家庭顶梁柱。但我看...  (展开)
DoUno11 2021-12-18 22:49:30

在慢与静之下体会喧嚣

《悲情城市》围绕林家的故事,用小人物表现大时代的悲哀,将1945年到1949年飘摇的台湾演绎。老四林文清作为主要的叙述线索,聋哑的人物设计可谓是极富深意:偏偏是听不到发生了什么也不能发出声音的人一直在记录这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平静又无奈,这是否也象征着台湾的暗哑和人...  (展开)
橡胶底打火机 2021-12-06 18:47:28

追索身份认同,电影语言现代性与民族化的融合

悲情城市以苍茫的笔触,多重叙事视点追索1945到1949年台湾统治者权力交替,新势力的钩连,旧村实力的消亡,知识分子从对祖国的满怀期望到理想彻底覆灭的过程。 影片一开始以婴儿新生,来电,光复广播等来象征人们对回归祖国走向美好未来的期待。而这一希望也被随之而来的死亡和...  (展开)
Zed 2021-11-07 23:34:38

悲情城市

导演希望通过这样的讲述告诉观众,所有的喧闹和噪音最终都会归于平静。影片经历了阿良的疯癫、汉奸事件的风波、大哥的死亡和阿四的被捕,最后的收尾却是家中仅存的几口人围着桌子默默吃饭。这种安静的元素好似一张大网,网住海中的汹涌波涛。 影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失去理智...  (展开)
杭涯 2021-09-30 11:16:35

笔记

本岛力量与上海力量的谈判,要经过两次翻译:权力系统在语言分殊中显现。 “不要这样喝水了,教坏小孩子”——那种有温度、切己的家庭教养今日已远去。 唱南笛的胡琴被摔坏→马上转入京胡的场域,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权力建构。(胡琴声分明透出生疏的技艺) 打着电话,冲出拼命...  (展开)
九莉 2021-09-22 00:18:48

“政治这东西,千万碰不得”

如题,看完后恰好想到最近在蒋勋的书里读到的趣事,说他的母亲自他上学起,就反复叮嘱,政治碰不得,这大概是老一代台湾人的惊惧和阴影。仔细想想在那个历史节点里,不止台湾,大陆,日本,东南亚……那时的政治比如今急躁些,也比当下公开,还有一种备受瞩目的聚焦力。大概乱...  (展开)
云自摇 2021-09-13 09:06:13

“悲情”一词

那时候的台湾就像画面里的暗色调,个人的生死与情感在时代面前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导演把文清设置成聋哑人,因为失去正常的试听,他为自己构筑了另一个世界。而这种面对彷徨世界的彷徨,往往让我多了很多无奈的情愫。那女子嫁给文清是全片最为浪漫的时候设置,然而“孩子会叫妈...  (展开)
Edennh 2021-09-05 11:25:32

揭开政治暴力的遮羞布

台湾是备受影响的小孩子。早先数辈人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他们分成客家人和鹤佬人在这片土地上吵吵闹闹;后来清政府为了天朝的场面过来暴力干涉,然治标不治本;日本人呢,他们虽然没有平等地对待台湾,但他们懂得如何安抚孩子烦躁不安的情绪,提升了生活水准的台湾人也就逐渐接...  (展开)
Kim 2021-09-05 03:51:34

2021.9.5

无论个人还是家族命运,碰上政权交替都显得不堪一击。结尾的对白大量减少,仿佛所有人的悲喜皆言之无物,归于缄默。开始还想这种诉求是否过于卑微和小气,但后来才知道是自己对历史的无知,也只有琼琚在东南小岛上一代代割舍不了的细腻的人本人情,才能塑造出这样引人哀叹的悲...  (展开)
大卫不怕开水烫 2021-08-30 14:25:20

爱如往昔,悲情城市!

很多年前,看了侯孝贤的《悲情城市》,片尾当神思者的配乐响起时,我整个人身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一股悲凉之感涌上心头,而后想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这20年,可以算作华语电影的黄金时代,三大电影节的奖项拿到手软,而在这耀眼的成绩背...  (展开)
<前页 1 2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23 24 后页> (共480条)

订阅悲情城市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