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 Go West (1925)
导演: 巴斯特·基顿
编剧: 巴斯特·基顿 / 莱克斯·尼尔 / Raymond Cannon
主演: 巴斯特·基顿 / Howard Truesdale / Kathleen Myers / Ray Thompson / Brown Eyes / 罗斯科·阿巴克尔 / 乔·基顿 / Gus Leonard / Babe London
类型: 喜剧 / 西部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25-11-01(美国)
片长: 69分钟
又名: 西部成金(台) / 去西部
IMDb: tt0015863
编剧: 巴斯特·基顿 / 莱克斯·尼尔 / Raymond Cannon
主演: 巴斯特·基顿 / Howard Truesdale / Kathleen Myers / Ray Thompson / Brown Eyes / 罗斯科·阿巴克尔 / 乔·基顿 / Gus Leonard / Babe London
类型: 喜剧 / 西部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25-11-01(美国)
片长: 69分钟
又名: 西部成金(台) / 去西部
IMDb: tt0015863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西行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Where Have All Cowboys Gon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城乡文明的对比是再明显不过的。名为Friendless的青年,在关于进城的短短几分钟镜头里,就暴露了城市的不包容——在影片一开始就给出这样有冲击力的画面,对城市文明的看法埋了很深很长的一个伏笔 2.基顿比他电影中的其他角色都矮,以至于他成为另类(无论是边缘人还是英雄)... (展开)> 更多影评 3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求解 | 来自Atlantis. | 1 回应 | 2020-12-15 22:52:49 |
也许是国内唯一一个基顿迷的家园? | 来自gromiTmiaoT | 2017-08-15 22:08:33 | |
最后一部分特别好笑 | 来自RockyLea | 2 回应 | 2013-05-30 13:19:50 |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
腾讯视频
免费观看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德勒兹两卷本《电影》提及的电影 (Feline)
- mK2鏡像 (mecca)
- ◎The Top 101-200 Silent Era Films◎ (小熊猫)
- 冷面笑匠Buster Keaton (小楼一夜)
- Buster Keaton (appletri)
订阅西行的评论:
feed: rss 2.0
西行的短评 · · · · · · ( 全部 734 条 )
8 有用 stknight 看过 2011-11-09 22:56:45
在事业巅峰《将军号》到来前,基顿制作了规模相对较小的作品《西行》,影片基本没有耗费巨大的大型特技,而是尝试用动物制造笑料。其实在1918年基顿就曾和肥帝合作过一部西部题材的喜剧短片,不过这次基顿更换了关键的喜剧元素。片中基顿还与一头母牛建立起感情,这也展示了他细腻的一面。
5 有用 欢乐分裂 看过 2018-12-01 19:23:43
自黑十级,面瘫满分(用手挤笑容萌死),可怜可爱的小牛仔与母牛的深情厚谊,千牛奔腾场景堪称大手笔,纷纷闯入商店混乱中力显调度功力,动作技能的想象力和喜剧的创造力最服基顿。
4 有用 奥兰少 看过 2025-03-22 19:43:34 北京
@小西天。一场的隐藏的复仇:开篇,无业的小镇青年基顿(名字叫friendless)来到纽约,在城市熙攘的人流中茫然无措,被挤倒被踩踏无立锥之地。高潮段落基顿赶着牛群在洛杉矶横冲直撞冲上大街冲入商铺,也让享受着物质文明的红男绿女们接受了一场野性的冲击,四散奔逃避之不及。多少有都市阉寺性批判的意味了。一人一牛相依为命的设定很卓别林。
1 有用 神仙鱼 看过 2025-03-23 22:44:34 北京
对我来说观感近乎是最深沉的基顿。手指挤出笑脸,不变的great stone face,用袖珍手枪和摘除牛角的幽默给野蛮西部注入温柔;从追求女孩到解救一头牛,从被万千新娘追逐到被万千公牛追逐,他像那个醉酒后在狂奔牛群中指挥交通的人一样疯狂又优雅从容(习惯性惊叹)。人与牛相伴并行的背影,平白联想到晚得多的摩登时代结尾。看时总忍不住想他后来的生涯境遇,心头一酸。
1 有用 Mr.Graceless 看过 2025-04-12 19:20:46 上海
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巴斯特基顿展,83分钟版。最突出的是将基顿调教动物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部分镜头应该有专业人士镜外加持,但少见地完成了个体动物角色塑造(母牛「棕眼睛」抢尽女演员风头,连基顿都爱母牛不爱美人,使它成为实质女主角)与动物动作群戏超强调度(基顿化身撒旦将牛群赶至屠宰场,居然如臂使指,完成了牛群横过市中心的壮观景象)。其余部分倒不是很基顿式的杂耍戏剧,他也刻意减少了靠超强运动能力塑造的... 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巴斯特基顿展,83分钟版。最突出的是将基顿调教动物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部分镜头应该有专业人士镜外加持,但少见地完成了个体动物角色塑造(母牛「棕眼睛」抢尽女演员风头,连基顿都爱母牛不爱美人,使它成为实质女主角)与动物动作群戏超强调度(基顿化身撒旦将牛群赶至屠宰场,居然如臂使指,完成了牛群横过市中心的壮观景象)。其余部分倒不是很基顿式的杂耍戏剧,他也刻意减少了靠超强运动能力塑造的笑点,而致力塑造现实世界的生存法则和人物群像:变卖家当得来的几两纹银马上被花掉,象征高度商品化社会对人的异化;他从城市被放逐到西部乡镇,结尾又从西部乡镇将牛群赶到城市;如机械时钟般准时起床、进餐与休息的牧场不将个体作为人看待;而他为了一头母牛把一千头牛送进屠宰场是否构成另一层对伪善的讽刺也值得玩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