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 Αναπαράσταση (1970)
导演: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编剧: Thanassis Valtinos /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 Stratis Karras
主演: 陶拉·斯塔索普洛斯 / Yannis Totzikas / Thanos Grammenos / Petros Hoedas / Mihalis Fotopoulos
类型: 剧情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希腊
语言: 希腊语
上映日期: 1970
片长: 100 分钟
又名: 重构(台) / 再现 / Anaparastasi / Reconstruction
IMDb: tt0065396
编剧: Thanassis Valtinos /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 Stratis Karras
主演: 陶拉·斯塔索普洛斯 / Yannis Totzikas / Thanos Grammenos / Petros Hoedas / Mihalis Fotopoulos
类型: 剧情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希腊
语言: 希腊语
上映日期: 1970
片长: 100 分钟
又名: 重构(台) / 再现 / Anaparastasi / Reconstruction
IMDb: tt0065396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重建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访谈|腐朽之地的挽歌:《重建》(节选) 采访者:弗洛里安.霍夫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电影构思 Q:让我们从你的设想和计划开始吧。 A:这个故事,作为一个真实的案件,非常吸引我。我注意到希腊的报纸上有不少类似的案件,关于一位妇女杀死她的丈夫。并且在伊庇鲁斯,希腊最穷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这种事似乎特别常见。于是我决定去一个刚刚发生过谋杀案的村庄,以... (展开)
《重建》:只有死者永远在现场
原文地址: http://www.qh505.com/blog/post/6828.html 片名“重建”,是凶杀案现场的还原和重建,更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用镜头进行真相的“重建”,这种双重的重建在最后一个场景中得以完成:一开始,埃莱妮站在门口,呈现的是一种等待的状态;克里斯托弗急匆匆赶来,马上进...
(展开)

没去看医生的阿伽门农
疯狂的晃动,运镜还没有之后的样子 地上躺着尸体,镜头移走,再回来时,变成了画线的人体描边。 先给独立个体一段很长的镜头和描述,再让他死去,转而去描述其他人,可以给观众带来反向催眠的心里落差,这是角色给予时间所决定的。 特意用父亲有些异样的表情做暗示,又用定格字...
(展开)

《重構》(Reconstruction - 1970)
1970 年的《重構》(Reconstruction)是導演生涯第一部長片,以黑白攝影講述一件發生在遍遠鄉村的謀殺案, 妻子和情夫聯手殺害了在外工作多年後歸鄉的丈夫。開場不久兇手就已伏法,電影時序也開始來回在犯案後男女兩人的情境與警察現場重建的過程。犯罪題材和獨立電影的氣息意外...
(展开)

Angelopoulos的处女作
我并不认为安氏刻意使影片带有了某种感情色彩,或者这样说吧,安氏只是用所谓“白描”手法描述了一起发生在小乡村里的伦常悲剧,如果你看完影片之后,对影片中的某些角色充满了无限同情,我想,这种感情只是你的个人观感,而不是安氏想要给你带去的感受。 但话又要说回来,...
(展开)

审判个人不如审判社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重建(1970)是安哲罗普洛斯的处女作。故事发生一个衰败的小村庄,在黑白画面的衬托下,石头砌成的农舍看起来像一个个小坟堆。村庄里的年轻人都去了德国打工,寻求更好的生活,留下来的通常都是带孩子的妇女和老人。 电影从男人的归途开始,在悠扬的希腊民歌中,风尘仆仆的男人... (展开)
《重建》希腊神话“圣母”与“妖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通过破解一桩“犯罪案件”,我们看到了19-20世纪欧洲工业化城镇化带给希腊这个小小的原始村庄的冲击。 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吸引了周边大量劳动力。Eleni的丈夫在德国工作生活定居多年,偶尔回家探亲连小儿子的名字都不知道,小儿子也怯生生反问他的名字。随着警探走访,从... (展开)> 更多影评 19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9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片大全 (妖灵妖)
- 20 30 40 (私享史)
- (全)2012 金馬國際影展 (移动应用)
- 历年三大电影节费比西奖 FIPRESCI Prizes (后悔长大了)
- 英皇大师收藏系列 (蓝色马赛)
订阅重建的评论:
feed: rss 2.0
重建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225 条 )
22 有用 冰红深蓝 看过 2019-06-19 10:05:03
安哲处女作,一种反侦探片模式。原型是阿伽门农归来后被妻子和情夫谋杀的故事。安哲用了乱序多线索叙事,并通过三个视角来侧面还原或想象谋杀过程,但最终真相始终缺席。因为安哲的重点并不在于谋杀,而在于反映这座历史悠久的村镇的衰落现状:唯一经济来源是到德国打工或移民的亲戚寄来的钱,村里人口不断减少,只留下老弱病残。安哲标志性的多种长镜头大都可以在本片中找到,当时还用了许多手持。不过,中段有点过于沉闷乏味了,... 安哲处女作,一种反侦探片模式。原型是阿伽门农归来后被妻子和情夫谋杀的故事。安哲用了乱序多线索叙事,并通过三个视角来侧面还原或想象谋杀过程,但最终真相始终缺席。因为安哲的重点并不在于谋杀,而在于反映这座历史悠久的村镇的衰落现状:唯一经济来源是到德国打工或移民的亲戚寄来的钱,村里人口不断减少,只留下老弱病残。安哲标志性的多种长镜头大都可以在本片中找到,当时还用了许多手持。不过,中段有点过于沉闷乏味了,这种生活流、缺乏诗意的长镜头难免令人昏昏欲睡,相比安哲前两部,他的其他所有作品都可以算张力十足、内蕴深远又诗意绵绵的杰作。(7.5/10) (展开)
7 有用 把噗 看过 2012-10-24 16:34:16
处女作,已见大师雏形。1,典型的安哲:长镜头、360°全景镜头、画外空间,远景等。2,双线交叉叙述,现:明亮晴朗,过:阴雨昏暗。3,城市里男女情感描摹似安东尼奥尼。4,多视角,镜头的凝视一如后来。5,真相不存在,最末的长镜头展现的画外空间。6,希腊山村的贫困现状。7,整体略显凌乱,依然美
12 有用 神仙鱼 看过 2019-06-22 13:32:24
长片处女作,拍得有些闷但语义丰富。SIFF与《放送》同场连映,都带有半纪录的意味。离乡多年的男人返家,被妻子和情人杀害,案情一早就已明示(虽然剪辑开始会让人有点迷糊),意甚至不在追究直接动机(没有谁错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探究玩味。被抛弃的破落山村,人们都知外面生活更幸福,但留守女人的情欲困境没人在意(烧衣服镜头小小身躯与背景大山的强烈对比)。结尾长镜在屋外凝视发生命案的屋子,... 长片处女作,拍得有些闷但语义丰富。SIFF与《放送》同场连映,都带有半纪录的意味。离乡多年的男人返家,被妻子和情人杀害,案情一早就已明示(虽然剪辑开始会让人有点迷糊),意甚至不在追究直接动机(没有谁错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探究玩味。被抛弃的破落山村,人们都知外面生活更幸福,但留守女人的情欲困境没人在意(烧衣服镜头小小身躯与背景大山的强烈对比)。结尾长镜在屋外凝视发生命案的屋子,没人真正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展开)
0 有用 Cary C 看过 2013-09-01 21:41:24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第一部故事长片。
12 有用 沙里寨的沙里飞 看过 2011-07-13 23:17:28
电影好闷,导演通过叙述对一件谋杀案的调查展现了一个希腊贫穷村庄的社会生态,男人们都远去德国工作赚钱,很像我们的中西部地区,留守的残缺的家庭暴露出种种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