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好莱坞电影的残响散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5月5日,银河护卫队三部曲的系列最终章《银河护卫队3》在院线同步北美上映,伴随着8.6的豆瓣开分,猫眼电影“超过99%科幻片”的醒目标题,詹姆斯.古恩,银河护卫队三部曲从始至终的导演,“漫威第四阶段最才华横溢的创作者”,曾为DC拍出商业片佳作《自杀小队》,如今华纳影业DC分部的执剑人,为横跨11年的银护系列划上了完美的句号,也为系列粉丝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复联4后漫威最佳?
4月28日,《银河护卫队3》烂番茄口碑正式解禁,80%的新鲜程度不及前两部,甚至被评为“滚导职业生涯最差”,“考虑到冈恩为《银护》系列而付出的时间,很难想象《银护3》居然是最难看的”;“莎拉·麦克拉克伦的音乐很糟,詹姆斯·冈恩努力让你受到触动。这却沦落为迪士尼式渲染情感的垃圾音乐。
”银河护卫队系列最具特色的莫过于丰富的喜剧元素和恰到好处的劲歌金曲,系列每部电影上映,都会有一首老歌冲上热搜,从银护1里星爵跳着探戈,唱着《Come and get love》开启系列的序章,到银护2里勇度为救星爵牺牲后,角落里黯然神伤的星爵耳机里的那首《Father and son》,电影院里的两小时是影迷的狂欢,也是歌迷的盛宴。电影中的摇滚配乐因此被称为“滚导金曲”,导演在音乐的用心可见一斑。看着这样的评论,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又放低了一些。第四阶段漫威混乱无序的多元宇宙计划,疫情期间工作室与政治正确的反复拉扯,在《尚气》《永恒族》等电影中自作聪明的夹带私货,已经消磨了我对漫威的全部热情。《黑豹2》里强行政治正确的魔改、《蚁人3》里征服者康的糟糕表现更让我认为2023年的漫威依然无药可救。但看到“复联4后漫威最佳”的官方宣传语,我还是收好了票根,在最佳观影位“正襟危坐”。灯光熄灭,字幕滚动,混剪着银护经典片段的“MARVEL”经典字符充斥整个荧幕,我有一种预感,今晚一定物超所值。
电影开始是一段插叙,主题曲《Creep》做为Rocket第一视角的背景音乐很好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密集的笑点和恰到好处的配乐将剧情一步步推向高潮,插叙的Rocket的悲惨命运填补着这个高人气角色的背景空缺,也让超级反派的形象更加可憎,令人咬牙切齿。
这是一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超英电影,它没有绚丽奇葩的多元宇宙,没有万人空巷,粉丝疯狂的“三虫同框”,它只是讲好了银护护卫队的故事,以及漫长的11年后,这个故事的结尾,每个人都善始善终。然而这样就足够了,与浮躁的其他终章相比,弥足珍贵。这是一部流水线的作品,但保持着第三阶段的水准,彼时漫威还保持着商业电影无可撼动的地位,收官之作《终局之战》一骑绝尘,成为全球票房冠军的时代。观众所喜爱的从来都不是炫技的特效,讲好故事的电影更能打动观众。熟悉的角色有了新的使命纷纷离开,背影决绝,影厅的灯光亮起,恍若隔世。《come and get love》熟悉的鼓点再次敲响,银河护卫队2.0又踏上了征程,带着笑意挥手告别,这部电影在我心里早已配得上“复联4后漫威最佳”。
超英电影已无受众?
从DC开年宣传的《沙赞2》到漫威第五阶段开篇《蚁人3》,超级英雄在全球市场颓势尽显,在中国市场也没有例外。
目前《蚁人3》全球累计票房只有4.7亿美元(公映6周)。其中,北美第6周末票房仅有242万美元,比上周末跌幅达42.9%!北美累计票房为2.1亿美元,预测北美总票房可能仅有2.15亿美元…中国内地总票房也只有2.72亿元/3952万美元,与几年前的漫威电影不能相比。这样的成绩与几年前复联四的43亿票房相形见绌。庞大的粉丝基础也无法挽救这样糟糕的表现。
无独有偶,同期的《沙赞2》表现可谓更差,即使有刘嘉玲和影后海伦·米伦坐镇,饱受诟病的儿戏般的服化道和幼稚的剧情注定让这部电影悄无声息地沉入湖底,毫无波澜。去年像《新蝙蝠侠》这样的佳作虽然在全球取得了7.5亿美元的成绩,国内票房仅有1.63亿元,令人费解。
如今的超英电影早已没有优秀的剧本,一味追求看点爆点往往弄巧成拙。多元宇宙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使“三虫同框”无论吸睛还是吸金程度都十分优秀,演员糟糕的演技和毫无连贯性的剧情仍是不容忽视的缺点。为何都说流媒体上映的扎克施耐版的《正义联盟》远超乔·韦登版,作为指导过复联1.2的导演,韦登的实力不容小觑。
但作为一个大IP的序章,两小时的院线版能承受的剧情太小,况且韦登的风格与DC一脉相承的黑暗画风格格不入,种种原因下院线版血本无归,甚至不及同期成本不及其四分之一的《勇敢者游戏》。
扎导镜头下的人物往往有一种厚重写实感,超级英雄的角色设定更为角色赋予了神性。都说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黑暗骑士》是最佳超英,在我看来,扎克施耐德的冷门佳作《守望者》也毫不逊色,诺兰导演擅长突出角色之间的对立,扎导则擅长刻画众生相,在守望者里的每个人都有着言不由衷的理由维持微妙的平衡,这部电影里参杂着大量的隐喻,
如罗夏的面具和笑匠的死亡,至今仍被津津乐道。
影片始终维持着黑暗的滤镜,再加上角色晦涩难懂的语言,每一位角色似乎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影片同时也在服装道具上维持漫画原本的风格,黑色眼罩、手套、披风等都是上世纪漫画中标志性的超级英雄元素。
同时电影在一部分叙事了加入诡异的2D动画,这在以往的电影里十分少见。2D动画的情节如同梦境,又折射现实。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细思极恐的第二个故事,令人毛骨悚然。
这部电影早已超出了一部超英电影的范畴,三个小时的时长足以让我们反复挖掘细节,电影真正做到了讲好每一个人物,整部观影就如同先以第一人称熟悉每一位人物,最终结尾再以上帝视角回顾全局,至此每个角色都走向早已设计好的命运,除了那个一直同命运抗争直到付出生命,也是最神性的角色,罗夏。
回到正题,票房不利,这其实不只是超英电影面临的难题,这两年好莱坞电影在国内普遍票房不佳,曾经在内地风头无两的好莱坞电影如今屡屡受挫,深陷泥潭。
2023:好莱坞电影的残响散歌
2023年是新生,《变形金刚》《闪电侠》选择在今年重启;2023年是重逢,《沙丘2》《蜘蛛侠:多元宇宙》纷沓至来;2023年是告别,《银河护卫队3》《速度与激情10》迎来终章;2023年是开篇,《奥本海默》《超级马里奥》蓄势待发。
作者刚刚观影完《速度与激情10》,经历了声效和特效的狂轰乱炸,我依然在观影完大脑一片空白,“海王”杰森·莫玛演技可圈可点,“惊奇队长”布丽·拉尔森的亮相令人惊喜,但说到剧情依然毫无进步,这仍是大多数爆米花电影的痛点。
如果说十几年前《阿凡达》的横空出世在国内掀起了看美国大片的热潮,《流浪地球》的大爆早已让观众看到了国产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国内的观众早已不对敷衍堆积的工业糖精感冒,个人英雄主义的剧情也容易令人审美疲劳。再加上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好莱坞电影的吸引力愈发衰减。从众星捧月到如今无人问津,好莱坞电影只用了三年时间。下半年还有多部好莱坞电影正在筹备宣发,但也无法提起观众的兴致,现在好莱坞电影的处境就如《残响散歌》中的歌词“无论曾经多高的界限,辉煌不在,只余残响”,作为仍愿倾听残响的影迷,我亦对工业电影保持悲观。好莱坞影评人说疫情三年阻碍了工业的发展电影,下一个三年好莱坞电影该何去何从,又会用什么样的理由回应影迷的失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