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嫁人变成了黑皇后,这是导演的寓义么?

土屋太凤也开始当妈了么?
哈哈,人总是要长大的,最早看到土屋的时候,她都在扮演纯情少女或者女儿之类的角色;随着年纪的增长,不管是谁,也要面临一个角色转型的问题。
日本女星,很多都是从小演到老的,有时我看昭和时代女星的照片,再与她们现在奶奶的扮相比较,真的感慨有一些优雅的女性,一生都是优雅,即使经历了苦难,人生还是奕奕发光!
土屋太凤,应该也会和她之前那些老前辈一样,把人生中最光的时光留给这个世界。
不过,这个转型应该是漫长的,至少,这本《哀愁灰姑娘》并不成功。
我想,一个故事在逻辑上是应该能自洽的,不管情节如何反转,至少不要让观众觉得不能自圆其说。
而电影则明显存在情节与风格上的不融合,前后部分完全迥异。
前半段,主题是"灰姑娘"!
女主角是市政雇员,但工作不顺利被领导批评;爷爷生病急送医院治疗;意外导致自家开的自行车行失火烧毁;妹妹马上要高考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最后相恋十年的男友还出轨。
家庭、事业均不顺,人生最低谷。
于是在半夜时分,她遇到了一个醉汉卧在铁轨上,好心的结果就如同灰姑娘参加舞会,认识了现代开着豪车的王子。
王子,职业好、收入高、住在一个"大城堡"里。可是要和王子结婚的条件就是要取得小公主的认同。但这完全不是问题,小公主很快就与灰姑娘打成了一片,愿意接受她这个妈妈。
于是,王子、灰姑娘、小公主的幸福生活就开始了。
这一部分,明亮是故事的底色。
后半段,哀愁。
其实不仅是哀愁了,电影被定义犯罪片,就是基于这一部分的情节。
小公主,越来越阴暗,叛逆任性,甚至可能还杀了同学。
王子,溺爱,完全不讲道理地信任自己的女儿,在女儿的教育上毫无办法,最终只能滑入了犯罪的深渊。
土屋,前面还挣扎想要改善,但最后在王子的pua下与他们同质,成了帮凶。
如果只看前半段,还是挺明快的;但看了后半段,就不知导演想要表达啥了!
难道是再婚家庭的教育问题?
费解。
好的电影一定要人物角色能够立起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不过本片确实没有做到。
也许,导演是想说,姑娘们,白马王子不会有了,美梦是不会成真的;哪怕愿意去当后妈,也是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