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

电影节奏把控到位,但是要用短短两个小时的电影讲清楚电流之战的来龙去脉还是力不从心。尽管电影着力表现了一些扣人心弦的瞬间,但是除了让人注意到城市、电椅、博览会这些竞争中的关键词以外,既没有流畅地呈现出电流之战的全程全貌,又没有抓住整个故事中称得上重要的片段,不知道电影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此外,由于剧情进展已经很匆忙了,人物也就只能作为舞台上的演员,仅仅是完成自己做动作和说台词的工作任务而已,看不出完整的人物形象(不过Hoult还是很好看就是了)。为特斯拉买票的观众可能也要失望了,戏份不多。
如果说片中有正面的、作为焦点的主角那可能是威斯汀豪斯吧。电影这样设定,倒是很符合十九世纪末大工业进步的背景。发明家的个人才智并非重点,只有企业家和财富才能推动历史的进程。但是电影早就制造了天才对决的噱头,现在反而夹在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最伟大的头脑之间的竞争之间,剧情就更令人困惑了。
亮点在摄影(场景?)和音乐。很多镜头设计和推进比情节本身讲述得好多了,音乐也恰到好处可以引起观众的兴趣。
另外吐槽豆瓣上的影片信息界面显示的中文片名。港台译为“电流之战”显然更贴切一些。Current作为物理名词指的就是电流,交流电、直流电这两个名词中用到的都是这个意思。此外,片中有“It's not AC/DC. It's not currents. It's currency.”的台词,电流也更体现背后暗流涌动的意思。
© 本文版权归作者 Rbt和胡萝卜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