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房间,或回到祖国的感伤旅行 Полторы комнаты, или сентиментальное путешествие на Родину (2009)

导演: 安德烈·赫尔扎诺夫斯基
编剧: 尤里·阿拉博夫 / 安德烈·赫尔扎诺夫斯基 / 约瑟夫·布罗茨基
主演: Aleksandr Bargman / Sergei Barkovsky / Aleksei Devotchenko
类型: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2009-01-23(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片长: 130 分钟
又名: 一个半房间 / Poltory komnaty ili sentimentalnoe puteshestvie na rodinu / Room and a Half
IMDb: tt1395059
5星
51.8%
4星
37.0%
3星
9.3%
2星
1.3%
1星
0.6%
好于 20% 传记片

一个半房间,或回到祖国的感伤旅行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一个半房间,或回到祖国的感伤旅行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40 条 )

热门 /  最新 / 

28 芥子 看过 2011-05-12 11:14:49

一切的一切,中国都是在象苏联学习!伟大的苏维埃啊!你他妈害了多少人! 我渴望所有一个正常自由人渴望的一切!!!!

16 八小道 看过 2010-04-11 10:42:20

带着你生前的美丽和死后的正义

0 冲鸭 看过 2024-04-22 15:25:06 上海

一种低仿的伪纪录片风格

5 LoudCrazyHeart 看过 2021-11-16 19:53:36

回溯。充满了缅怀的旧时光记忆和当下视角的对话重建。赫尔扎诺夫斯基的这部长片用了挺多技术的,动画、做旧的影像、抖动、黑白滤镜。有个布罗茨基和他女友从黑白切到彩色的镜头剪辑太直接了。本片不仅是要批判苏联时期的压迫,还要突出故乡的影响,布罗茨基是被迫离开故乡的。他对故乡的思念,对父母的爱,在最后的重建的三口之家对话中奇幻上演。

2 讨厌胆小鬼! 看过 2018-10-04 20:03:35

整体像在读影像版的《小于一》,过于花哨了,但是在读诗的时候我还是很感动,啊!这就是俄语的语调啊!

> 更多短评 140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一个半房间,或回到祖国的感伤旅行的影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补特伽罗 2017-08-30 22:41:11

“鸽子洞”补遗:一部电影的中文字幕翻译

转引自我的微信公众号:第三动物园(Mars_Third_Zoo) 地点: 汉普斯特得的一家中餐厅 时间: 1987年秋天 人物: 勒卡雷(英国间谍小说家,养狗) 布罗茨基(诗人,喜欢猫和芥末) 服务生(华人,刚来伦敦不久) [ 广播声响:特大喜讯,本店用餐的客人中有一位刚刚获得了今年的...  (展开)
Iwashigumo 2019-04-04 15:39:11

很布罗茨基

“对我们来说,一个公寓单位是要待一生的,一座城市是要待一生的,一个国家是要待一生的。因此永久感也更强烈;同样强烈的,还有丧失感。”——《一个半房间》 优秀的传记电影,我觉得它算是对布罗茨基其人思想和气质的鲜活表达了。 首先拍摄和叙事手法非常诗性:非线性的结构...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尤利西毛 2016-11-19 08:50:33

Poets always come back, in flesh or on paper.

I believe that I will come back, poets always come back, in flesh or on paper. People have grown out of the strongest one being right, there are too many weak people in the world. The only thing that's right is kindness. Nobody wins from evil, anger or hatr...  (展开)
Denny 2010-11-16 16:26:22

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的传记片

一九八七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籍苏联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的传记片。 布罗茨基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人家庭,十五岁便退学浪迹社会,做过烧炉、运尸、地质勘探等十余种工作,曾屡遭拘讯,多次入狱,1964年以“寄生虫”罪名被提起公诉,流放北方,后又被判...  (展开)

> 更多影评 4篇


关于《一个半房间,或回到祖国的感伤旅行》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一个半房间,或回到祖国的感伤旅行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