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影评 (771)

杨荔钠 2022-09-09 19:00:51

关于《妈妈!》,我有这些话想说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妈妈是每个孩子最熟悉的人,当我们被孕育的那一刻她就变成两个人,我们吸收她的养分,撑大她的肚皮,出生的那一刻才知道生命原来是互换,不是所有的婴儿都能安然落地,不是所有的母亲都能抱住自己的小孩。那根我熟悉的血肉脐带被剪断不是分离而是母子命运连接的开始。 从说话,...  (展开)
deus 2022-09-08 21:09:10

半遮半掩的家庭悲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真的如看上去那么温情脉脉吗? 恰恰相反,它的底色可能是相当灰暗沉重的,前提是理解女儿病后晚上和母亲在床上讲的那个故事,然后通过片中不经意的只言片语与各种碎片拼凑出这个家庭曾经发生的悲剧。 这个悲剧可能是这样的(主观推断):女儿在幼年曾经拥有一个无比幸...  (展开)
杨荔钠 2022-10-12 20:19:59

致谢《妈妈!》剧组同仁:一部电影的诞生是所有人的智慧结晶

电影《妈妈!》简历 出生地:中国杭州 性别:女 出生日期:2022年9月10日,处女座。 家庭关系:成员众多,慢慢介绍。 监制:尹露 30年前,在同一个考场上,我考试考得慌张,忍不住哭了,旁边有女孩递来一张纸巾也没能安抚我的心情,但从此,我和那个女孩儿认识了,她19岁,我20...  (展开)
未卜 2022-09-09 01:14:27

看不懂《妈妈!》是因为电影要讲的其实是《我们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其实很多人关心的是,《妈妈!》会不会很好哭? 我的答案是,很好哭,妈妈题材结合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题材确实容易让大多数人产生共鸣,因为上了年纪的长辈,确实健忘,有时连一些特别亲近的人都认不得了。生活中更多称为:糊涂了。 电影中妈妈和女儿的相依为命,最好看...  (展开)
廿四格 2022-09-13 13:17:44

为什么一部烂片都在夸?《妈妈!》的问题细思极恐 | 视频论文

身为女儿和阿兹海默症患者的家人,我还是有话想说。从电影的角度,认真批评,而非吐槽。 我相信有许多人像我一样对电影《妈妈》十分期待,渴望出现一部国产电影,替病人,替照护者诉说出他们心中难以言说的痛苦,让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人得到慰藉,同时也能让普通人对阿尔兹海...  (展开)
为了忘却的纪念 2022-09-10 00:06:09

《妈妈!》:当被掩去的昨日重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开始抱着一种观看母女情深的期待和女性相互拯救的心理去看这部电影。在观影过程中也屡次被母女之间的情感所打动。但是冷静下来后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部表现母爱伟大、母女情深的戏,暗藏其中的略带诡异气息的过往和愧疚,可能才是观众需要窥见的所谓“疾病”的根源。 影片讲述...  (展开)
曼仔 2022-09-10 14:32:05

面对、接纳、担荷老之将至的未来

我自问是一个在母女关系题材的作品上十分心硬的观众,因为我自己在少年时代和母亲积累了许多爱怨交织的私人历史,所以我第一次北影节看的时候,完全没想到我在看《妈妈!》这部片子的时候会看到落泪,心头一时间翻涌起很多百感交集的况味。 我在看之前以为这部片子又会走煽情路...  (展开)
差生小明 2022-09-12 16:28:41

我们何以赴死?唱歌,跳舞

这部电影有一个温情、绵软、和解的外壳,在那下面,是一个极为苍凉悲壮的内核。 床底下,父亲的照片和日记早已被撕碎。所以女儿呕心沥血写的,其实是臆想中的文字,就像《闪灵》里的那个作家一样。母亲和医生联合举办了一个假的新书发布会,发布会上没有其他人到场。女儿编著的...  (展开)
茉莉郡主 2022-09-16 21:51:33

在无法愈合的伤口上生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次从影院里逃跑,我没有看完最后的结尾。 我觉得哭下去实在不是办法,哭也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晃晃悠悠的出了影院,很奇怪的脑海中浮现另一部电影的画面。 这是另一个带着无尽悔恨过后半生的女性,负罪感彻底压死了她。 这何尝不是另一个女儿?失魂落魄试图赎罪之人? 在...  (展开)
标本师库特 2022-09-29 16:44:21

是艰难活着,还是从容赴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上映了这么久,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写写心里话。 我的姥爷就是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去世的,因此在看到《妈妈!》这部电影之后,我无法完全客观地用“好”或者“不好”来评价这部电影。 准确说来,它足够细腻、温暖,在电影的层面算是勉强及格了,但从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  (展开)
把噗 2022-09-16 16:25:36

书面表达为什么不会成为问题?

问题不在于电影台词是用书面化的语言写成。由此便指责“不说人话”,得为导演喊一声冤。因为这句批评暗中隐含了一种约定俗成实则走入误区的观点:电影应该是对现实的如实反映。这样也就要求电影里的角色其言其行需得符合现实世界的约束。“不说人话”的指责便由此而来,一旦角...  (展开)
轻年力量 2022-09-07 11:02:48

这部中秋档,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中秋档即将在本周正式拉开帷幕,只要稍微留意下排期,就会注意到今年的中秋档也许是近3年来竞争最激烈的一届,光院线片就多达10余部之多,其中不乏像李少红、尔冬升这样的名导在列。 杨荔钠相对低调很多,她的新片《春歌》(现更名为《妈妈!》)选择“错峰出行”,于次日公映...  (展开)
第一导演 2022-09-15 21:34:57

导演杨荔钠:我脱掉衣服,裹住猫狗的尸体,女儿终于瞧得起我了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我经常会收那些猫狗的尸体,肠子肚子都很烂,我看到它们,就会把衣服脱下来,包裹这些尸体,我也不怕别人看,因为那个时候,那个生命的尊严,比我更重要。那我的女儿平时她很瞧不起我的,她觉得我什么都不是。但是那一刻她会说,妈妈你真棒。” 这是导...  (展开)
黑洞胃蔷薇 2022-09-03 00:08:20

虽经历苦难仍保有体面的一代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22.9.2 电影《妈妈》 依旧是老顾观影组织的活动,我住在临港,起初不打算去看,毕竟时间放在周五下午,我还得请假。但是看过预告片后,我改变了主意,立刻买票请假一条龙。 影片中的“妈妈”是一位85岁的银发老太太(吴彦姝饰演),退休大学教师,她的女儿冯济真(奚美娟饰演...  (展开)
西区柯克 2022-10-13 11:10:54

女导演草蛇灰线,细致精巧的编排了冯济真爸爸的故事线

冯济真病情日益加重的,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妈妈,却念念不忘父亲,导演细枝末节的讲述了父亲的一生,也讲述了冯济真那一生解不开的心结。 这一段讲述了父亲的死亡: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在很小的时候杀过一个人,我没有用刀,他跳湖了,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审判我。但我心里知道要...  (展开)
搞点薯条🍟 2022-09-18 12:25:35

理想人格的范式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在于,完成了一场爱的教育。 我家祖宗三代都不认识任何大学教授——更不用说浙大这种985教授,也没有任何这个层级的人的来往,考古学家,三甲医院主治医师等等,毫无看书、看话剧、体育运动的习惯。是直到我这辈才有城市生活的经验,才有了广阔...  (展开)
抛开书本 2023-09-02 13:45:20

女性视角下的母女身份重构与母系幻想

《妈妈!》原名《春歌》,是杨荔钠导演“女性”三部曲的最终章。《妈妈!》仍然延续了《春梦》《春歌》中女性主义的视角和表达,但与《春梦》《春潮》中女性欲望,代际焦虑等略显尖锐的探讨有所不同。 “春”女性三部曲海报 文:李美瑶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妈妈!》借由阿...  (展开)
永俊ᴹᶠᴱᴮᴼᴼᴷ 2022-10-13 12:41:27

哪些高知退休后易得老年痴呆症?

哪些高知退休后易得老年痴呆症 日本《area》杂志介绍,以下“高知”或上班族退休后易患老年痴 呆症 1、对年节送礼馈赠非常热心。 2、对上司绝对服从、对下属相当严厉。 3、喜欢将部下的功劳归己,将自己的失败归别人。 4、假日与家人外出时习惯穿西装打领带。 5、对演艺界绯闻...  (展开)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2-09-20 14:34:37

《妈妈!》:没有比这更深的爱,也没有比这更深的痛

在中秋节档期登陆院线,《妈妈!》在国产文艺片领域算是获得了不错的口碑(豆瓣7.5分)和票房(上映8天票房突破5000万)。上映之前,就有很多影迷关注这部电影,原因是导演杨荔钠的前作、由郝蕾主演的《春潮》。这部电影在当年上映时,因为对母女关系残酷而现实的刻画,获得一...  (展开)
夜观风 2024-01-11 15:58:16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这部戏最大的苦点就是得阿尔兹海默症的不是母亲,不是父亲,而是女儿。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思维是养儿防老,所以即便再苦再累,儿女对于父母的照顾在大多数人看来是赡养义务,是理所应当,是正确价值观下的正确行为。并且最重要的是如无意外,大部分是可以照顾到老人的人生尽头的...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38 39 后页> (共771条)

订阅妈妈!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