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 第二季的剧评 (464)

庆喜Rongr 2020-10-19 16:10:01

【 我喜欢各种各样的色彩,他是一个别人所不具备的色彩】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十三邀 第二季 :许知远与马东对话整理 「 我是因为底色悲凉,所以才觉得至少新鲜的边界会让我有一些幸福感,多巴胺会旺盛一点。」 人都是补充自己。 有什么可以让你覆盖悲凉这个底色?就是无从反抗,才叫悲凉。是很早就意识到的,也不要消化,那时候过的瘾就是郁结在心中,独...  (展开)
早睡早起 2020-09-09 09:41:31

观点掰头

马东 一个综艺节目不管是求职、相亲、选主持人、辩论,都只是形式,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当有价值观冲突的时候就会自发地产生内容。 粗鄙的还是精致的? 中国过去只有不到5%的识字率,而历史、文化是由这些人书写的,所以让你觉得古人是精致的。但是95%才是这个世界的主...  (展开)
程子 2020-08-18 00:01:31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完这期和李诞的访谈,我开始质疑,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是为了许知远最后憋出来的崇高感,悲壮感,还是李诞三句不离的钱。我到底为什么活着,支撑我生存下去的动力除了我最割舍不掉的亲情外,还有什么?李诞和许知远是社会中距离很远,但却不是最远的两种人,他们的碰撞一开...  (展开)
咕噜咕噜白开水 2020-06-17 14:02:41

都那么快餐化,谁还去拷问心灵

昨天看了十三邀.李诞篇,感受颇深. 李诞说自己是艺人,但他的身上有着文学底蕴,这从他可以轻松诙谐的诉说段子,在历史的文学架构中摘到支撑,可以看出来。他也很敏感,会诗情画意,所以当有人问他问什么要写诗,对于这样的问题,他会出乎意料,他认为,年轻时,怎么不写诗呢? 整个...  (展开)
非卖品 2020-06-05 17:34:39

每个人的活法都不一样

许知远就像一个愤青和质疑者,不断地把自己的理想和认知往这些“活明白的人”身上套,却每每都格格不入,可能因为他的一切来源于书本和空想,也止步于空想,而这些大佬的价值观和行为都是在各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而形成的,远比他看的通透得多和实际的多。而许知远更像是一个求...  (展开)
行走的影碟机 2020-05-08 10:39:31

短评写不下

马东掷地有声的一句“我没那么自恋”能否让许知远清醒,当然或许他只是想沉浸在自我良好中,更甚比谁都明白当下传播规律。他所谓的美好时代,究竟是改革开放后开始追逐经济的时代、还是文革的时代、还是建国后饭都吃不饱更不谈文化的时代、还是被侵略被压迫的时代、还是大清亦...  (展开)
。 o O 2020-05-02 23:44:39

入世要积极,处事要包容,看事要多面

刚才一口气看完了马东和陈嘉映的访谈。在这之前我接受了金宇澄的观点:现在的流行文化都趋于把事情简单化,不愿深究其根本,但看了马东的访谈之后发现确实,之前是由于一直都是那百分之五的人在发声,而现在却可能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大众在表达他们的观点他们的喜好,他们所讨...  (展开)
燕歌行 2020-04-23 08:29:11 #《十三邀》第二季中许知远跟哪位嘉宾的对谈令你收获最大?

《十三邀》第二季中许知远跟哪位嘉宾的对谈令你收获最大?

许倬云这期 看完想去清漪茶馆,想读许先生的书。许先生说的话振聋发聩,“现在的知识分子,是cyber知识分子,是检索机器,不是思考者“,”现在全球性的问题,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于是无所适从”“我们要想办法拿全世界人民走过的路都要算我走过的路之一,...  (展开)
假酒 2020-04-21 12:42:39

我当然愿意和这个时代一起灰飞烟灭

2020更新: 之前的是18年看完写的感受,现在两年过去再回过头来看,心态已然发生了变化,深刻和好笑那时候我会选择好笑,因为觉得深刻太累了好笑比较轻松,现在觉得以前的想法比较好笑吧哈哈,因为逐渐开始意识到以前的状态大体上就是一只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就以为万事大吉万...  (展开)
陈墨 2020-04-18 17:13:56

他们对话之后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他们对话了,思想通过媒介传送到屏幕上,然后变为文字留在这里。 许知远对话贾樟柯 当听到贾岛说,“我十年前做这件事情之前,这个国家是这个样子,当我坚持了十年之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还是这个样子,所以我放下执念了。”(原话大意)的时候,百年以前的老子“无为而为之”...  (展开)
三二公衣 2020-04-16 13:16:34

第二季对话摘抄与少许感想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第1集 对话综艺主持人马东 第2集 对话外国导演诺兰 第3集 对话焰火大师蔡国强 我个人超级喜欢这一集,浪漫的老男孩。 1.每个人在寻找自己的语言,他当时选择了火药,作为自己的语言。 2.我们看到的是现在已经无比成功的蔡国强,当年挣扎的蔡国强,咱们没看到。 3.你自己的感受...  (展开)
Narciss 2020-03-17 13:01:09

要不要救那95%

许知远是少年心事当拿云,仍想着为这片土地和这个时代寻找一片更美的云。他被批油腻和尴尬恰恰说明少年即便出走半生归来了,受不受欢迎也还是要看脸的。马东则是觉得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可以凝视那片云,但我们无法决定风的方向,这片土地这个时代也自有它的命数。 许:大众都已...  (展开)
shinnyu 2020-03-14 13:14:41 #《十三邀》第二季中许知远跟哪位嘉宾的对谈令你收获最大?

《十三邀》第二季中许知远跟哪位嘉宾的对谈令你收获最大?

李诞吧 谈不上喜欢这个人 只是一直觉得二十八九岁的人活的够通透 也可能是因为有那么一些的感同身受 能理解他所说的 享受世界 但重要的是得到之后的感受 有些人会觉得开心满足 我是开心之后觉得也就那样 怎么说呢 我也是那种 想去看世界想去得到一些东西 但是得到的时候就会觉...  (展开)
30天只能改一次 2020-03-12 22:03:13

看点写点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次看许倬云先生的那期,还误以为许知远是笨拙的,看到李诞这期被他的真诚和勇敢所打动。 李诞让我感觉到有点心疼。其实你对一个事情越是显出急于攻击的戏谑,可能恰恰就是在力图撇清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李诞力图说服的从来都不是对面的许老师,更像是跟那个理想主义的最...  (展开)
YNiiiiii 2020-02-28 21:16:19

十三邀之对话马东,他们都让世界变得更好

因为许知远的愤怒才促成了怀疑,发问。因为马东底色的悲凉,才让他不会把自己当回事。但是他们都是有色彩的人,会反思的人,觉得或者希望社会会变好的人。他们虽然价值观冲突,但是基于节目,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语境这个通道,把观念和优质内容产出,形式不同但期许相同。奇葩说...  (展开)
c 2020-02-06 14:03:50

十三邀 许宏

片头节奏好喜欢。 宏:二里头 中国历史的第一个十字路口 整个中国古代史,就是一个胡化的历史。 东亚青铜朝,距今4000年,新疆一带。 3700年左右,河西走廊,甘肃青海,中原地区。 3400年左右,商文化,二里岗文化推到了山东。 到了韩国和日本,已经到了我们的东周时期。 远:...  (展开)
辛克莱•明 2020-02-04 14:59:26

艺术家是野生动物

蔡国强一期,许活动了一下身体,问:“关于艺术家这个形象的问题,自十九世纪以来,艺术家形象是一个反叛的或者说是一种冲突的形象,但你做的东西都是一个高度可以参与的大众的东西。” 蔡立马切入道:“您说的这个其实是误解,艺...  (展开)
zci 2020-01-18 13:02:03 #《十三邀》第二季中许知远跟哪位嘉宾的对谈令你收获最大?

《十三邀》第二季中许知远跟哪位嘉宾的对谈令你收获最大?

可能不是第二季,有一集是和罗振宇,让我知道罗氏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访谈过程中他对许的理想主义之不屑溢于言表。这样的人有大批拥趸,说明社会主流已经没救了,这样的人才能成功,中国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好了。 可能不是第二季,有一集是和罗振宇,让我知道罗...  (展开)
林海 2020-01-09 20:58:19

十三邀 第二季

我是个不合时宜的作家,着迷世界的复杂性与个体的力量,我对技术、速度与娱乐驱动的时代持有怀疑。我像个笨拙的发问者,好奇他人的观念与经验,我不喜欢模糊的立场,却也怀疑过分确定的答案。我期待自己是个游荡者,不断拓展知识与情感的边界,我也好奇在时代浪潮之中,一些崭...  (展开)
12`C可乐 2020-01-06 21:49:44

随想

马东对综艺的理解挺深,综艺内容、价值观冲突、受众趣味重要,只是给大家想看的东西,并不真实。世界在变,人的本能没有变,95%的人趣味没有变,历史一直在重复。 马东:“我是因为底色悲凉,所以觉得至少新鲜的边界,会让你有一些幸福感”喜欢俗世 蔡国强 浪漫 文化和艺术为z...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3 24 后页> (共464条)

订阅十三邀 第二季的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