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终点的影评 (175)

石板栽花 2015-10-27 00:09:19

成也孤独,败也孤独

成也孤独,败也孤独 如果说《旅程终点》(The End of the Tour 2015)是一部话唠电影,那它也是一部值得深入思考的话唠电影。在我看来,本片更像是介绍作家戴维(David Foster Wallace)的传记片,它引导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戴维以自己的孤独排解了我们的孤独,为何终究他又选...  (展开)
( ´・ᴗ・` ) 2015-10-27 11:01:58

最后的一些对话摘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虽然说是对话,但是形式上都是一个人在对着另一个人或者很多人的独白。但是,其实他们都是在对对方也是在对自己说着。:) wallace深夜对david说的 -you awake? -yeah. -i was just thinking, um, it wasn’t a chemical imbalance, and it wasn’t drugs and alcohol, ...  (展开)
必胜 2015-09-05 14:36:47

Where does the depression come from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交流过程中Wallace几次拜托Lipsky,不要把他鸡汤化,不要带立场地quote,甚至不要给他的头巾加上任何因果。小说家试图唤醒着自己作品里人物的自主意识,却难以把握自我“真实形象”该如何示人。采访报道向任何一个方向的引领都让Wallace浑身不自在。 自我真实形象到底存在么?...  (展开)
meddy 2015-09-16 11:53:13

伟大灵魂的碰撞还是一场令人怀疑的写作

看完电影后,我跟身边的朋友说,这个电影一定是个基佬片无误。他们之间一定是有伟大的爱情的,不然不会掉眼泪。作为一个直男,直觉告诉我,对另一个男人掉眼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后来在纽约地铁上讨论,越发觉得自己不够严谨,也怀疑是不是艾森伯格表现的太过于内敛。一是...  (展开)
欲圣 2015-10-30 04:34:38

Depressed

“我看到David和我坐在前车座上,我们都是如此年轻。他想要比现在更好的东西,但我恰恰想拥有他现在的东西。我们都对生活感到迷茫,这种感觉就像闻到了烟草,汽水和香烟。和他的交谈是我这辈子有过最好的一次。David觉得书籍的存在是让他们从孤独中醒来。如果我可以,我想对Dav...  (展开)
我系小蜗牛 2015-11-26 23:56:27

谈话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貌似每一个文青都会梦想着邋里邋遢地坐在电脑前,当一个作家,满世界飞,去签售,去接受敬仰,然后再回到家里,邋里邋遢地随性生活。这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而已。并不是有思想的人都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个人认为,能够写的好文章的人,并不仅仅要求对生活有细心...  (展开)
GGH&& 2015-10-28 22:07:26

The Lost Years & Last Days of David Foster Wallace

In case anyone needs to read it. source: http://kurtrudder.blogspot.jp/2009/01/lost-years-last-days-of-david-foster.html issue: 1064 Rolling Stone, Oct. 30, 2008 autour: David Lipsky The Lost Years & Last Days of David Foster Wallace He was the greatest...  (展开)
未来有限事务所 2015-12-23 16:28:57

请不要成为我

记者和作家的公路之旅中,他们之间亲密又矛盾的关系发展实在迷人。 他们之间是采访和受访者,即刺探者和讲述者,也是读者和作家,更是作家和作家。 于是双方对彼此的情感都十分复杂。 于记者而言,我渴望成为你,成为那个成功的受万人拥戴的畅销作家,但我又明了你成功的秘诀源...  (展开)
素席说 2016-11-07 21:36:19

就这样错过了2015年最好的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是在上映的 2015 年看到的《旅行终点》,我会毫不犹豫把它排在这一年所有电影中的第一名。 事实上,即使隔了一年,我也等了很久才鼓起勇气面对它。犹豫可能来自一早得知的结局——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这个时代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在 2008 年 9 月 12 日选择以自缢的方...  (展开)
Hildegard 2015-10-29 19:02:14

The Big Ship

還記得兩三年前走進這個城市的任何一間書店都能看到一藍一紅兩部磚頭書:David Foster Wallace的'Infinite Jest'和Roberto Bolaño的'2666'。後者已有中譯版,更成為一個文化地標和文藝同人們互相識別的記號,而前者似乎還沒有任何中譯。 還記得幾年前不斷見到讀到聊到這兩部...  (展开)
萨尔摩波尔 2021-08-20 00:53:51

看了四遍

最近又翻到了这个电影的条目,忍不住又看了一遍,这已经是我第四遍看这部电影了。对我这种不喜欢反复观看一部电影的人来说,已经是挺夸张的次数了。 因此想随便记录一下自己对这部电影十分执迷的原因,事先说明,这些原因大概率跟电影艺术本身没什么关系: 1.DFW对我有极大的吸...  (展开)
傻乐的猫 2016-10-13 21:56:55

旅程的尽头

the end of the tour是去年的电影,如果是去年看的,它一定会是我15年两部最爱之一,另一部是《房间》, 这恰好是人生的两个方向:《房间》里,经历了地狱般磨难的母亲,在儿子爱的力量感召下,选择继续活下去;《旅程的尽头》里,34岁已经功成名就的作家David Foster Wallace...  (展开)
Miya 2022-02-06 18:11:37

《旅行终点》:从未是朋友

在第三次观看《The end of the tour(旅行终点)》的时候,我仍旧会把影片的中文名错记成《旅程尽头》,细微差别或许体现着对这部影片不一样的理解。 “The End”最常出现在影院大荧幕黯淡下来的那一刻,它代表着落幕,这部影片的开端也是一个人生命的落幕,David Foster Walla...  (展开)
纯Jun 2015-10-24 17:32:15

我要离开地球,去火星生活

“人们不会去看一个普通人写的1000页的书,他们想去看,因为他们知道作者是个天才。所以你他妈是在骗谁?” “我几年后再和你讨论这个问题。你不会想成为我。” “未来的生活或许会变的很享受、很便利,只需要购买即可,但提供它们的人都是些不爱你的人。等到那一天,或许你...  (展开)
ABBA 2021-05-05 11:36:32

旅行终点

真实事件改编 看这个电影之前期待着各种大的场景,偏偏小众的片子,不服务大众,导演同样选择了取悦自己。读你的书何尝不是一种与你相识的方式呢,观众亦然。写影评的如果愿意把80%对白原封不动搬出来,不做解释让他人感受,便是一篇不错的东西。 愿我们可以明白自己,不为难自...  (展开)
申徒嘉嘉 2017-08-24 01:32:38

如果不能理解,请不要曲解

像这样子的话痨电影,刚刚打开的时候还是有些抗拒。可是当深夜来临,独自躺在床上,再打开时,三分钟过后,便舍不得漏掉一个字。 看完之后,总觉得心里有些五味杂陈。旅途的终点,到底是什么呢? 刚刚出版了一部上千页文字的作家戴维,红极一时。见面时,不过是一个不修边幅看...  (展开)
Dear Dorothy 2015-12-17 13:02:09

You can be me, but not necessarily

HIMYM完结后再看到Marshall的脸是惊喜的 但是这部片子却严肃很多 怎么说呢 着重人内心的思考和感受 深沉却不沉重吧 非常subtle的感动 如果你不喜欢日出日落三部曲的话痨风的话 这部你可以pass了 但如果你喜欢人性思考不一定依赖于情节跌宕 go watch it. 一开始catch到我的是他...  (展开)
Lyin 2015-11-12 19:12:46

the tour

一想到这段关系要维持三四十年,我觉得我的每一种状态他都可以安之若素才可以。 从摩天大楼跳下来的人不是不怕坠落,而是有另一种更可怕的东西逼着他选择了死亡,这种伤害比物理上的伤害严重很多。 你还是在假装自己是个普通人,但是人们看这本书,就是觉得作者是个brilliant的...  (展开)
悉卡夫达多 2020-03-13 09:25:03

我也想去那个教堂,远远地陪你跳支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二刷之后,我对华莱士选择教堂跳舞这事儿,更加理解,那个教堂里的人,没人认识他,他们只会专注地跳舞,不需要说话,这对于华莱士而言再重要不过。他可以专注地沉浸在音符里面,不去思考娱乐主义,不去想自己的孤独,不去面对一张白纸,不去面对苦思冥想的写作的场景,不去深...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后页> (共175条)

订阅旅行终点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