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暴的3星影评 (103)

小羽贯众 2009-11-10 11:05:03

迷误在人性之中——浮浅之作《窃听风暴》

影片唯一深刻的地方是结尾时,汉普部长对德莱曼说,围墙倒掉以后你们就再也写不出东西,因为没有目标可以反对。新德国有什么好写。这的确是东德以及前社会主义国家作家们的普遍状态。这些人在社会主义时期衣食无忧,却空想着自由来临之际自己可以写出多么伟大的作品,但当所谓...  (展开)
1974年的逃亡 2007-05-08 15:33:22

XX7号?一个都没有

1984年,民德秘密警察魏斯乐独自坐在监听棚里。空荡荡的房间里,仅有耳机、通讯器材、打字机。魏斯乐外表冷漠无情,内心却敏感如诗,他的任务是与下属一起二十四小时监听名作家德瑞曼。德瑞曼与持不同政见的艺术家交谈、德瑞曼与情人舞台剧演员克丽斯塔作爱、德瑞曼朗诵布莱希...  (展开)
笨笨 2017-06-02 11:47:24

救赌自己的人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给个不太看电影的朋友推荐了几部电影,朋友看完了说为什么这么好的电影中国就没有。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话说北京一个机场有一幅大的裸露的壁画,有个台湾商人在大陆经商,每次路过都要去看一看,只要那幅画还在,他就放心了。很可笑,不是吗?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联系到一副画...  (展开)
chinapm 2007-06-11 17:22:34

我们的职业与良心

想问一个问题,职业和良心之间,你应该如何抉择? 《战地摄影师》里,一群印尼暴徒追杀一个不同派别的人,摄影师Nachtway跪下恳求保土们放过这个无辜的人,可暴徒们还是割断了那个可怜人的喉管。在暴徒举起刀的同时,Nachtway也举起了相机镜头。有人评价说,Nachtway在此体现...  (展开)
行走的图书馆 2018-01-27 09:28:29

抱歉,我真没觉得那么好

1.昨天看书看多了,于是找来这个高分电影看。看完好,没什么感觉,只记得男主那个大而无神的眼睛。这豆瓣评分是不是虚高啊? 2.这个电影的主题是表现在非正常社会环境下人性向善是多么艰难又多么伟大。 3.女主感觉也就带着帽子的时候好看一点儿,大部分时间都不怎么好看。 4.男...  (展开)
xiaoyuer 2011-01-26 23:12:59

一般般,不够震撼

没有期待中的精彩,也不像之前看到的评价所说的“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片中主角是一个不苟言笑、严谨到刻板的人,一个典型的技术人员性格。这种人对待自己的专业可以游刃有余,但当被卷入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却往往力不从心,甚至站错队伍,成为牺牲品。 虽然当他...  (展开)
枯藤和老虎 2007-10-13 01:53:16

讨巧的片子

最开始知道这部片子是在一些政论网站,给这部电影添了很多神秘色彩。讲原因的话,就是因为故事是发生在1984年的东德,秘密警察监控老百姓时的事情。其实,关于监控的话题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引子,而真正的主题却是浓郁的人文关怀。 我相信关于监控的情节是完全真实的,但完全...  (展开)
蒂卡 2023-10-08 14:40:32

虚构的《窃听风暴》,荒诞的善良表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刚看完《窃听风暴》时,我以为这会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故事,结果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故事纯属虚构。我不由得对这部电影产生厌恶和反感。 这是典型的、西方世界所推崇的意识形态电影,这种倍受西方世界青睐的影片,往往用女性角色的死亡将故事推向高潮;将两位相似的主角进行照应...  (展开)
偷星 2023-03-14 14:25:32

从未倒塌的柏林墙

《窃听风暴》是一部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影片,反思了美苏冷战时期压抑扭曲的政治环境给东德人民带来的创伤。 冷战期间的东德,是一个人人自危的“猎巫”时代,影片通过许多细节将这份不安干传递给观众,如电影开头不人道的审讯、堪称变态的全面监控等。在电影所描述的东德中,个...  (展开)
小马.王 2013-12-15 20:17:27

渴望听到春天来了

一部感人的电影,一首“献给好人的奏鸣曲”。影片从始至终室外的环境都是阴冷的,寂静的,树木没有枝叶,人们也都裹着风衣缓缓的走着,没有生机没有希望,东德的极权统治由此可见一斑。但人们的思想是那无所不在的监察机制所无法抑制的,为了自由艺术家们甚至可以付出自己的生...  (展开)
穆如初 2012-10-26 12:01:55

已成绝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特殊背景2.场景转化3.希望总在最后才破灭4.领带是来自阶级的束缚5.那些已成绝响的事6.他人的生活7.墓碑前的旁白,冰冷而决然8.我的朋友,下不为例9.我们不是学生了,重要的不是成绩,是成败10.你还站在正确的一方吗11.舞台和爱人和国家12.他没有背叛,她却背叛了13.我太软弱...  (展开)
石头 2007-09-05 20:00:32

有点假

有点假 相当假 有点假 相当假 有点假 相当假 有点假 相当假 有点假 相当假 有点假 相当假  (展开)
当时七夕笑牵牛 2019-05-11 21:11:21

不好意思,没觉得有那么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对本片的溢美之词早已浩如烟海,但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就像哲学家罗素先生说的,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嘛。 也是该好好地“吹毛求疵”一下了。 一、一首歌的时间 不管是在电影开头魏斯曼进行授课和审讯时表现出来的,如精密仪器般的准确、冷酷,还是影片中一带而过的...  (展开)
吉拉夫 2014-05-10 23:26:09

★★★☆

-An innocent prisoner will become more angry by the hour, due to the injustice suffered. He will shout and rage. A guilty prisoner becomes more calm and quiet. Or he cries. He knows he's there for a reason. The best way to establish guilt or innocence is no...  (展开)
秦美灵哈 2019-09-05 05:59:13

套着主旋律的庸俗曲目————评《窃听风暴》

本来冲着豆瓣top100的高分来的,看完属实败兴而归。 故事梗概:一个以党的事业为己任,为之贡献了几十年青春的东德特工在一次对“反动”作家的监听行动中慢慢恢复理性,从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奸中挣脱出来并最终掩护作家发表“反动”文章,做无名英雄故事。 ———————————...  (展开)
张明明 2014-05-03 20:37:17

德国历史简介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 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 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 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 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 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  (展开)
sosovipp 2014-01-22 19:02:36

语录

确认有罪或无罪的最佳方法,就是不间断地重复讯问。 作家是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党需要艺术家,但艺术家更仰赖党。 人是不会改变的。 希望总是在最后才幻灭。 来世,我只想当个作家,一名能随心所欲的作家。 我(不打领带)只是为了摆脱中产阶级的束缚。 “多漂亮...  (展开)
堅定de錫兵 2008-12-09 10:33:43

“风暴”何在?

因近日一则湖北某高校对学生进行“人盯人”任务布置的新闻而看了《窃听风暴》,只觉不过如此。 我所理解的“风暴”,当是发生在特工魏斯曼内心的一场自我的人性角力,然而,自一名忠诚于东德政府的老特工转而开始掩护自己监听的对象,电影没有给他一个展现如何自不...  (展开)
flyisland 2008-05-07 23:47:25

谁来告诉我,HGW XX/7 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了电影《窃听风暴》,也看了豆瓣上的不少评论,大家对影片表现出专制,及其对人性的影响讨论了不少。可是我却对HGW的转变一直有些耿耿于怀。HGW可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特工,人到中年的他是一名有资格在课堂上传授如何审讯犯人的专家,这是需要大量的实际经验铺就的。他是体制...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03条)

订阅窃听风暴的影评